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长孙的团宠日常: 180-200

推荐阅读:
您现在阅读的是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皇长孙的团宠日常》 180-200(第2/31页)

久因循,视为故事耳。请自今伊始,申明旧章。”

    余懋学的声音越来越小,在空旷的大殿内有些听不真切。

    别人听不真切,朱翊钧耳力好,听得清清楚楚。

    但他仍是掷地有声的问道:“大声告诉朕,最后一句是什么?”

    他高高在上,负手而立,与生俱来的帝王威仪,实在太有压迫感。余懋学只得大声重复道:“请自今伊始,申明旧章。”

    朱翊钧又道:“《大明会典》是不是祖训?申明旧章,又算不算遵循祖制?”

    这话是问余懋学,也是问在场文武百官,看到皇上愠怒,无人再发一言,全都默默地垂着头。

    朱翊

    钧凌厉的目光扫过众人,又道:“你们一个个都把祖制挂嘴边,看来都熟读大明典籍。”

    “这样吧,既然你们这么喜欢钻研祖制,不如朕把你们调往南京,去孝陵帮朕问问,祖制解决不了大明如今的难题,究竟能不能改?”

    “!!!”

    后面几个字,他稍微拔高了音量,吓得底下文武百官齐刷刷跪了一片:“陛下息怒!”

    “……”

    片刻无声,再抬头时,御阶之上已空无一人——他们的皇上已经走了,陈炬在一旁喊了声“退朝”,也走了。

    朱翊钧以为,他在朝会上发了一通脾气,大臣们就不作妖了。

    没想到,这些老油条,只是当时被震慑住了,下来之后,该上疏上疏,该劝谏劝谏,丝毫不耽误他们苦口婆心的教训朱翊钧:你年纪还小,还没有亲政,好好学习祖训,别被人几句话一忽悠,就想着改革。

    他甚至在吏部呈上的题本中,看到有官员因为此时而请辞。

    朱翊钧倒也不意外,历经嘉靖、隆庆两朝,这些大臣有多难缠,他早已经见识过。

    只是心中有些无奈,又有些难过。进讲之后,拉着张居正在文华殿后面的暖阁并排而坐,说悄悄话。

    “张先生,一直以来,你都告诉我,旧的规则经过两百年岁月变迁,早已弊病丛生,唯有打破旧制,推行新政,才能开创中兴大业。”

    “可是,阻止大明中兴大业的却是大明的臣子。”

    作者有话要说

    感谢在2024-03-3117:01:11~2024-04-0123:59:15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幸.60瓶;4297247、嘟嘟30瓶;苏合细20瓶;衿和、赠江南一枝春、西芹百合、看客10瓶;陌上如玉,菁菁者莪8瓶;密码总是丢6瓶;脑袋空空2瓶;舒卷与云齐、椿、Wing^0^、小居炖蘑菇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 182 章 朱翊钧提出的这个

    朱翊钧提出的这个问题,自然在张居正的意料之内,事实上,考成法也正是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而提出的。

    张居正问道:“陛下可记得,臣在奏疏中提到‘姑息之弊’。”

    朱翊钧点头:“当然记得。”

    张居正又问:“那陛下说说,何为‘姑息之弊’。”

    他奏疏的内容太长,朱翊钧大致总结了一下:“‘姑息之弊’就是:第一,诏令不行,政令不通;第二,有法不遵,有例不循;第三,只有部署,没有督促落实;第四,崇尚空谈,不务实际;第五,互相推诿,不负责任;第六,办事拖延,效率低下;第七,奢靡之风盛行;第八,大开贿赂之门。”【1】

    张居正又道:“陛下说得没错,‘姑息之弊’严重,乃是一些官吏名实不符。人主之所以驭其臣者,赏罚用舍而已。欲用舍赏罚之当,在于综核名实而已。”

    “考成法也正是为综核名实而已。”

    他看向朱翊钧,语重心长的说道:“陛下,如今,朝堂之上,官僚之风尤甚,于国于民都是大患。考成法触及了某些人的根本利益,他们必定要不遗余力的阻止。”

    “变革新法如同打仗,需要勇气和意志。”

    以史为鉴,王朝经历两百年,积习生弊,官僚主义愈演愈烈,帝国陷入危机,财匮力尽,民生凋敝,外敌伺机进犯,不断侵扰,皇权最终滑向崩溃边缘。

    如今“姑息之弊”已成,想要让大明转危为安,为由全面改革。

    张居正继续说道:“考成法既是开始,也是基石,若不能坚定信念实施下去,后面的政令很难推行。”

    他们将要面对的,是整个官僚集团和士绅阶级的对抗,这将是一场艰苦卓绝的百年大计,决不能向任何人做出任何形式的妥协。

    张居正经历过一次人亡政息,为了避免重蹈覆辙,在争取多活几年的情况下,他也需要培养一批与他理念相同的接班人。

    他曾经对朱翊钧心灰意冷,后来发现,眼前的孩子,和他记忆中的全然不同。

    朱翊钧从小就聪敏、早慧,勤勉好学,精力旺盛,充满好奇心。是大明帝国唯一,也是最适合的继任者。

    从他三岁开始,张居正就担任他的讲官,在多年侍讲与陪伴中,潜移默化,让他认识并坚信,只有变革,才能挽大厦于将倾。

    张居正又道:“这份考成法徐徐图之,考核并不十分苛刻,若是有人百般阻挠,那便是居心叵测。”

    “咦?”朱翊钧歪头,皱眉,“这一份考成法……还有另一份吗?”

    冯保本来站在一旁默不作声的听着,听到这里,忍不住抬头看了一眼张居正,见他仍是神色如常,回道:“臣拟过好几份,把认为最适合先进朝廷的那一份呈上给陛下。”

    朱翊钧点点头:“这样啊!”他又拉着张居正的手:“张先生,你放心,我一定会坚定不移的站在你这边。”

    这一聊又到了中午,朱翊钧便把张居正留下来,一起用了个午膳。

    没到张阁老进讲,十次有八次都要被皇上拉着说悄悄话,每每错过饭点儿,朱翊钧总要留他用午膳。

    用完了午膳,朱翊钧忽然想起个人来:“那个余懋学,我明天就让他去南京上任。”

    余懋学做梦也没想到,他只是在朝堂上提到恪守祖制,第二日,皇帝就下了诏令,让他即可前往南京,任祠祭署祀丞,所有工作内容与祭祀有关。

    朱翊钧说到做到,让他去南京和太祖高皇帝讨论祖训。

    并且几天之后,再次上朝,再有人胆敢跟他提“祖训”二字,都可以去南京报道。反正祠祭署除了祀丞三人,还有礼生二十四人。

    再不行,北京也有皇陵,成祖、仁宗、宣宗、英宗、宪宗……想去和哪位祖宗探讨祖制,随便挑。

    虽然无论是朝廷还是地方官员,对于考成法颇多不满,但在朱翊钧和张居正的强硬态度下,也不敢再说什么。

    虽然朱翊钧还未亲政,事事还需要请教皇太后。皇太后对他的学习要求严格,对他的天资和能力却是给予充分肯定,既然儿子和元辅决定的事,她自然不会反对。

    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