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第一首辅: 370-380

您现在阅读的是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大明第一首辅》 370-380(第9/30页)

,乡绅宛若恶狼,百姓大都背井离乡,又或者投靠乡绅试图温饱,百姓情绪已到极点,若不处理此事,只怕民怨沸腾,有民变之恐。

    第四点则是,世代家族,类世仆人,忠心不二,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一旦主人为恶,只会成为惊天大患。

    第五点格外简短,但是最触目惊心的。

    ——政令不出中南,仁政不兴,国将难国。

    李东阳和谢迁对视一眼,突然沉默。

    “怎么了?”刘健敏锐抬头,“拿来我看看。”

    李东阳递过去后,刘健飞快扫过前四条,目光最后落在第五条,目光一凝,本就紧皱的眉心在此刻皱得越紧了。

    “如此看来,徽州的情况怕是不乐观了。”李东阳低声说道。

    “言辞越短,情况越深。”谢迁站了起来,在屋内踱步,“徽州难道已然这样了,可年年考核不是都是上吗?”

    “现在想来,便是年年都是上才有问题。”李东阳也跟着说道,“这每年大灾小灾不断,徽州却好似人间桃源。”

    他一顿,缓缓说道:“太祖起源凤阳,鸿蒙初辟,筚路蓝缕,以启山林,才打下这么大的基业,历代先皇,爱民如子,当今也勤勤恳恳,不曾松懈,可如今凤阳的隔壁却发生民不堪命的事情,财匮力尽,民不聊生……”

    他眼眶微红,神色沉重:“若非其归执意要去,此番路叟之忧何时才能被发现。”

    刘健揉了揉额头,把那份折子握在手心:“剩下一封是什么,快拿来看看。”

    谢迁连忙拿起第三份信,打开一看 立刻哭笑不得,把折子扔到李东阳身上,没好气说道:“你这个小师弟真是……”

    他想了想,气笑了:“好汉不吃眼前亏啊。”

    李东阳手忙脚乱接回来,惊慌问道:“怎么了怎么了。”

    他打开一看,突然拍腿大笑起来:“与时屈伸,柔从若蒲苇,非慑怯也;刚强猛毅,靡所不信,非骄暴也。以义变应,知当曲直故也。”

    谢迁一听,也跟着大笑起来:“左之左之,君子宜之;右之右之,君子有之。”

    刘健一看两个同僚疯了的样子,也跟着好奇接了过来,一看也跟着黑了脸,骂道:“如今都大人了,怎么还如此孩子气。”

    原来这是一本拍马屁的折子,偏又写的一本正经,大大方方,大力夸奖三位阁老为国为民之心如星辰明月,人人皆知,词藻优美,语气真挚。

    好能拍马屁的小状元!!

    “就是整日想着往外走,好好的孩子都学坏了。”刘健把第三份折子扔了,不悦说道。

    李东阳偷偷伸手把折子勾回来,镇定自若的悄悄塞到自己袖子里。

    另外两人只当没看到。

    “徽州的事情要如何和陛下汇报?”谢迁拉回众人的心绪。

    两人齐齐看向刘健。

    刘健没说话,抬眸去看满满一桌子的弹劾折子。

    “清丈土地便也算了,只是这个去除贱籍,有违太祖祖制。”谢迁自然说道,“且人人若不安分守己,世道岂不是乱了。”

    “他自己家中没有仆人?”刘健不解问道,“这不是打自己脸嘛?”

    李东阳小声说道:“不打脸 ,都是雇佣的,那个一直跟着他的乐山就是雇佣来的,每个月还发月俸呢,还有休息的日子呢。”

    刘健啧了一声,更加不悦了:“自己如何就要别人如何,什么小孩心性。”

    “这个太过大胆了。”刘健直接说道,把手中的折子来来回回翻看了几遍,“但其归折子上说的现象也颇为触目惊心,奴仆性命没有保障,动不动就挨打忍饿,几轮买卖,甚至打杀掩埋,确实有失人道,若是能改确实不错。”

    “改?如何改?”谢迁挑眉,“问刑条例可刚改好。”

    “别的不说,一户人家若是真的上千奴仆,可大明哪来这么多贱籍。”李东阳反问着,“与其清理所有的奴仆,不如把那些本就在土地上种地的人给先一步清理出来。”

    他见其他两人没有说话,继续说道:“清丈出的土地需要人手,若是再让衙门买卖十有八九回到这些富户手里,那期待税赋进一步上升,边境军饷能多一点便是妄想,总不能年年指望着琼山县那一块,楠枝那边的海贸如今也陷入僵局。”

    “万一那些富户不愿意清出来呢?士廉在浙江可迟迟没有太大的进展。”谢迁拆台说道。

    李东阳倒是自信:“江其归已经有琼山县和兰州两处经验,且你觉得士廉和其归相比,谁的性格更强势一些。”

    谢迁和刘健对视一眼。

    ——毫无异议,江芸只是长了一张瞧着好说话的脸。

    “那不若,一起去见陛下。”刘健握着两则折子,思索片刻后说道。

    三人对视一眼后,点头称是。

    —— ——

    江芸芸性格强不强势,只有遇见她的人才最清楚。

    比如衙门口现在枷着的那一群人。

    哭声都要震天了,江芸芸愣是一声不吭。

    乐山一边奋笔疾书写状纸,一边忍不住悄悄看着队伍的屁股后面又多了一个人。

    “钦差好凶啊。”他对面的老头咋舌。

    “才不是!肯定是他们过分了。”乐山想也不想就说道。

    原是一开始确实没有人赶上来办这事,百姓间也议论纷纷,对这个废奴政策讨论不止,但这世上总有胆大的。

    一开始是程家有一户人家不想再当奴仆了。

    别看他们是世代奴仆的,那也是爷爷那一辈爱赌博,又碰上天灾,这才过不下去,选择去卖身的,如今已经攒够钱想走的,奈何程家不放人,甚至还把他们打发到山中庄户上了。

    那户人家的小儿子听人议论着钦差门口贴着的告示,心口火热,就忍不住做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这可让江芸芸来了精神,直言磨墨的人来了,立马开堂审理。

    程家一开始还不愿意来人,江芸芸就火速核对了情况,然后判同意了。

    一开始就是良民,大旱活不下去了。

    ——哦,你说我都听奴仆的一番话,可程家不是自己不愿意来吗?

    现在愿意自己花钱赎身的。

    ——哦,价格都是市场价,不会很贵的。

    衙门这边也有登记在册的。

    江芸芸大手一挥,直接放良了。

    “你们打算去哪个县重新过日子啊?”她和颜悦色问道。

    “还,还能换地方?”那小儿子唯唯诺诺问道。

    “自然可以,免得有人挟私报复嘛。”江芸芸笑眯眯说着。

    那一家子对视一眼,报了一个名字。

    江芸芸又飞快写了一封信,递给他们:“直接去衙门找现在办事的主官就行,他们知道后面怎么弄。”

    那一家子一看那信件,又看着字迹还没干的户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