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长孙的团宠日常: 120-140

推荐阅读:
您现在阅读的是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皇长孙的团宠日常》 120-140(第5/32页)

之又慎,考虑周全。毕竟,这花的是纳税人的钱。”

    朱翊钧点点头:“我明白了。”

    他虽然没听过什么叫纳税人,但他明白冯保的意思。国库收入,朝廷开支,全都来自大明百姓的赋税。

    “相信内阁,相信张先生。”

    此事经过内阁几次商议,都没能统一意见。有人赞成,有人反对,也有人没表态。

    朱翊钧大致能猜得到,支持的必定是张居正,反对的应该是李春芳,难道剩下的都没表态?

    虽然朱翊钧认可隆庆和冯保所说,国家大事不可草率,但他也是真心希望,戚继光在《请兵破虏四事疏》中所说的“上策”能成为现实。

    这天下课之后,他拉着张居正泵,把他送到了徽音门外,眼看就要走到文渊阁,张居正笑道:“殿下想问什么就问吧。”

    朱翊钧说:“戚将军的那封奏疏,内阁商议来商议去,这事儿不会就不了了之了吧。”

    张居正十分笃定的说道:“不会。”

    “为什么?”

    “因为我一定会促成此事。”

    “真的吗?”

    张居正挑眉,颇为自信一笑:“殿下不信我?”

    “信!”朱翊钧想起上次开海的事情,也仰起头明媚一笑,“我自是相信张先生的。”

    张居正扶着他的肩膀,刚张了张嘴,却被学生抢白道:“潜心读书,我知道啦!”

    张居正看着他,无奈摇头,又忍不住笑起来。

    戚继光被暂时安排掌管神机营,京城禁卫军三大营之一,专门负责掌管火器。

    他来清宁宫说起此事,朱翊钧倒是颇感兴趣:“神机营我知道!上次我跟着父皇去南海子,扈从的军队就有神机营。”

    “不过他们拿的兵器我没见过,很厉害吗?”

    戚继光点头:“很厉害。”

    “比刀剑更厉害?”

    “更厉害!”

    “有这么厉害吗?”朱翊钧有点怀疑,又十分好奇,“我想看看。”

    “这……”戚继光犹豫道,“殿下是想去神机营看看吗?”

    朱翊钧眼睛一下子亮了起来:“可以吗?”

    戚继光摇摇头:“这……恐怕不好吧。”

    “有什么不好,戚将军,你就带我去看看吧。”

    戚继光见他如此感兴趣,又不好拂了他的意思:“不如这样,下次我先带一把鸟铳来给殿下看看。”

    作者有话要说

    隆庆新政的前提是隆庆不聪明。

    感谢在2024-01-2823:59:20~2024-01-2923:59:33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危宫惊梦33、kazyua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十字彩虹30瓶;人间绝色小师哥20瓶;wendy、月牙弯、幸.、180.94、容冽青10瓶;与我无关8瓶;寻梦、LZT、黑喵很萌5瓶;朱光、岁早早、舒卷与云齐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 124 章 朱翊钧从戚继光手

    朱翊钧从戚继光手中接过那把鸟铳的时候,冯保不由得紧张了一下,生怕有危险。

    但仔细一看,这种鸟铳又叫火绳枪,麻绳并没有点火,还算安全。

    朱翊钧拿着鸟铳翻来覆去的看:“这个……为什么叫鸟铳?”

    戚继光说道:“飞鸟之在林,十发有□□,皆可射落,因此得名。”

    朱翊钧把鸟铳拿在手里比划了一下:“这么厉害吗?”

    戚继光说:“非常厉害。臣在浙江抗倭时就有深刻体会,此乃杀敌最有效的武器。”

    朱翊钧的认知还停留在冷兵器,没见识过火器的威力,不管他怎么说,很难直观的感受到。

    朱翊钧又问:“这是谁发明的?”

    “洋人发明的。”

    朱翊钧问道:“欧洲人?”

    明人很少这样称呼欧亚大陆另一头那片区域,这是冯保在给朱翊钧讲抗倭故事的时候,顺口说出来的,小家伙就记住了。

    戚继光没觉得哪里不对,还点了点头:“没错,正是从倭寇中那些佛郎机人手中缴获的。”

    朱翊钧说:“我知道!我知道!”他伸手在头顶比划了一下,“身长七尺,高鼻深目,猫睛鹰嘴,面貌白晳,卷发赤须。”

    戚继光说:“这些佛郎机人和红夷人凶残、狡诈而好战,他们在广东甚至好食小儿。”

    “吃小孩儿啊!!!”

    朱翊钧惊呆了,第一次听说有人爱好吃人,这些洋人也太野蛮了!

    他转头去看冯保,后者一脸不置可否:“吃完还要标榜自己是文明人。”

    朱翊钧又问:“红夷人是什么人?”他想了想,又道,“我知道了,是荷兰人吧。”

    在冯保给他讲过的抗倭故事中,那些海上的欧洲人通常来自两个国家,一个是被普遍称作佛郎机的葡萄牙人,另个就是被重做红夷的荷兰人。

    戚继光笑道:“那些红毛番的确自称来自一个叫和兰的地方。”

    朱翊钧问道:“比起佛郎机人,那些红夷人才更厉害吧。”

    戚继光惊讶道:“殿下为什么这么说?”

    朱翊钧说:“有个荷兰人说过:我们充满着对统治海洋的热望。因为海洋与国家的商业利益、实力和安全具有密切的关系。”

    这是冯保在对他讲到海权这个问题时曾引用过的一段话,没想到他一直记到了现在。

    很明显,戚继光是第一次听到这句话,仔细一想,又很有道理,于是他问朱翊钧:“这是哪个荷兰人?”朱翊钧不知道,只得去看冯保。这跑题都快跑出银河系了,冯保只得把话题又拉回去:“殿下要不再看看手中的鸟铳。”

    “噢!”

    朱翊钧低头,注意力又放在了那把鸟铳上。

    冯保一抬头,正好对上了戚继光探寻的目光,他知道对方在好奇什么,只好解释道:“我记得戚家军在福建时,镇守太监姓邓。我与邓公公是多年好友。”

    明朝到现在武将的地位越来越低,朝廷不信任武将,便派文官去领兵,皇帝不信任文官,就派太监去监督,所以各地军队都有镇守太监、守备太监的职位。

    冯保此言的意思是:我和东南各地的镇守太监都有交情,听过一些洋人的事迹也不奇怪。

    他是司礼监秉笔太监,头顶上除了掌印太监就是皇上,戚继光只是个刚刚外调回京的武将,冯大伴还耐心的给他一句解释,已经很给面子了。

    朱翊钧观察到麻绳一端有燃烧的痕迹,凑在鼻子下面闻了闻:“这个要点火吗?”

    戚继光回道:“正是。”

    朱翊钧把鸟铳递还给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