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长孙的团宠日常: 140-160

推荐阅读:
您现在阅读的是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皇长孙的团宠日常》 140-160(第21/32页)


    “和高阁老作对,谁给他的勇气?”

    高拱仗着隆庆的信任,在内阁横着走,首辅都要看他脸色过活。

    他现在半点容不得别人跟他唱反调,已经走了一个陈以勤,眼看着最近和赵贞吉闹得水火不容,李春芳也快顶不住了,反复上疏请辞。

    陆绎,他一个锦衣卫指挥佥事,四品官,他怎么干?

    朱翊钧叹一口气:“可能是我给的吧。”

    他又看向冯保:“大伴,我很担心与成。”

    冯保说:“我也担心。”

    锦衣卫再怎么嚣张跋扈,那也只是皇帝的内臣,一切行动都要听从皇帝的命令。

    高拱现在上有隆庆撑腰,下有言官无数,陆绎一封奏疏呈上来,就是公开跟他作对。

    以高拱那二指宽的心胸,决不能就这么轻易放过他。

    朱翊钧隐隐觉得这件事没这么简单,但又想不到高拱会如何出手。

    最关键的是,高拱虽然独断专横,但并非大奸大恶之徒,在国家大事上,他的决策都起到了积极作用。与他这个皇太子,想来没有恩怨。

    他还小,每日读读书,练练武,吃喝玩乐,日子过得很开心,他没想过,也没理由这时候和高拱对着干。

    可这些年,陆绎和刘守有一直守护在他身边,他们感情深厚,如果高拱真要迁怒陆绎,他不能不管。

    这时候,殿门前一个人影闪过,朱翊钧喊道;“你别在那儿鬼鬼祟祟的,有什么话进来说。”

    作者有话要说

    王朝更替之际,往往是文人涌现之时,晚唐、晚明都是。

    梳理一下人物关系:崽崽认识戚继光,戚继光认识莫云卿,莫云卿是董其昌的师兄,董其昌有个好友叫冒襄。这哥们儿厉害了,十岁能作诗,董其昌为他作序,把他比作王勃,希望他点缀盛明一代诗文之景运(都要亡国了,还盛明)。因为有才,江南名妓个个是他的红颜知己,比如陈圆圆、董小宛。

    冒襄有个好兄弟,叫陈维崧,清初著名通讯录,和朱彝尊、纳兰性德并称清初三大词人,开创阳羡词派。陈维崧还有个忘年交,叫曹寅。

    纳兰和曹寅都是康熙的銮仪卫,嗯,这不就和我另一个崽崽联系上了吗,就在隔壁(快吃我安利!)

    感谢在2024-03-0211:15:46~2024-03-0310:05:27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kazyua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千晚、0020瓶;星椰14瓶;百叶笙歌、辰熙、咩咩咩咩咩10瓶;凤栖梧桐、吴季荣、是小金鱼,捞捞、天气变冷了、叶小沅、密码总是丢、腐小枝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 154 章 刘守有走进来,站

    刘守有走进来,站在大殿中央,躬身,抱拳,对朱翊钧说道:“殿下……”

    他欲言又止,还抬眼看了看朱翊钧。

    朱翊钧今天没心思跟他猜谜:“你说什么,你就直说,别吞吞吐吐的。”

    刘守有这才说道:“与成,他不懂事,让殿下为难了。”

    朱翊钧怒道:“你说的对,该打!”

    “是,打归打,殿下可不能不管他。”

    “管他?”朱翊钧嘟嘴,更生气了,“他行动之前瞒着我,现在要我怎么管他?”

    刘守有说道:“殿下你是了解他的,他就是个闷葫芦,他不说,是不想让殿下牵连进去。”

    “他把自己牵连进去了,我能……”朱翊钧的声音忽然小了下去,“我能置身事外吗?”

    刘守有一掀衣袍给他跪下:“与成得罪了高阁老,以高阁老的行事作风,他一定会对付与成。”

    “自从陆绎的父亲去世之后,陆家一年不如一年,直至先帝驾崩,也没人再护着陆家。”

    朱翊钧说:“你挺关心陆家。”

    “我关心的是与成,”刘守有伏下身,给他磕了个头:“我与他多年好友,不忍心见他因此送了前程。”

    “你倒是仗义。”朱翊钧别过头去,“你叫朱希孝管他。”

    朱希孝是现任锦衣卫都指挥使,也是成国公朱希忠的弟弟,算起来与陆绎还是亲戚。

    朱希孝与高拱谈不上多深厚的交情,但他是个好人,陆绎真有什么性命攸关的事情,他也会站出来,在隆庆跟前求个情,仅此而已。

    刘守有笑道:“朱大人哪有咱们殿下神通广大,还是得您出手。”

    这马匹拍得,其实没什么用,就算他不说,朱翊钧也不会放任高拱整陆绎,坐视不理。

    现在还没到那个时候,高拱八面树敌,前面还有徐阶、李春芳、赵贞吉、殷士儋,陆绎这个小小的锦衣卫,高拱不一定能腾得出手来。

    朱翊钧转过头去看向冯保,问道:“大伴,你觉得呢?”

    冯保若有所思,听到他的问话才回过神来,知道他问的是陆绎这件事,便苦笑了一声:“提醒他多带些细软,携一家老小,赶紧逃吧。”

    “!!!”

    冯保可不是平白无故这么说,他是在给朱翊钧剧透,陆家马上就将迎来抄家、削籍的命运。

    而高拱那边,陆绎的奏疏道出了他的真实目的,迫于朝中巨大压力,他只能把徐阶的案子暂时搁一搁。

    事情看似已经平息,但朱翊钧觉得,以高拱的做派,他一定不会就这么算了,事情还没有结束。

    果不其然,几天之后,另一封弹章接踵而至,来自山西监察御史张守约。

    这位张御史可不一般,当年严嵩把持朝政,他与杨继盛联名上疏参劾,结果杨继盛死了,他只是被贬为道州通判。

    张守约要弹劾的是一个死人,已经死了十一年了,这个人正是陆绎的父亲陆炳,罪名是结党营私,贪污官银数十万两。

    张守约还指出,当年之所以有那么多人弹劾严嵩,却仍是参不倒他,正是有陆炳在背后撑腰,他俩还曾经合起伙来诬陷夏言,致使夏言被斩首示众。

    这个时候,把二十几年前的旧账翻出来,绝非巧合。又不是什么血海深仇,不会有人突发奇想,去针对一个死了十几年的人,他们要弹劾的不是陆炳,是陆炳的儿子陆绎。

    陆绎只是个锦衣卫,这么多年来,一直守在皇太子身边,对别的事情不闻不问,要想弹劾他,很难找到理由,那就只能把他爹挖出来。

    紧接着就提到了陆绎,说他在严家抄家之后,就曾收留过严世蕃的儿子严绍庭。严绍庭可不是什么忠良,严世蕃流放雷州,私自跑回江西老家盖房子,被林润弹劾,就是严绍庭跑回去给他爹通风报信,徐阶料事如神,提前通知林润抓人,才没让严世蕃逃脱。

    朱翊钧看完这封奏疏只有一个想法:“看来,高阁老的确比严阁老更有魅力。”

    “那是自然,”隆庆没没有第一时间反应过来这话什么意思,仔细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