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皇长孙的团宠日常》 120-140(第11/32页)
隆庆一愣:“什么话?”
朱翊钧说:“你说,太监和咱们才是一条心。”
“怎么不对?”
“这些太监,当面一套背面一套,在外面做了那么多坏事,还都是打着父皇的名义,难道这些坏事都是父皇让他们做的?”
“当然……”隆庆想说“当然不是”,但也多少有些心虚,后面两个字声音不由自主小了许多。
朱翊钧靠在他的身上,说道:“你是我的父皇,我是你的儿子,在这个世界上,我和父皇才是一条心。不管父皇做什么,都是为了我好,不管我做什么,也都是为了父皇好。”
隆庆没想到儿子会跟他说这些,心里感动得一塌糊涂,那些大臣,上疏弹劾这个,弹劾那个,对他这个皇帝,也诸多埋怨。
只有他儿子,一心一意觉得他父皇是被太监骗了。
朱翊钧知道,他父皇不聪明,皇爷爷临终前最放心不下的,就是把皇位交给了他父皇。他答应过皇爷爷,要帮助父皇,守好祖宗基业。
不久之后,刑部将几个太监的审理结果呈给隆庆。最终,隆庆还是网开一面,并没有下旨斩首。只是廷杖之后,将陈洪和藤祥二人发往南京守孝陵,其余太监流放戍边,朝臣也没有异议。
后来,朱翊钧私底下问张居正,大臣们对于这些太监的所作所为明明深恶痛绝,但最后对他们的处罚看起来却并不严重。
张居正说道:“他们只是争饰奇巧淫技,引诱圣上贪图享乐,聚敛钱财,从没实际攫得军政大权,尚未成为王振、汪直、曹吉祥、刘瑾这种已能左右国政的权奸。对他们网开一面,也是圣上仁慈。”
事实上,就算皇帝不杀他们,这些太监也都活不长久。
司礼监一下子少了个掌印太监和秉笔太监,自然要有人补上。
张居正立刻推荐了冯保,他是嘉靖朝世宗亲自提拔的秉笔太监,就算论资排辈,现在也该轮到他了。
张阁老自然是有私心的,冯保是他的盟友,盟友掌握了司礼监,就是掌握了批红权,四舍五入,那就是他掌握了批红权。
然而,张居正现在毕竟只是太子的老师,不是皇帝的老师,皇帝更在意自己老师的意见。
高拱向隆庆推荐的新任司礼监掌印太监名叫猛冲,之前是尚善监的掌印太监,专门负责隆庆的饮食,隆庆那些长夜饮就是出自他的手笔。
朱翊钧得知这件事情,笑得在炕上打滚:“啊哈哈哈哈哈!高阁老找来个厨子给我父皇批奏章,也不用我的大伴!”
天气正热,他一动,额头上就全是细密的汗水。冯保被他取笑,还得拿张帕子给他擦汗:“我还不想去呢。”
朱翊钧趴在他的腿上,仰起头看他:“真的吗?”
“真的!”冯保轻抚他柔软的头发,“不想做掌印太监的仓库管理员,不是好厨子。”
陈洪当初就被世宗打发去管仓库,后又被高拱弄回来做了司礼监掌印太监。
朱翊钧问:“那大伴想做什么?”
冯保答:“只想做你的大伴。”
作者有话要说
感谢在2024-02-0123:43:33~2024-02-0223:55:48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kazyua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小陈20瓶;衿和10瓶;@兰、烤鸭卷饼里的葱5瓶;◎3瓶;密码总是丢、岁早早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 128 章 太监的问题,在隆
太监的问题,在隆庆即位之初就开始显现,那时候内阁曾奏请派御史等前去盘查内府各监局钱粮,隆庆也下诏允办,但御史刚进入库内,便遭到太监们千方百计的顽强抵抗。
御用监一名叫崔敏的太监奏请免查,御史们则坚持盘算清楚,认为“诏令已下,不宜以中官言辄罢”,并弹劾崔敏等太监“抗违明诏,当治罪”。
两方激烈对峙之时,隆庆却偏袒太监,再下一旨,推翻原有的诏令,只允许御史盘查嘉靖四十一年以后的帐目,还规定“其诏内不载者,亦不许概查,敏等勿论”。
其后,还对坚持要查核钱粮和弹劾太监崔敏的官员予以廷杖贬斥。
对于这些有隆庆袒护,气焰极其嚣张的太监,朝中官员无论如何上奏章弹劾,以自己的仕途相逼,隆庆都无动于衷。
想不到,最后这帮人却被皇太子收拾了。不得不承认,能治他们这位皇上的,只有他的亲儿子。
这一日,张居正到文华殿给朱翊钧上课,小家伙坐在窗下,仰起头,手里拿着一颗宝石迎着太阳观察。
张居正站在他身后,小声问冯保:“殿下这是在看什么?”
冯保耸了耸肩,表示自己也不知道。
朱翊钧看了一会儿,就把那颗宝石拿下来了,在手里翻来覆去的把玩:“张先生,这些珠宝饿了不能当饭吃,冷了也不能当衣服穿,我父皇怎么那么喜欢呢?每年都要让人去采买。”
张居正笑道:“等殿下大婚之后,就知道它的用处了。”
朱翊钧不知道什么叫大婚,也不关心这些。他拿袖子擦了擦宝石,非常珍视的用帕子包起来,放进随身的荷包里。
张居正看不懂了,不记得他的衣冠上镶嵌有这样的宝石,看起来也不像是隆庆赏赐,不明白他为何如此宝贝,好奇的问道:“殿下这是……”
朱翊钧笑道:“这是我捡的。”
“捡的?”
朱翊钧说:“对,在万寿宫的龙椅下面捡的,应该是皇爷爷衣冠上落下来的。”
张居正看着他,看着看着竟有些出神。他真的是个很重情义的孩子,世宗驾崩两年多,他仍是一直将皇爷爷放在心里。
或许是因为他从小就养在世宗身边的缘故,朱翊钧和他的父皇没有丝毫相似之处,却像极了他的皇爷爷。
因此,许多嘉靖朝的老臣,私底下都将他们这位皇太子称作“小世宗”。
但张居正却觉得,眼前这个孩子和他的父亲不一样,和他的祖父也不一样。他聪明、独立、善良、真诚,善于思考,对一切新鲜事物都充满了好奇心。
想要成为一名圣明的君主,必不可少的前提正是对权力和国事永远保持旺盛的好奇心。
“张先生?张先生!”朱翊钧从炕上下来,去拉张居正的手,“你在想什么呀?”
张居正脱口而出:“在想你。”
朱翊钧大笑:“我就站在这里的呀,张先生要是想我,就多看看我吧。”
张居正也跟着他笑:“想起第一次给殿下授课,殿下还没有书案高。”
朱翊钧向他举起手:“要张先生抱才能坐在椅子上。”
见他举手,张居正也下意识伸出手,朱翊钧却又收回手,背在身后:“张先生现在抱不动我啦!”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