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基建,三年种田: 180-190

您现在阅读的是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五年基建,三年种田》 180-190(第3/14页)

觉了,白楚寒想了想,又拿起师弟的纸笔写了一条,听闻工部部分人学成归来,右军要采买一批火药,原先算得银子便不够了,唯望陛下多给一些罢。

    写完晾干,将两份公文收拾了,吹灭书房蜡烛,踏着积雪亮光回了房间。

    次日一早,两人带着家中仅有的几个小厮亲卫上香,告慰祖宗的同时也祭祀一下漫天神佛,保佑今年平平安安。

    往年都是师娘安排,师父在前面领头,他们两人跟着一块糊弄。如今谢砚行不在,江无眠就照着葫芦画瓢。

    白楚寒见了上面祭品,心道:还好师父师娘不在,若看到这几盘刚炸出来还冒着热气的丸子摆在上面,定然是要揪着耳朵骂一顿的。

    无他,太过敷衍。

    要说四个冷盘四个热碗四个汤盆是齐了,但仔细一看,冷盘里面是冻了一夜的菜丸子,热碗里是早起炸过的肉丸子,四个汤盆里面是啥也不加的豆面丸子。

    白楚寒:“……”敷衍得也各有特色,是师弟的做法。

    江无眠上了香,烧了一篇祭文,天色尚未亮,今日他是躲懒躲不过去了,在京官员全是要入京上大朝会的。

    没错,昨日是除夕宫宴,今儿就是元月一日的大朝会,朝上一般无事,大多是问问年过的怎么样,跟着皇帝拜一拜开国的列祖列宗,烧个祭天表文,开年从皇帝这儿领个红包讨个吉祥就是了。

    之后该干嘛干嘛,想去补觉也没人打扰。

    今年嘛……这吉祥怕是难讨。

    果不其然,在宫门未开时,就见风中一群官员在闭目养神,为首的伍陵更是小声和李阁老商议着什么,江无眠和白楚寒一前一后抵达,各自站了相应位置。

    石遥头也未偏,嘴唇上下一碰,细小声音就传到他耳朵里, “今日一早,灾民范围再度扩大,关内竟是有风雪连绵多日,不少人房屋倒塌,无家可归,亦无炭火过冬,撑着身子逃来京师,慈济院已是满员,粥棚处爆发了不止一次冲突,有人领头闹事!”

    石遥一夜未眠,昨儿打宫内出来就去了城墙上,灾民队伍确实扩大不止一倍,期间还有人趁着黑灯瞎火要抢其他人的粮米和被褥,已是被人拿下。

    几个粥棚都有人生事,石遥一看便知,里头必然有人指挥,不然如何能恰巧挑了一个时间!?

    江无眠拧眉,灾民人心惶惶,情绪未定,一点猜疑都能扩大,仅是看到城外粮米粥棚是不够的,毕竟离家千里,手中没有土地粮食,这心就落不到实处去。

    有一点风吹草动都能变成风雨欲来,再加上有心人的挑唆,的确有可能变成暴民冲城。

    这也是自古以来不让灾民入城的主要原因之一。

    江无眠不让战船开走,仍是停在运河上,也是这个道理。动乱一起,战船直接远程警告,有火炮和火药镇压,总能弹压下去,以快刀斩乱麻,极快平息乱事,免得再来一场内耗。

    现在就看有心之人到底是谁,又是出于何等目的煽动百姓生事了。

    想着,江无眠也学着石遥嘴唇微动,问了出来。

    石遥轻轻摇头,“半个时辰前刚刚抓完闹事之人,暂还没有审问结果。”

    人扔给了知府审问,他便急匆匆上朝来了。

    但想也不外乎几种情况,没粮食吃不饱于是趁机夺米粮的,心有不平趁乱生事搅弄是非的,还有前头叛乱余孽乐得制作混乱的等等,最让人提防的还不是这些,而是宣传某些非官方教派的人。

    一旦沾染上这些,怕是连人带命搭进去都不满足。

    心下猜测如此,他却并未出口,事情未定,还是等下朝后去问问刑部审问情况罢。

    石遥心中沉甸甸地,城外不安宁,城内其实也不安生。

    昨夜从慈济院中抬出几具尸体,正是部分灾民。天太冷底子薄,一旦到了好地方,有了喘息之地,心神乍泄,到底是没能熬过去。

    尸体照着江无眠所说,已是让人焚了,眼下还能看到城外的烟火气,说明近来几日都有尸体出城,从未停过。

    除去慈济院的这些人,还有正常熬不过去的普通人,也一同扔到城外焚烧,生怕出现疫病。

    未出正月已然有了此等折损,再过十几日才刚到天气还暖时,不知那时能留下几成人的性命。

    另一侍郎宽慰道:“往年若遇上这等天气,受灾情况更严重。近来多亏了蜂窝煤、火炉、火炕等物,起码幼童夭折的不算多,老人家走的也少。”

    这等程度雪灾,往年少说死个三成,今年就偷着乐吧,起码人口亏损不多。

    地里有肥料肥地,明年开春时,就算气温太低,耽误几日农时,也能供得起生长所需。

    总而言之,过了最冷时候,坚持下去就有活下去的希望。

    说起这个,侍郎问江无眠,“江侍郎在岭南过的时日多,便是有一问不解,望江侍郎指点一二。不知今岁这般大雪,岭南双季稻可有影响?”

    若是无影响,那岭南粮商岂不是要赚翻了?

    最为重要的是,降温不影响稻谷产量,那大周就不必担忧今年粮食粮种调度和明年春耕!

    第183章 朝会

    这一问声音不小, 隔壁户部的人朝他看来。雪灾当前,最为忧心的是粮食,岭南是少有的冬季种越冬稻米的地方, 听闻地中还有稻花鱼, 这等天气,地里的鱼能否越过冬去?

    在场少有在岭南任职多年的,江无眠是其中之一, 还是他一手将岭南之地发扬光大, 有了今日的光景。

    江无眠估摸着当前的温度, 摇摇头:“岭南历来有放稻草保暖,去年大雪, 想来稻草保暖效果有限,收成恐是不好。”

    这会儿地里正在养紫云英, 属于绿肥一种, 今年肥料效果跟不上,夏季稻收获时怕是会减产。

    江无眠此刻也不敢说死,具体数据待到岭南上报夏季稻产量时便分明了。

    众人收回目光,听江无眠的言下之意,收成不至于颗粒无收, 但是能保住部分。

    至于江南道, 户部早有人估算过情况, 若是直到春播时, 天气仍不见回暖多少, 今年怕是要整体减粮。

    好在往年收成不错,囤粮充足, 官府处还有足够粮种,足以让人渡过早期困难时候。

    江无眠看了看天色, 心下并不是太为粮食担忧,雪灾过后最容易的发生的水灾。

    过些日子一回暖,积雪融化,水位大涨,河堤处要加紧巡防才是。

    岭南他倒是不太担忧,近来几年经济条件一好,各处水系的河堤都按时检修过,每年还定时掏河沙,虽然辛苦了些,但是官府管饭还给工钱,倒也是农闲时刻赚钱的路子。

    问题在于江南道和关内道。前者水系发达,年年水灾爆发,年年修河堤,也不见修出个样子来。后者是怕黄河改道,再加上积雪融化,少不得一场大灾。

    稍后必得让人采买够草药才是,不仅是为预防大雪后的风寒,也是为水灾后的疫病。

    江无眠思考片刻,就听见宫门大开的声音,前面人流开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