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五年基建,三年种田》 240-250(第6/14页)
常是小商小贩,大宗的真没见过多少。
记下这个情况,江无眠向前翻阅,又挑出几个大宗市场交易,放在一起比对,没看出规律来,交易双方也不是固定人员。
这就有意思了,大宗买卖,还是会发生冲突的大宗买卖,怎么看怎么蹊跷。
“放着大笔买卖不做,反而和人发生冲突,这是嫌银子硌手?”
拿着几道卷宗,江无眠打算将之列入范例之内,有的是标准答案,有的要根据新规改动。除了粮食以外还有香料等交易,这类变化算不得大,只是需要遵守的规定多了几条而已。
几日时间,钦差队伍便闷头扎入卷宗之中,好似天塌下来都不能让人出来。
布政使是望眼欲穿,担心钦差发现他动的手脚,怪罪下来要他担责,又担心江无眠等人直接忽视,根本不管。
“唉。”布政使转了几圈连连叹气,无法静下心去办差,只差冲入库房询问江无眠为何不来个痛快。
心腹幕僚见他如此焦急,脸色都变了,“大人,想必钦差大人自有决断。近来毫无动静,也应是另有打算,或是选择徐徐图之。”
按江无眠以往的情况,面上动静越小,事情牵连越大,事发后处决便越是冷酷。
不管是看得出看不出,总之证据是摆上了。只消做事时小心些,不叫相关商队知晓即可。
依他来看,自家大人已经尽到职责,剩下的就要看江钦差到底管不管了。
布政使急躁情绪缓和两分,终于是不再打转,端起茶盏喝了两口舒缓心情。
说的在理,接下来便看江无眠等人的动作。
不仅是他们在等,两行的人也在等。
再过几日便是商行工会例行召开的日子,本次主题就是为了江无眠新带来的消息——商业相关律义更改,岭南作为首个实行推广的地方,需立典型案例出来。
胡掌柜就是其中一员,他将酒楼交给儿子之后便加入了商会之中,此番同样出席参与。
“胡掌柜,许久不见,近来身体可好?”
“劳您记挂,无恙无恙。”
一路进来,先行和众人打过招呼,胡掌柜乐呵呵地上了三楼,这儿是会议预备房间,相关的契书朝廷律义、商行消息等物都是从这儿发出的。
一进门便是几把椅子围着圆桌摆放,十二个椅子上已做了七八人,面前摆放着相关文件,全是朝廷新出的商行律义。
打过招呼后,胡掌柜便坐在苏掌柜附近,“看得如何了?咱们这位——”
他朝钦差队伍所在的方向努努嘴,方才小声道:“想做什么?”
钦差队伍南下靠岸时,各方都听到了风声,暗地里的一切事情都蛰伏起来,势必要等新来的钦差大人走了之后再行计较。
新的商行没见识过当年的江知府手段,但看前辈所在的商行静默下来,一时之间也拿不准到底是不是陷阱,因此也跟着沉寂。
作为见识过当年大风大浪,甚至是在那几场风浪中保全自己的商队很是从容,但也拿出万般精神对待,谁让江大人每到一处就血流成河、当地势力全部推倒重来呢!
谁都想是上位的那个,但是谁敢保证自己不是被推倒的势力?
因而两行都紧急加塞一场相关会议,集百家之长拿个主意,到底如何在风浪之中保全自己,不让江大人注意到!
苏掌柜放下水晶眼镜,“嘶”了一声,小声疑惑道:“江大人好似不是冲着咱们来的,瞧瞧瞧瞧,上头写的大部分和北真腊相关。依我看,大人应是想整合互市!”
这不更加糟糕了,谁家没有在互市上做个生意的?
话声虽然小,但在座的就这么几位,小也能听见一二,顿时露出愁容来。
胡掌柜都能听到有人问钦差队伍何时离岸北上了!
不过他也好奇,这互市到底要如何整顿?能不能从中分一杯羹?
第245章 事发
分不分得好处, 还要看江无眠这方的行动,他在挑完卷宗后便去了书坊拜见师娘。有些消息不能走正规途径,还是师娘这儿得知得更加详细些。
问候过便说起南边接壤的北真腊情形, 尤其是近些年来的大宗交易是何情况, 当地是否有约定俗成的规矩等等。
接着又问过最近几年商队发展,尤其是新晋商队和扎根较深的商队之间是否发生过大冲突,结合两方消息, 挑出他想要的线索。
回到钦差下榻的地方, 他和户部中拨来的人道:“近来几年粮价出入多少?各地粮仓可有大规模进出口?”
根据他得到的消息, 若是粮价正常,那市场上的大宗买卖便有蹊跷, 指不定是谁家私底下大肆收购。
粮食有时效性,陈粮总是卖不上价, 除非荒年期间, 不然这般大宗买卖总是有亏本可能,除非是有稳定渠道。
然这些人直接拉着粮食前来互市,好似不将期间的损耗放在眼中。粮价本就降过,再损耗些,利润还能有多少?
这等赔本买卖谁要做?谁敢这么做?
除非有利可图。
商人自古以来逐利而生, 便是一点利润都有可能让人家破人亡, 大宗交易的利润足以让人忘却律法, 抛弃人性, 不得不防。
户部拨来的人摇头, 他没发现其中异常情况,粮价正常, 交易偶有模糊之处,但这是正常现象, 不必警惕。
毕竟有时候双方人员想达成交易,需要一些特别手段,这是大家默许的行为,不超出某个范围即可。
江无眠若有所思,没有再问,反而让人查看港口进出人员情况与粮食去向,务必保证大方向上不出错。
接到任务的几人两眼一黑,恨不得晕倒。港口人员进出情况?还不如杀了他们来得快!
大人啊!您知道现在岭南几个大港口情况如何吗?每日停泊拔锚泊船的人能挤到百十海里开外,密密麻麻见不到任何海水!
放眼望去,一片船帆,无一处可下小船。
查探这等地方的进出人员,简直是难如登天。
不过上面人的一句话,下面人跑断腿,就算办不成也得拿出结果来。
分散出去的钦差从港口异常情况查起,先向报童打听具体情况。
要说港口消息最为灵敏的人群,非报童、闲汉、劳工这类人,其中报童对某些生面孔最为眼熟,闲汉们则是了解各处酒楼铺子的情况,劳工则是更为了解船只问题。
既然江无眠让人打听进出口人员的异常,那报童即是首选,接着才是劳工与闲汉这帮人员。
“大人,今日两行送来请帖,请您前往酒楼一叙。”随行亲兵送来请帖,两行合着请的,故而请帖只是发了一份。
这也算是行内常有的事,请商业上的相关官员参加宴席,边吃吃喝喝边透露一些朝堂消息。
往年里江无眠上奏更改商业律法时,两行不止一次开宴席请客。见江无眠提了多年不见实行,以为其人是虚张声势,或是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