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中世纪]私生子王朝》 120-140(第22/25页)
将其召回并重赋其继承权会令他和教廷本就微妙的关系的更加恶化,而他已经分别成为西西里王后和匈牙利王后的两个女儿也显然不能承担继承人的职责,在《论战争》中,塞萨尔一世曾经表露出他后悔让他的小女儿太早结婚,“她聪明,坚强,野心勃勃,她可以成为一个好女皇”,如果赫赫有名的“荣耀者”狄奥多拉在兄长去世时尚未结婚,培养小女儿成为继承人无疑也是塞萨尔一世考虑过的可能(在塞萨尔一世的时代,东欧的格鲁吉亚地区曾经活跃着一位“伟大者”塔玛拉女王,他的曾祖母、祖母、堂妹和妻子也都是优秀的女性统治者),但这一次错失皇位并没有影响狄奥多拉在塞萨罗亚王朝的历史中发挥作用,在父亲去世的二十年后,她还将带着匈牙利的王冠和领土重返故乡。
格里高利九世曾经写信要求塞萨尔一世考虑腓力·塞萨罗亚的继承权,但这个提议不仅塞萨尔一世不曾考虑,腓力本人也无甚兴趣,他和他的卡佩妻子相处融洽,已经有了三个孩子,岳父路易八世虽同他关系不睦,但他的继承人腓力王子一直维护他,二人正踌躇满志地想要扩大王室的权威,于情于理他都没有动力掺和继承人之争的想法,因此在格里高利九世提出这个想法后他只表示听从他父亲的意见,而他父亲果不其然回绝了教皇,至于他弟弟狄奥多西,圣殿骑士的誓言毕竟束缚着他的继承权,但希腊贵族们仍将其视为可能的继承人人选。
悬而未定的继承风波就这样被心照不宣地淡化,各方势力保持着微妙的平衡,毕竟此时的塞萨尔一世身体状况还算乐观,他的寿命长短很可能关乎帝国的命运,这段时间,他开始整理自己前半生的书信和手段,正式撰写他那不朽的著作《论战争》,对学术的兴趣似乎是他灰色晚年仅有的调剂,他将之视为自己的避风港湾,但不幸仍接踵而至。
尽管1228年他和腓特烈二世再度成为同盟,但二人的关系始终是相互戒备的,与之形成对比的是他和他另一个养子弗拉基米尔的瓦西尔大公一直关系和睦且联系密切,后者在1226年回到弗拉基米尔,在他短暂的统治生涯里,他被认为是一位英明、慷慨、公正的统治者,塞萨尔一世在《论战争》中对他的养子也难掩喜爱自得,乐观地认为他将给留里克家族统治的罗斯地区带来文明与繁荣,但蒙古人的到来令一切化为乌有。
时隔九百年,蒙古文明已经湮没于历史,其族群亦融入世界各族,从其历史影响来看,我们很难想象出这支军队带给欧亚大陆的震慑,但艾德蒙一世将他在伏尔加河畔全歼蒙古骑兵刻上他的记功柱,后秦建昭帝亦将“破鞑靼乞颜部,封狼居胥,于伊犁复置昆陵、蒙池都护府”视为他一生武功的顶峰,早在他们之前,塞萨尔一世就在《论战争》中详细论述了蒙古人的文化、军种和制度,并严肃地指出如果基督徒不重视蒙古人的威胁,他们将成为整个欧洲的噩梦。
我们无从知晓塞萨尔一世是何时开始搜集有关蒙古人的情报(推断是和花剌子模交往后),但从实际战果来看,蒙古军队其实颇对不起这些伟大君主们对其的重视,根据金朝史书的记录,蒙古人中最强大的乞颜部大约在1227年分裂,孛儿只斤·拔都带着他的兄弟和族群西征,并在1230年来到留里克家族统治的罗斯地区,他们起初势如破竹,直到他们抵达弗拉基米尔城廓。
年轻的瓦西尔大公在面对蒙古人时展露出惊人的军事素养和战略定力,他封闭堡垒、坚守不出,同时开垦土地、修建地道,反客为主地骚扰蒙古人,并向他的养父求援,他的挚友,塞萨尔一世的幼子狄奥多西·塞萨罗亚对此极为重视,从耶路撒冷北上带领雇佣军赶来援救,蒙古人被成功击退,但瓦西尔大公在此战中战死,目睹了挚友的死去,狄奥多西悲痛欲绝,他的余生从此和挚友的故乡紧密相连,而他少年时的开朗和快乐都离他远去,往后的人生他始终活在悲伤和忧郁中,“只有在和平民一起劳作时他才会露出笑容”。
同一年,他长子的遗孀玛利亚·阿森也因病去世,儿女辈的凋零令开始走向暮年的奥古斯都连遭重击,但他将要经历的离别还不止于此,1233年3月,他的妻子病危,记录显示他在得知这个消息后“惊慌失色、仓皇奔走、直到因恐惧跌倒在地后才想起他应该乘坐马车”,而在妻子去世后,不少人都回忆奥古斯都的灵魂被悲伤撕毁,他们从没有见过奥古斯都如此悲伤脆弱。
夫妻间的最后一次对话没有记录,尽管青年时他曾给妻子写了无数灼热的情书和诗歌,但在她去世后,他再也没有在任何个人记录和公开场合中提起他的妻子,“这或许是件好事,我们谁也不知道他会不会在想起亡妻后骤然发疯”,同一时间,他召回了他身在罗斯的幼子狄奥多西,父子二人很可能在这段时间达成了由狄奥多西来填补塞萨尔一世去世后可能出现的政治空白的一致意见,而第二年,他颁布了著名的《诫圣法令》,贯穿整个塞萨罗亚王朝和罗什舒亚尔王朝前期的王权与教权之争即将拉开序幕。
作者有话说:
感谢在2023-12-06 11:35:17~2023-12-06 23:15:29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手榴弹的小天使:夕凯 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Cici、llll、啥都不说了 10瓶;FYG@ 5瓶;招财猫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139章 塞萨罗亚王朝史(12)
上帝与凯撒
有关君主与宗教的关系, 塞萨尔一世在《论战争》中也曾详细阐述,他回避提及上帝(或者其他神明)是否存在的问题(这使得他究竟是不是无神论者直到今天都是热门学术议题),但他明确否认了教士阶层是上帝使者, 他认为宗教事实上是人对现实生活不满而催生的产物,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宗教也应顺从时代做出改变,他肯定了撒拉森教相对于基督教的进步性, 但仍认为任何教派都不应该凌驾于世俗权力之上,“君主可以表现得虔信宗教,但不能为宗教所迷惑”。
尽管塞萨尔一世的宗教观很可能是出于提高他身为君主的权威的目的, 但毋庸置疑, 他的宗教观在中世纪的虔信之风中可谓是石破天惊, 他很可能受到了祖父亨利二世和父亲理查一世的影响, 前者一直试图从教会手中夺得司法权以获取司法独立,但最终因挚友托马斯·贝克特的背叛和死亡功亏一篑, 而后者虽获封基督教圣徒, 却展现出超乎时代的宗教宽容, 他很可能受到了他的一生之敌, 阿尤布王朝的第一任苏丹萨拉丁·本·阿尤布的影响, 他郑重其事地安葬他, 并一直珍藏着萨拉丁留给他的一封书信,他夺回圣地所收获的声望更多被他应用在保护撒拉森平民的权益中。
父辈对宗教的实用主义策略被塞萨尔一世实践得登峰造极, 早期,他与英诺森三世关系密切, 二人主导的两次十字军东征令教廷声威大震, 但同样也给新生的王朝带来了安稳的外部环境, 在地缘环境不再恶劣后, 塞萨尔一世便通过经济和文化的密切交流来维持与十字军国家的联系,对穷兵黜武继续东进则兴致缺缺,对境内的宗教矛盾,他也采取了相对温和的策略,尽可能地促进世俗层面的融合并调和冲突,这样的政策受到平民的爱戴,但毋庸置疑令教廷不满,只是作为一个在希腊和埃及实现了稳固统治的天主教君主,塞萨尔一世毕竟还是具备相当强的象征意义,因此格里高利九世尽管对其不满乃至憎恨,却始终不敢真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