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穿成霍去病弟弟,全弹幕都在跪求别让我哥喝脏水: 110-120

您现在阅读的是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汉]穿成霍去病弟弟,全弹幕都在跪求别让我哥喝脏水》 110-120(第44/60页)


    卫青看在眼里,心中莞尔,面上却正色,拱手道,“陛下容禀。去病争的,是那些为国伤残、肢体不全、无法再效力于工坊田亩的老弱之兵的抚恤,此乃朝廷应尽之义,亦是陛下仁德所系,彰显天恩浩荡。而阿言所做的,是为那些没了青壮,勉力生活的妇孺寻一条凭力气挣饭吃的活路,让他们能以劳力换取衣食,尊严自立,免于沦为流民盗匪。此二者并行不悖。这一路行来,臣只觉天下逢战太久,是该休养生机了。”

    “从前,臣与陛下皆想着打匈奴,在有生之年,能把匈奴打出去就是咱们的使命。可而今,匈奴太不经打,休养生息也成了陛下的担子,也不好都托给太子。”

    咱们多干些,莫都交给太子了。

    他语气恳切,带着为外甥们辩解的意味,又带着大司马大将军的敏说,目光坦荡地迎向刘彻。

    刘彻的脸上闪过一丝别扭,“你还怪朕!”

    卫青摇头,“陛下乱言,臣这个做舅父的,难道不该向陛下解释臣子的志向。”

    刘彻哼了一声,但最后还是对着好脾气的卫青道,“那大将军的志向呢?”

    卫青也笑笑,如同当年的小建章监一样对他的陛下道,“陛下的志向即是臣的志向。”

    故人如故。

    即使是最无情的君王都会触动,更何况刘彻情绪是那么浓烈。

    他对卫青,倾注了最多的信任与倚重,也寄托了最深沉复杂的情感。

    卫青对他,则是倾尽所有才智与忠诚,给予最丰厚也最纯粹的回报。

    没有刘彻的破格拔擢于奴隶之中,卫青或许终其一生只是平阳侯府的马奴。

    没有卫青的横空出世与擎天保驾,刘彻的雄图伟业亦将步履维艰。

    他构想的霸业里,全程都有卫青。

    刘彻嘴角终究忍不住微微上扬,露出一个转瞬即逝的、几乎难以察觉的笑

    大汉的太阳在这只青鸟的身边总会变得和煦温暖。

    卫青顺毛,似乎像在分享趣事。“阿言跟那些商人还打算组个商队,去海外逛逛,他说海外有一个地方叫蓬莱,专产仙丹,去病说他身子好了,去给陛下抓神仙。盼着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刘彻盯着卫青看了片刻,那熟悉的、带着赤诚与温润的目光,总能轻易熨平他心头的褶皱。其实他不满的源头全是他养的孩子不把他看作第一位。

    只是总归,那两个孩子还念着他。

    最终,他只是重重哼了一声,拂袖道,“哼!巧舌如簧!你们舅甥几个,倒是同心同德!”

    话虽如此,那紧绷的下颌线条又缓和了些许。

    “大将军,朕纳谏。”

    君臣之间方才那点小小的不愉快烟消云散,气氛重新变得融洽。刘彻拍了拍卫青的手,得了大将军一个浅笑。

    天子的仪仗浩浩荡荡,玄色旌旗招展,郎卫甲胄鲜明,金瓜钺斧在阳光下熠熠生辉,绵延足有二里之遥。码头通往郡守府衙的道路堵了个结实,煊赫之极。

    郡守府衙门前

    刘彻将至的消息由一群郎卫带着抵达郡守府衙,甫一下马,肃杀之气瞬间如同实质般弥漫开来,压过了初夏的暖意。甲胄发出沉闷而压抑的回响,府衙内原本忙碌穿梭的属吏、书佐们,被这突如其来的气势所慑,如同被施了定身法,纷纷停下手中活计,屏息垂首,大气不敢出,连庭院中槐树上的蝉鸣似乎都噤了声。

    司马迁在杜周、卫步等几名核心属官的簇拥下,几乎是踉跄着从值房内奔出。他前日确收到快马传来的简短邸报,言陛下有东巡之意,目的地是胶东,命他预备接驾。

    他不敢怠慢,连夜召集心腹属官商议,也做了一些准备。

    比如新做了两面郡守府的玄色旗帜,仔细打扫了庭院,准备了还算干净的厅堂和待客的好茶。杜周曾建议他将郡内所有两百石以上官员全部召集列队迎候,被司马迁一口回绝了。

    “笑话!”他当时急得额头冒汗,连连摆手,“胶东盐务、渔获、海带厂、郡学、海塘修缮,哪一样离得了人?所有官员都杵在这里迎驾半日,耽误了正事,盐船误了潮水,渔获腐坏,陛下怪罪下来,谁担待得起?谁有闲功夫天天布置这些,陛下说只是微服东巡,想必也不喜奢靡,一切从简吧!”

    然而此刻,当他看到府衙门前那一眼望不到头的天子仪仗,那森严列戟的虎贲郎卫,那象征着无上皇权的玄色龙旗,再对比自己这边只有寥寥几名属官、两面新旗、连个像样的鼓乐班子都没有的“薄仪”,司马迁只觉得眼前一黑,冷汗“唰”地一下浸透了内衫的葛布,紧贴着脊背,冰凉一片。

    我的妈呀,这是微服?

    他瞥向身旁的杜周,杜周低垂着眼睑,但嘴角却抿成一条冷硬的线,冲他摇了摇头。

    卫步则眉头紧锁,也摇头。

    二人一个意思。

    等死吧!

    司马迁腿都软了。

    负责引导的冯内侍早已急得如同热锅上的蚂蚁,汗珠顺着鬓角滑落。他紧赶慢赶,路上已多番提点司马迁仪仗规制和迎驾礼仪,奈何这位太史令出身的郡守,心思全在政务上,对这些繁文缛节实在生疏,更对天家威严缺乏直观感受。

    看着这仪仗,冯内侍只得硬着头皮,用眼神示意司马迁赶紧上前,自己则落后半步,准备随时补救。

    司马迁深吸一口气,强压下几乎要跳出喉咙的心脏,领着身后几名同样面无人色、官袍下摆都在微微颤抖的属官,赶到了码头。

    刘彻早已经等得不耐烦,见他趋步上前,也不说话。

    司马迁叭叽一下跪了下来,杜周都没拉住,他一跪,所有人也跟着跪。

    司马迁声音带着无法抑制的颤抖,在寂静中格外清晰:“臣胶东相司马迁,率府衙属官,恭迎陛下、大将军!陛下万年无期!大将军安泰无极!”

    诸臣朝见大将军。

    刘彻对他拜卫青还算满意,也算没丢了在长安的体统。

    冯内侍在旁,趁机快速询问司马迁,“太子殿下与三位公主殿下何在?可曾安排妥当迎驾?”

    司马迁闻言,脑子“嗡”地一声,一片空白,茫然抬头看向冯内侍,脱口而出。

    “太……太子?公主?没……没在臣这里啊?臣不知殿下们也……”

    刘彻的眉挑起来了,似有雷霆之怒。

    他这完全状况外的模样,让冯内侍眼前一黑,差点背过气去,心中哀嚎:霍侯啊霍侯,您荐的这位郡守,可真是……实诚得令人发指!连太子公主随行这等大事都未探明!

    冯内侍只得将焦灼的目光投向司马迁身后的杜周与卫步。

    杜周依旧垂首不语,很明显他不知道。卫步见状,上前一步,同样压低声音回禀,“回禀天使,太子殿下与霍光小公子,此刻应在郡学随博士习字读经。至于三位公主殿下……”他顿了顿,“在臣家中。”

    卫青这才放心,“步弟在此可好?”

    卫步点头。

    冯内侍的心这才稍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