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世纪]私生子王朝: 120-140

您现在阅读的是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中世纪]私生子王朝》 120-140(第12/25页)

合法的身份,对一个中世纪西欧国王来说也是极罕见的事。

    圣湖边的谈话被塞萨尔视为他和理查一世父子关系和他个人人生经历的重要转折点,但此时他并不知晓他即将与未来的妻子,一生中最重要的女人见面。在离开耶路撒冷后,为了回笼消耗于战争的资金,理查一世将埃及沿海的富庶地区卖给了时任东罗马皇帝伊萨克二世,后者在君士坦丁堡为理查一世及其家人举办了盛大的宴会,也就是这场宴会上,塞萨尔和他未来的妻子安娜·科穆宁第一次见面,尽管据他本人回忆他当时根本没有看清她的脸。

    在不列颠作家威廉·莎士比亚的著名喜剧《抢婚纪》中,理查一世和腓力二世在耶路撒冷约定了他们的儿子与外甥女的婚约,长大后塞萨尔如约来到君士坦丁堡迎娶他的未婚妻,卑鄙的篡位者之子阿莱克修斯则因觊觎安娜公主的美貌和东罗马的皇位,和他的姐夫施瓦本的菲利普、威尼斯总督丹多洛一起试图阻止婚约履行,但勇敢的塞萨尔在他的朋友提奥多尔等人的帮助下挫败了阴谋,迎娶安娜公主并获得皇位。

    故事一波三折、十分精彩,但需要指出的是理查一世和腓力二世早在墨西拿就已经决裂,腓力二世本人在阿克之战后便启程回国从未进入耶路撒冷城,而他本人对他的外甥女也并无监护权,即便有,他显然也不会将自己的外甥女嫁给宿敌的私生子,哪怕是在塞萨尔成为了普瓦捷伯爵后他也从没有和他联姻的打算。

    离开君士坦丁堡后,理查一世又带着他的家人在西西里短暂歇脚,而后启程回到普瓦捷。因为在第三次十字军东征中的巨大威望,他很快挫败了他的弟弟约翰和腓力二世煽动的国内的反对阴谋,转而致力于延续亨利二世的政策,如果理查一世能活得更久,也许他能真正整合父母的领地,甚至于更进一步,但他在1193年骤然去世。

    ,

    私生子伯爵

    理查一世的病逝非常突然,甚至被一些人怀疑他是被他的宿敌腓力二世谋杀,但二人在理查一世去世前已有半年没有见面,因此我们只能将其视为一种戏剧家喜爱的猜想。临终前,理查一世曾请求教皇赋予自己唯一的儿子合法的身份,这被一些人视为他有意令他的儿子继位的表现。

    有关塞萨尔一世是否被考虑过继承英格兰的王位学界素来争议不断,有学者认为所谓的“理查一世遗嘱”不过是罗什舒亚尔王朝的瑟蕾拉女皇为了增强她对英格兰王位的宣称而伪造,但剖析金雀花王朝时期的史料,我们不难看出理查一世对自己的私生子确实着力培养,尽管也许他的用心是希望塞萨尔能像他祖母的私生子兄长格洛斯特的罗伯特一样保护自己未来的婚生子女,但在理查一世还拥有两个完全合法的男性继承人(弟弟约翰和侄儿亚瑟)的情况下,他传位给自己年幼的私生子的概率是非常渺茫的,哪怕他确实曾经有过这样的想法,他的母亲和弟弟显然也无法接纳。

    毫无疑问,父亲的去世令年幼的塞萨尔非常悲伤,对父亲的怀念贯穿了他的整个人生,他的孙子西蒙一世在希拉波利斯修建“圣理查大教堂”已被证实最早是塞萨尔的计划,但这并不代表他和他常被视为辱没父兄威名的叔叔关系恶劣。“狮心”理查一世去世后,他的弟弟“无地的”约翰最后继承了王位,这个绰号本是为了嘲讽他不像哥哥们一样继承了父母的领地,但当他登基为王后,这个绰号延伸出了“失地的”的意思,面对腓力二世的咄咄逼人和侄儿亚瑟对他地位的挑战,约翰手足无措、孤立无援,他唯一能指望的是威廉·马歇尔和他另一个关系良好的侄儿。

    塞萨尔本人在十四岁时受封为普瓦捷伯爵,这是他一生中的第一个头衔和爵位,很有可能来自于他的祖母的授意,在理查一世死后,阿基坦的埃莉诺重新就任阿基坦女公爵,同一年,他击败了腓力二世进攻曼恩的军队,尽管据编年史记载,这一场战斗双方参与人员加起来也不超过两千人(其中骑士可能只有两百人),和塞萨尔后来在东方指挥的大规模军团作战规模上难以相比,但毫无疑问,他少年时便展现了杰出的军事才能,这为他后来的伟业奠定了基础。

    进入1200年,塞萨尔的人生迎来了又一个转折点:因为身陷离婚案,腓力二世和约翰王达成了和解,承认了后者的国王身份,自觉被背叛的亚瑟来到普瓦捷,并对祖母的阿基坦提出了申张:在约翰王长期无子、侄儿亚瑟又是他最大挑战者的前提下,他显然不希望亚瑟继承阿基坦,因此在一次家庭聚会(可能是阿基坦的埃莉诺的生日宴会)中,他公开提出了希望由塞萨尔继承阿基坦的想法,但塞萨尔本人拒绝了这件事,几乎在亚瑟回到普瓦捷的同一时间,他离开了普瓦捷,前往不伦瑞克拜访亨利七世,并见证了后者的死亡。

    在亨利七世的遗嘱中,他将自己的大部分私人收藏都赠与了塞萨尔,这也是另一个有关二人关系的佐证,并且这样的密切联系延续到了他的儿子奥托四世和塞萨尔身上。《论战争》中,塞萨尔曾提到了亨利七世坚定了他有关“与命运搏斗”的决心,这次谈话很可能发生在他们的最后一次见面中。

    作为安茹家族的一员,他参加了奥托四世的加冕礼,同一年秋天,他在他父亲曾经宣誓加入第三次十字军东征的图尔大教堂宣誓加入第四次十字军,他的叔叔约翰王和表兄奥托四世都对他给予了金钱支持,显然将他参加十字军作为增加家族威望的象征。在塞萨尔动身坐上远征的战船时,他还不知道他即将遇到两个于他而言至关重要的人物,一个是与他爱恨纠葛数十年、彼此猜忌又彼此牵挂的养子与敌人,另一个则是他的妻子和一生的挚爱。

    作者有话说:

    感谢在2023-11-25 21:36:10~2023-11-26 21:53:29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夕凯 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酒妄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131章 塞萨罗亚王朝史(4)

    有关第四次十字军东征, 尽管这场战争的结果导致人们常常认为时任教皇英诺森三世是因为想要向当时由东罗马控制的巴尔干地区和小亚细亚沿海传播天主教才发动了这次征召,但直到安格洛斯的阿莱克修斯四世求援之前,十字军的战略目标一直是非常明确的收复埃及(第三次十字军东征中理查一世曾征服埃及的沿海地区, 但这一地区在移交给安格洛斯王朝后很快再度丧失),而从筹备开始,第四次十字军东征就始终笼罩在欧洲大陆上两个政治联盟争斗的阴影中。

    让我们回顾一下1200年的欧洲局势:最西岸,在理查一世去世后, 腓力二世开始在争斗中占据上风,而布列塔尼的亚瑟始终不肯放弃对英格兰王位的宣称;伊比利亚半岛,收复失地运动如火如荼, 但此地的基督教政权还无力干涉欧洲事务;意大利, 西莱斯廷三世仍在1198年去世, 著名的英诺森三世继任教皇, 本次影响深远的十字军正是因为他想要增强教廷权威才问世;德意志,奥托四世成功继位, 但施瓦本的菲利普仍是不容小觑的反对势力;东罗马, 伊萨克二世在试图收复保加利亚地区(今默西亚)时被他的哥哥阿莱克修斯三世推翻, 这种政治上的混乱与失序是12世纪末东罗马帝国的常态;耶路撒冷, 安茹家族的外甥、来自香槟的亨利国王统治稳固, 正计划攻取西奈半岛;西西里, 未来的腓特烈二世还处在教廷的监护中,不知道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