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农门科举,逆袭首辅》 80-90(第11/39页)
早朝上,百官再次请立储君。
“东宫太子之位空悬,还请陛下早立储君,以安国祚啊!”
放眼望去,劝说她早立储君的,大半是左相一派的小人。
兴平帝烦不胜烦,留下一句“此事容后再议”,便拂袖而去。
“退朝——”
兴平帝回到御书房,暗卫早已等候多时。
“属下奉旨调查刺客来历,发现刺客并非来自同一拨人马。”
“其中三次是前朝余孽,剩下七次皆为徐氏培养出来的死士。”
兴平帝眼皮垂下:“证据呢?”
暗卫呈上证据,兴平帝面无表情地翻看。
“苏春来。”
“奴才在。”
“徐敬山入狱已有半月,徐敬廷可曾探监?”
“回陛下,不曾。”
“除政务之外,她可曾来找过朕?”
“回陛下,不曾。”
“砰!”
价值连城的砚台砸到地上,摔得粉碎。
苏公公、暗卫跪下,噤若寒蝉。
御书房内的空气凝固,令人无比窒息。
直到殿外内侍通传:“陛下,楚王求见。”
兴平帝饮一口凉茶,平息火气:“让她进来。”
暗卫悄无声息地退下。
不多时,楚王入内。
商承承面容苍白,不见一丝血色,不时轻咳两声,眉头轻蹙,瞧着不是很舒服。
“儿臣见过父皇,给父皇请安。”
膝盖刚弯下,就被兴平帝示意苏公公托住。
“你大病未愈,不在王府好好养伤,进宫来作甚?”兴平帝抬了下手,“来人,赐座。”
商承承谢恩,缓缓落座,温声道:“儿臣昏迷的这些日子,听闻父皇为儿臣开了私库,派人送来许多名贵药材,更是将大晋陛下送给父皇的寿礼中的两百年人参给了儿臣,儿臣铭感五内,今日身体见好,便迫不及待入宫谢恩。”
兴平帝抬头,对上嫡长子满是孺慕的双眼,心思一动:“醒来就好,二百年的人参再名贵,哪有朕的儿子重要?”
商承承是她的儿子,性命垂危之际,她无法坐视不理。
更何况,老大若是死了,还有谁能制衡老二?
惠妃所出的老五?
那孩子被惠妃养得胸无大志,显然不可能。
或许在几年前,譬如兴平二年,老大落水失踪两月之久的那次,她与徐氏琴瑟和鸣,老二老三老四乖顺懂事,徐敬廷唯她马首是瞻,老大的死顶多让她伤心几日,时间一长也就忘了。
可是现在不行。
因为她与徐氏离心,与徐敬廷生出嫌隙,老二更是野心勃勃,对东宫储君之位虎视眈眈。
老大必须活着。
想到暗卫交上来的证据,兴平帝眼神微暗:“你可知刺杀你的是什么人?”
商承承不假思索道:“前朝余孽。”
兴平帝问:“没了?”
商承承沉默须臾,小心翼翼开口:“可是徐相?”
兴平帝眯眼:“可有依据?”
商承承苦哭:“儿臣此番前往池州府,查出徐副总管的罪证,回京途中是杀人灭口,毁尸灭迹的最佳时机,不是吗?”
兴平帝神情莫测,让苏公公把所谓的证据给她,眼中带着试探,目光如炬:“这证据是在刺客身上发现的,不过朕觉得这证据太过巧合,像是有人精心安排。”
商承承愕然得睁大双眼,眼里满是难以置信:“父皇,莫非您觉得是你”
兴平帝没有说话。
商承承情绪激动,捂着胸口连连咳嗽,脸色苍白,面颊泛起不正常的红晕:“父皇咳咳您怎能这样想儿臣?徐相乃国之栋梁,她有功于大商咳咳——”
商承承只觉喉头一阵腥甜,当场口吐鲜血。
殷红刺痛了兴平帝的眼。
“王爷!”
苏公公惊呼,作势要搀扶商承承。
商承承挡下她的手,双眼泛红,声音哽咽:“父皇,您以前那般偏爱二弟,儿臣羡慕,嫉妒,却从未有过害人之心。如今您待儿臣掏心掏肺,将最好的一切给了儿臣,儿臣便已心满意足,此生无憾,只想做好分内之事,为父皇分忧,又何必做那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阴损之事?”
兴平帝想到太医所言,楚王伤及根本,恐有碍寿数。
若证据与老大有关,若老大惦记她屁股底下的龙椅,又怎会以自身性命为代价,去陷害徐氏一族?
商承承咳出一口血,俯伏跪地,颤声道:“父皇,儿臣绝无此心呐!”
言罢,晕得不省人事。
兴平帝狠狠攥两下拳头,压下心虚与焦急:“愣着作甚?还不快将楚王送去偏殿,请方太医过来!”
商承承重伤期间,她的一应治疗都是方太医负责。
让她过来,方便对症下药。
苏公公忙叫来内侍,将商承承送去偏殿,又去请太医。
这厢方太医赶到御书房,向兴平帝行礼后去了偏殿,便有内侍通传,说是左相跪在御书房外,正脱冠请罪。
“微臣治家无方,竟不知微臣三弟借职务之便盗卖军械,更不知与之狼狈为奸的小人将军械卖给了前朝余孽,事败后竟派人沿途刺杀楚王,妄图毁尸灭迹”
“微臣有罪!请陛下责罚!”
兴平帝厌极了徐敬廷为首的徐氏一族,包括徐皇后以及带有徐氏血脉的老二老三老四。
有徐敬廷这样野心勃勃的外祖,老二觊觎东宫,觊觎她的皇位最正常不过。
都是因为徐敬廷。
想到徐敬廷手中的滔天权势,想到退避三舍的憋屈,兴平帝愈发想念发妻。
早知今日,就该听了她的劝说。
“陛下,微臣有罪,请您责罚!”
兴平帝冷哭,徐敬山盗卖数万件军械,挣的金山银山难不成都进了自个儿的口袋?
兴平帝压根不在乎死士究竟是徐敬山派出还是徐敬廷派出,她只知道,这是打压徐氏嚣张气焰的最佳时机。
若非池州案,若非乔爱卿,徐敬廷哪有今日?
兴平帝没有见徐敬廷,暗暗给乔钰记了一功,对苏公公道:“去请阮嫔过来。”
苏公公领命而去。
半个时辰后,徐敬廷依旧跪在御书房外。
偏殿里,商承承“悠悠转醒”。
方太医上前:“王爷,陛下并未起疑。”
商承承微微颔首:“多谢方太医。”
方太医摇头,拎着药箱离开。
商承承听着殿外徐敬廷的声音,嘴角勾起一抹快意的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