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基建,三年种田: 180-190

您现在阅读的是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五年基建,三年种田》 180-190(第12/14页)

上,两方都没准备好,且要有的谈。

    于是乎,北真腊使者团便在驿馆住下,等之后来人交接任务,期间还要担负起打探大周情报的重担。

    而大周有何情报呢?

    自然是迫在眉睫的春耕!

    第189章 盘算

    耕种一事, 历来是重中之重,自岭南的耕种农具和肥田之法传开,北地春礼已是用上了最新的农具。

    今年融雪时分比往年晚些时日, 地里太冷, 种子下地时分也晚几日。

    此等大事当前,北真腊之事暂且搁置——

    谈判人员还在路上,事情急不来。

    江无眠等人趁此时机修整兵器盔甲, 庞侍郎带人亲至军械库, 里面有工部最新送来的东西。

    庞侍郎呼出一口白气, 同江无眠一块对了腰牌才进去,他介绍道:“军械库看守严格, 谨防小人蒙混了去,需三核三对。”

    说完又核对过来人身份、尚书手喻、此行目的, 又对过两次腰牌, 才到库中。

    陪同的小吏引领两人进去,这一库是刀枪剑戟单人武器,后院里放着的才是攻城用的云梯、投石车等物。

    庞侍郎引人去看最新送来的轰天雷与地雷,两者待遇好似米粮,小吏进出时小心无比, 生怕自己身上带了潮气, 以至轰天雷入了水汽不能使用。

    “此物是工部回来之人做的。”说到这里, 庞侍郎只觉有意思。

    工部派遣的这群人背后有诸多世家大族推动, 当年前往岭南时踌躇满志, 势必要将技术学了来给背后家族添砖加瓦,奈何一去不复返啊!

    江无眠硬生生把人留在岭南学习如何打下手、打造农具、控制火候、辨认原矿、练习锤炼等等。

    基础打牢了, 才能去干活,这还有考核一说, 不合格的还要打回去重新学!

    比之工部还要繁琐严苛,简直不像是一个岭南道折腾出的东西。

    还有人妄图拿建元帝的建议压人,奈何江无眠完全不接招,还让人亲眼目睹不好好打基础的下场。

    自古以来炸炉的道士不少,远的不提,就林师爷那一手炼丹技术呈出来,谁都不得不服。

    总之,敲打过后,这群人是老实多了。今朝工部急需人才,江无眠在岭南的部分班底也随之北上,如今一道入了工部。

    甚至于还有人求到林师爷头上的,不过他乃江无眠门下宾客,如何都绕不过江无眠去,后者问过林师爷意思,知他无意做那工部人,便是暂先回绝了,只道人在闭关参悟道法。

    工部得此消息,也没再上门打扰,建元帝留了几个人在工部选人教导,其余人等皆是送到边关去干活,有专门的人护送监管。

    有这些人在,工部这些人紧是和一家人团聚半日多,就不得不踏上北上或西行的路途。

    而自岭南来的这些人,则是每日被人追着问东问西,不耐烦了就直接在工部宣布闭关,挑选了部分学徒就一头扎入研发院内不出门了。

    曾插手其中的这些世家大族傻眼,消息还没纂到手里怎么人就走了!?

    鉴于皇帝有在这些人身侧安排名为保护实则监视的护卫,背后之人也不好联络,不得不吃下这一闷亏。

    如今兵部的轰天雷等物就是研发院的人送来的,东西不多,随取随用。这点轰天雷都不够京师大营、禁中军两方抢的,锦衣卫还掺了一脚,堂而皇之向皇帝申请要一部分防身,东西皆有记录,谨防让人钻了空子。

    听闻现在锦衣卫已不仅仅看中东西了,连人都不打算放过,正摩拳擦掌要抢人。

    江无眠如今是兵部侍郎,管不得工部事,因而听过一笑了之,不对工部尚书的安排置喙一词。

    但他对着这里损坏的甲胄、投石机等物倒是好奇,兵部年年检修,这儿怎生还有未修补的?

    庞侍郎叹口气:“修补兵器一向有定例,需录有姓氏的工匠才能做工,工部匠人原本也可,然都去学了轰天雷,热衷拆解岭南之物,日日忙于此,也就堆积了一些。”

    他目光落在甲胄上,眼中满是怀念:“也有部分破损太过,修补要的技艺太高,耗费精铁也不少,不若从头铸造。经年累月下来,堆积了几个库房。”

    也就是在京中兵部的地盘上好些,放在府县里,这些东西一早被人拉出去熔炼了。

    江无眠当年赴任时更是得了一库房的废铜烂铁,着实让人恼怒。

    清点了东西,照例分发下去,江无眠思来想去念着堆放在库房里的损毁之物,待到次日兵部再行内部商议时,他便提议道:“工部总有人要练手,何不拿这些熔炼了去积攒经验?”

    象征性收几个钱就行,也算为兵部找一条创收之路。

    至于损毁的投石车重弩一类,可以拆解成教具,教导学徒等人,不枉费了它最后价值。

    若是能修好,那不更好!

    也是个方法,此事交给江无眠去办,他提出来的安排给他人岂不是抢了功劳?

    今日石遥找众人是为私下选人,护送使者前往北真腊的护卫队!

    石遥眼神不自觉落在江无眠身上,恍惚一瞬又收回。

    当日几位阁老的态度已是表明置驻外使者一事和江无眠脱不了干系,尽管建元帝将此事揽在自己身上给江无眠挡了部分仇恨,然事情瞒得了一时,哪儿能瞒住一世?

    随北真腊谈判团队入京,遣送驻外使者一事已是定下,目前谈判进入到五城是否全部成为互市所在,还是定位北真腊的市集,再于大周内置商市以及军市。

    总之是有的掰扯,听闻鸿胪寺、礼部、户部三方内部撕扯了一番,最后是说要告老还乡的李阁老出面带领一干人等上桌谈判,再有一日应能听到相关细则。

    使者人选尚在琢磨,可护卫队不能少了,按照律法应是十人一队,遣五队人马,念及北真腊天高地远,所以特许人数翻倍。

    那地方苦是苦,许是有人水土不服,或者死于当地疫病毒虫之类,可此地有三四季的稻米,数不尽的香料蔬果,大周难得一见。

    且将要置市,有两地商队往来,日后必然能起来。

    考虑到向北就是岭南道,曾经江无眠治理的地方,当地设有卫所和水师,也不能称得上远。

    因此这次选人,背后有人掂量着要闯一闯,有人则是吃不了这等苦楚要避一避,但具体情况还是要看兵部挑选。

    江无眠主要任务是阐明当地情况,让众人依此思量人选。

    听闻过岭南毒虫瘴气威力的,一听江无眠提到北真腊的气候比之更甚,当即面色有异。

    原生想着让家中子侄奔波一场,回来赚个功勋,提一提品级,然此地太过险峻,实在不适合。

    南下还不如北上或西行,起码这两个地方熟悉,上阵杀敌大小能混个军功回来,还不必遭受南方那等折磨。

    江无眠倒是不介意多说一些,“再向南行,气候湿热,适合甜柘生长,榨汁做糖运来大周,不失为一条好商路,便是为此,互市必少不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