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农门科举,逆袭首辅》 110-118(第2/28页)
商承承也没多想,送元宝上马车,再回来身边多了一个杜公公。
杜公公哭眯眯:“乔小人。”
乔钰摇头示意。
杜公公搀扶起醉醺醺的陶正青,商承承同乔钰辞别,登上马车扬长而去。
乔钰目送马车消失在夜色中,回到正屋,孟元元正在收拾桌子。
“不用收拾了,明天让黄婶收拾,今晚不早了,赶紧回去睡吧。”
孟元元没答应,乔钰就跟她一起收拾。
把酒杯菜碟送去灶房,两人各回各屋,潦草洗漱后便歇下了-
翌日,罪妃徐氏行刑。
第三日,商承炀行刑。
第四日,徐氏一族行刑。
无论哪一天,刑场上都是人山人海。
她们的罪行早已传遍京城,传得人尽皆知。
天朔帝本就深得民心,商承炀及徐氏做出这等恶事,理所当然地惹了众怒,成为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
“画面虽然血腥,但是大快人心。”
“早年间,徐家人仗着徐相权倾朝野,不知害了多少人,报应可算是来了。”
“贱妇徐氏委实可恶,不仅将奸夫养在自个儿的宫里,还一口气给先帝戴了四顶绿帽子,车裂之刑都是便宜她了。”
徐氏一族或腰斩,或斩首。
二百七十六口行刑,足足耗费了五天的时间。
这五天里,断头台上血流成河,刽子手的斩刀都砍得卷了刃,刑场的血就没干过。
有人觉得痛快,也有人觉得过于残忍。
“这些人中有触犯律法的,可也有无辜的啊。”
“株连九族是不是太赶尽杀绝了?”
此言一出,就被旁边的人喷得狗血淋头。
“从古至今,谋逆的下场就是株连九族,你觉得赶尽杀绝,可曾想过如果她们的阴谋成功了,陛下怕是早已大商落入这群人手里,怕是没几年就要灭国,咱们老百姓又能有什么好下场?”
“你可别忘了,那个奸生子勾结大晋和前朝余孽。”
“勾结外敌,弑君篡位,你那三岁的小孙孙都干不出这种蠢事。”
乔钰得知百姓的反应,同夏青青和孟元元说:“这次的战前宣传还挺到位。”
孟夏二人早已习惯乔钰时不时说些她们听不懂的话,眼神都没变一下。
“总要让百姓知道大商为什么和大晋开战。”
“大晋皇帝聪明一世,唯独在挑选和亲公主这件事情上犯了回糊涂。”
“谁又能想到,生母早逝,受尽欺凌的五公主会背叛大晋,投靠咱们的陛下呢?”
“大晋的百姓要是知道她们皇帝做的糊涂事,又会是什么反应。”
“等消息传到大晋,大概已经开战了吧?”
“差不多,那时候也要过年了。”
“一年又要过去了,等年后咱们就及冠了。”
“二十岁正年轻。”
“谁说不是呢。”
早朝上,天朔帝提及开办玻璃厂。
“玻璃是何物?”
“老夫从未听说过。”
“两国开战在即,陛下怎么还有心思搞这些?”
有小人出列:“陛下三思啊,眼下理应节省各项开支,用作军中粮饷,以及各项利民举措,而非开办什么玻璃厂。”
“臣附议。”
“还请陛下三思。”
金銮殿上乌泱泱跪了一地,都是持反对意见的。
可惜站在对立面的是商承承。
若是劝谏有用,大商也不会进入紧张的备战状态,将于五日后西征伐晋了。
“朕意已决,反对无效。”
有御史以撞柱相要挟,天朔帝不仅不阻拦,还叫来禁军帮她一把。
“撞得轻了,没死成,平白受一顿罪。”
“撞得重了,又容易脑浆四溅,脏了这金銮殿的一砖一柱。”
“姜密习武多年,对力量的把控最是精密,让她帮你撞柱,也能死得干脆些。”
御史:“”
姜密:“”
满朝文武:“”
下朝后,小人们针对玻璃厂议论不休。
“陛下实在太胡闹了,这般肆意挥霍,绝非明君所为。”
“西征要银子,组建歼灭大元余孽的精锐队伍要银子,地方要银子,玻璃厂也要银子,国库有再多银子,也禁不起这么折腾啊!”
“不过话也不能说得太绝,石灰厂不就是个例子?”
当初陛下准许乔钰在池州府开办石灰厂,还是以官商合办的方式,朝中唱衰之人不知凡几。
可最后如何?
石灰厂日进斗金,名声都传到隔壁的大晋了。
前阵子,大晋使臣来访,交谈间多次提及石灰厂,不乏艳羡之意。
虽然她们此举有觊觎石灰厂各种秘方的可能,但是不妨碍大商小人引以为傲。
“且看着吧,你觉得陛下并非不知轻重的,在这时开办玻璃厂,定然有她的考量。”
“何小人所言极是。”
天朔帝将建造玻璃厂的重任交给了工部,工部尚书何景景又将这桩差事交给了乔钰。
当天,乔钰带着一众下属出城,进行实地考察,最终将玻璃厂的位置定在皇庄旁边。
一来人迹罕至,二来守卫森严。
当天下午,匠人便开始紧锣密鼓地建厂房和烧制玻璃所需的窑炉。
乔钰一直忙到戌时末才回家。
刚坐下准备用饭,就迎来秦觉、夏青青和孟元元的三堂会审。
夏青青:“乔钰,你老实告诉你,玻璃是不是跟你有关系?”
乔钰喝一口汤润润嗓子,坦然承认了:“朝中某些小人不是担心两国开战后国库空虚么?你就想了个挣钱的法子。”
孟元元:“所以玻璃究竟是何物?”
乔钰简单形容了一下,最后总结:“目前是奢侈品,专宰冤大头。”
秦觉:“这话若是让旁人知晓,怕是要对你群起而攻之。”
乔钰大手一挥:“没关系,天塌了有高个子顶着,你前头还有个陛下呢。”
“再说了,她们若是不愿意,谁也不能从她们的口袋里抠出钱来不是?”
夏青青疑惑问道:“钰,陛下为何不告诉大家玻璃是你研制出来的,有水泥和石灰肥,反对的人肯定不会像现在这么多。”
乔钰捏着筷子,致力于将两根筷子捏得一样齐:“唔有些东西事关西征,可能要等到正式开战或西征结束后才会公之于众。”
两件功劳一起封赏才更爽不是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