皇长孙的团宠日常: 【全文完】

推荐阅读:
您现在阅读的是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皇长孙的团宠日常》 【全文完】(第8/14页)

大大小小几十个国家和部落,还有让无数舰船倾覆的暗礁,还有劫持往来船只,横行海上数十年的海盗,各国商队无一幸免,却败在了大明的枪炮之下。

    所以,这条黄金航道,目前为止,只有大明的船队能顺利通行。

    朱翊钧问:“所以,大伴剿灭了海盗?”

    “那倒没有,只是和他们打了一仗,从此,海盗只要看到大明的船只,便不敢招惹。”

    他说得风轻云淡,但朱翊钧想,那一定是一段惊心动魄的传奇故事。

    冯保把伊丽莎白一世交给他的各种样品拿给朱翊钧看,后者看过之后:“这都是些寻常商品,民间或许更感兴趣。大伴知道,我想要的不是这些。”

    冯保点点头:“大不列颠岛的煤矿、铁矿、黏土、石英砂都很丰富,我已经和伊丽莎白女王谈过,他们愿意向大明出售以上矿产。”“同时,他们对大明的茶叶、瓷器、丝绸也有浓厚兴趣。”

    朱翊钧点点头:“好,那就回信告诉这位女王,两国可以通商,各取所需并增进两国人民友好交流。”

    他又问冯保:“大伴出去这么多年,还遇到过什么有趣的人和事?”

    冯保挨个给他介绍:“我在英格兰结识了一位年轻诗人,他叫威廉-莎士比亚,同时也是一位剧作家,这是他创作的戏剧《罗密欧与朱丽叶》,陛下闲来无事,可打发时间。”

    西洋人的戏剧作品,朱翊钧没见过,有点好奇,收下了。

    冯保又道:“我在佛罗伦萨……”

    “佛罗伦萨?”朱翊钧好奇,“那是什么地方?”

    “是欧罗巴大陆上,一座拥有璀璨文明的城市。”

    冯保拿出一副画,上面画着一位没有眉毛的年轻姑娘:“这是一位工匠,业余时间所作。我从一位商人那里买下来的。当时还有另一位买家,他出价没我高。”

    朱翊钧第一次见油画作品,和东方画作截然不同的表达,看着还怪有意思。

    冯保又拿出一卷纸:“这是那位工匠的手稿,我一并买下来了。”

    朱翊钧拿过来翻了翻,不认得上面的字也就算了,连写字的纸他都没见过。好在文字只是一部分,还有许多图稿。

    光是看图,朱翊钧也能猜个大概,手稿上的内容涵盖医学解剖、建筑水利、天文星象、还有一些石头。

    朱翊钧越看越觉得有意思:“有译文吗?”“有!”

    这卷手稿是意大利文,冯保为了将之翻译成汉文,费了不少力气。

    后来,冯保又向朱翊钧提起一个人,名叫威廉·吉尔伯特。是伊丽莎白女王的御医,剑桥大学医学博士,英国皇家科学院物理学家。

    这一段话里面,朱翊钧只听懂了“御医”和“博士”两个词,但这个博士和太学里面教书的那个博士还不一样。

    冯保一一向他解释,什么是剑桥大学,什么是皇家科学院,什么是物理学。

    冯保提到这位威廉·吉尔伯特,并因为他在医学上有多高的成就,而是他在电学和磁学领域的发现和研究。

    看完了那份手稿,听了冯保的介绍,朱翊钧意识到,这些西洋国家也在大力推动对自然科学领域的探索和发现。

    这些年来,因为朱翊钧的重视,大明也涌现出了许多自然科学方面的人才,比如李时珍、帅嘉谟、陈实功、徐光启、朱载堉、程大位等等。

    既然人家有皇家科学院,那大明也不能落于人后,朱翊钧决定在太学之外设立全新的弘学馆,专门研究数学、物理、医学、天文、建筑还有火器等学科。

    朱翊钧家的二皇子,从小耳濡目染,也对自然科学充满兴趣,小小年纪,就立志要周游列国。

    朱翊钧拎着他的耳朵送进文华殿的厢房:“书读不好,出门只会被人骗。”

    老朱家以前,除了皇太子,别的皇子公主都当猪养。现在不一样了,个个都要读书,就连潞王的孩子也逃不过送进宫来读书的命运。

    潞王大婚之后,许多大臣上疏让潞王就藩。朱翊钧掐指一算,就藩要给他修建王府,指派太监、宫女、侍卫,还得发放禄米,把藩国的良田分给他,实在是不划算。

    于是,就让他在曾经的裕王府住下了,非但不提就藩的事,还给他安排了差事,替自己应付那些大小祭祀活动。

    如今,已经没有大臣在朱翊钧面前提“祖制”二字。反正祖制上不允的,朱翊钧都干了个遍,祖制早就约束不了他了。

    这一日,朱翊钧又在翻看当年东南沿海一带长达数十年的抗倭事迹,心中感慨,若是以如今大明的战力,非得将那小小岛国踏平不可。

    正在此时,陈炬急急忙忙进来,递上一封来自辽东的加急奏报。

    丰臣秀吉率兵攻打朝鲜,短短一月,就占领了王都汉城。朝鲜国王李昖冒雨逃往平壤,又从平壤逃亡辽东义州。

    他不顾群臣反对,求助于上国大明,甚至提出内附辽东。

    李昖在奏疏中提到,是因为丰臣秀吉要求他向大明用兵,他不同意,丰臣秀吉才发动了对朝鲜的侵略。

    这个借口,朱翊钧看看就行了,没当真。因为他早就得到了消息。

    丰臣秀吉统一日本之后,将关白一职让给自己的外甥,自称太阁。

    “关白”一词出自《汉书·霍光金日磾传》:“诸事皆先关白光,然后奏天子。”

    到了日本,逐渐演变成类似宰相的官职。

    丰臣秀吉治国有方,日本结束战乱之后,一时间发展迅速,国泰民安。

    他见日本已经安定,突发奇想,要去到一个更广阔的空间施展一番,首先征服朝鲜,再征服大明,最后远征印度,建立一个亚洲大帝国。

    朱翊钧想起小时候,冯保给他将抗倭的故事,就曾提到过,日本人脑子不好使,只知道冲锋陷阵。

    看来几十年过去了,日本人的脑子有了不小进步,都开始异想天开了。

    朱翊钧立刻召集群臣议事——要不要即刻出兵,援助朝鲜。

    不出意料的,大臣们众说纷纭。有人主战,有人主和。主战一方认为,丰臣秀吉虽对朝鲜用兵,但目的不是朝鲜,是大明。

    这一点,显而易见。

    主和一方则认为,丰臣秀吉这些年风头正劲,与他开战,就算大明最终胜利,也是两败俱伤。为了朝鲜,花这么多钱,死这么多人,不划算。

    不如加封丰臣秀吉为日本国王,让他退兵。

    提出此建议的是兵部侍郎石星。而表示强烈反对的正是皇太子的老师朱国祚。

    朱国祚听了石星之言,气得不过上下尊卑,当着朱翊钧的面,大骂道:“此等辱我大明国威之计,你竟能在御前堂而皇之的说出来!”

    朱翊钧听他们吵,吵完之后,问石星:“加封丰臣秀吉,须得派遣使者,爱卿可有人选?”

    一听这话,石星就明白,皇帝更倾向他的建议,便说道:“臣府上有一位门客,名为沈惟敬。他曾在王江泾单骑突围,救出时任总督胡宗宪。也跟随其父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