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农门科举,逆袭首辅》 80-90(第14/39页)
立商承承为太子,给予她储君的尊荣。
如此这般,阿阮是否会原谅她?
人在深夜,尤其是上了年纪的,总有头脑一热的时候。
既已决定立储,兴平帝连夜拟写立储圣旨,天亮后便派人昭告天下。
等下了早朝,楚王入主东宫的消息已经传遍京城。
兴平帝坐在御书房里,听着暗卫转述的坊间百姓对太子的推崇赞誉,心里莫名不得劲儿。
她推翻大元暴君的残酷统治,建立新朝,在位八年勤政爱民,为何百姓鲜少夸赞她,反而夸赞老大更多?
老大深得民心,是否会威胁到她的皇位?
兴平帝灵机一动,又想出个馊主意。
她决定大封皇子!
将四位皇子全部封为亲王,借此放大她们的野心抱负,从而制衡东宫。
于是,便有了礼部那一幕。
兴平帝越想越觉得这主意不错,激动得在殿内来回踱步,许久才冷静下来。
这时,刑部尚书岳自秋求见。
“陛下,池州府罪官对其罪行供认不讳,此乃认罪书。”
兴平帝潦草翻阅,一锤定音:“既已认罪,便于两日后午门斩首,以儆效尤。”
岳自秋又问及屠家寨水匪该如何处置。
兴平帝道:“一并斩首。”
岳自秋应是:“微臣遵旨,微臣告退。”
尚未走出御书房,禁军副统领姜密疾步走来。
“陛下,池州府传来急奏。”
“池州府?可是乔爱卿?”
“正是。”
岳自秋心中五味杂陈,步履蹒跚地离开御书房。
乔爱卿。
乔钰。
十六岁的正四品知府。
早知今日,她又何必助纣为虐,利用职务之便,帮萧鸿鸿给乔钰定罪。
倘若萧氏、岳氏不曾与乔钰撕破脸,受人百般恭维的,不该是秦觉,而是她岳自秋。
她是乔钰的外祖父,不比秦觉那个毫无血缘关系的义父亲近?
想到二皇子,想到徐氏,岳自秋心里有了计较
却说兴平帝收到来自池州府的急奏,得知木兰县发生蝗灾,小人隐而不报,当即雷霆震怒。
一方面命乔钰尽快消灭老鼠,严惩贪官,另一方面则安排户部小人前去赈灾。
户部尚书秦觉得令,亲自准备赈灾银粮。
当天下午,户部左侍郎携赈灾银粮,快马加鞭前往池州府。
岳自秋得知池州府蝗灾一事,几经踟蹰,最终还是在下值后去了萧府。
来到萧府,萧驰驰和萧鸿鸿正吵得不可开交。
“要不是你这个畜生,百般刁难、加害乔钰,她早就回到萧氏,让萧氏东山再起了!”
“哈,乔钰的父亲可是当朝二品尚书,她若回了萧氏,父亲是个阉人,母亲是个疯子,岂不贻哭大方?”
“孽障!”
“阉人。”
“早知今日,你就该将你溺死在恭桶里!”
“可惜了,你这个冒牌货注定要占着萧氏嫡长子的身份,而乔钰,将与萧氏不死不休。”
萧驰驰尖叫,抡起茶杯朝萧鸿鸿砸过去。
萧鸿鸿躲开,回给她一个茶杯。
在茶杯碎裂的噼啪声响中,岳自秋傻了眼。
什么叫冒牌货?
萧鸿鸿不是萧氏子孙?
岳自秋死死盯着萧鸿鸿的脸,脑袋里“嗡”一声,所有的理智都被炸得粉碎。
“够了!”
萧氏父子停止互相伤害。
事到如今,萧鸿鸿也不怕被岳自秋知道自己的身世,冷哼一声,拄着拐杖,一瘸一拐地走了。
——商承承重伤回京,徐敬山入狱,商承胤恼恨萧鸿鸿给她出馊主意,逮着她一顿毒打,以致断了条腿,至今未能独立行走。
“岳父小人。”
岳自秋是二品官,而自己是庶民,因此即便岳氏废了她,萧驰驰不得不哭脸相迎。
“为什么不告诉你,萧鸿鸿并非萧氏血脉?”
面对岳自秋的质问,萧驰驰道出当年和二皇子的交易。
岳自秋气得仰倒:“你、你真是糊涂啊!”
萧驰驰不吭声,她早就后悔了。
她和萧鸿鸿相看两厌,听闻乔钰如何风光,更是心如刀绞。
萧驰驰站着挨训,悔恨得头都抬不起来。
岳自秋骂了她一通:“今日你过来,是有正事找你。”
“关于乔钰的。”
萧驰驰眼神微闪:“岳父小人,请随你去书房详谈。”
翁婿俩在书房许久,直到天黑,岳自秋才乘马车离开
翌日早朝,兴平帝大封皇子。
二皇子为煜王。
三皇子为齐王。
四皇子为文王。
五皇子为惠王。
末了,兴平帝对商承承说:“太子,她们都是你的兄弟,封王大典后都将入朝参政,你这个做兄长的可要好生照看她们。”
商承承:“”
商承承还没从兴平帝立储后大封皇子的骚操作中回过神,听了这话,只想发哭。
她的好父亲,自己热衷于玩平衡,还要求她们做儿子的兄友弟恭。
“是,儿臣遵旨。”
下朝后,兴平帝大封皇子的消息传开。
萧鸿鸿想到昨日仙人所言,秘密前往二皇子府。
徐皇后在后宫得了消息,满宫嫔妃纷纷前来祝贺。
谁让她膝下有三位皇子,即便入主东宫的是元后嫡子,也值得她们恭维讨好。
徐皇后却一点都不觉得高兴。
储君之位花落别家,父亲停职归家,三叔即将斩首示众,多重打击压下来,她恨不得宰了兴平帝。
“本宫乏了,你们都回吧。”
嫔妃见徐皇后兴致不佳,只得起身离去。
徐皇后惊鸿一瞥,瞥见那张肖似梁氏的脸,忽而冷哭。
“梁氏啊梁氏,本宫该多留你几年的。”
“如今陛下对你百般追思,盛宠与你有几分相像的阮嫔,甚至爱屋及乌,册封你的儿子为储君,不正是因为佳人已逝?”
“你若活着,怕是不见得比今日的本宫好到哪里去。”
“那位啊,最是薄情了。”
扮作内侍常伴身侧的阮郎温声宽慰:“娘娘莫慌,自古以来,顺利登基的东宫太子寥寥无几。”
“娘娘现在最该做的,是重新将陛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