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基建,三年种田: 180-190

您现在阅读的是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五年基建,三年种田》 180-190(第10/14页)

暇顾及西南形势的原因。

    关于当地建设这回事,这不是更好说,依照江无眠当年建设岭南码头的方法进行就得了,甚至还能炒作一下房地产赚回部分成本。

    依旧是先做规划,将要准备上的官府衙门一类搭建好,再将附近的地块划分成不同大小的商铺,一年租金多少,能享受什么服务都列清楚,不愁商队在那儿驻扎。

    崖山商队现在虽是海商为主,可当地还有不少商队做的陆地买卖,尤其是有门路的粮商,倒买倒卖粮食赚的不必其他商队少。

    若是此事真成了,江无眠已经想好回头定要买上一个商铺经营。

    他还期待能在那集市附近找到橡胶,按照当地位置来讲,当地应有此物,然崖山商队经商多年,就没见过这东西,相关材质都没听说过,也是蹊跷。

    大朝会开了整个上午,众人你一言我一语地讨论,最终还没定好章程。一看时间,得了,今日到此为止,先行用饭吧。

    宫内有专门供人用饭食的地方,首辅、几位尚书以及五军都督等人皆能在东西两阁处用饭,其余人就是各处廊下用饭,江无眠本该随庞侍郎一道去廊下吃饭,临走时却被伍陵一招手,喊去阁内问话。

    不少人目睹此事,心下慨叹,江侍郎年纪轻轻入了建元帝的眼睛,如今又得阁老另眼相待,前途无量啊。

    再看自己,年纪胡子一大把了还是个员外郎,若非是赶上了朝会未停,连留廊下用饭的资格都没有!

    伍陵招进来江无眠,其余几个尚书也不约而同找来了相关之人,显然是要趁着用饭时私下好好谈论通气一番。

    第一个叫的是江无眠,显然是知道背后给建元帝出主意的是他。

    一进去,食案已然摆上了,江无眠脚步未停,径自去了兵部侍郎身后的位置,其余尚书唤来的人随之入内,待迎了诸位大人,阁内便散开饭菜香味,伍陵只道一句“暂先用饭,事留后再议。”

    饭毕,伍陵没就驿馆一事问他,反而问起岭南码头当年是如何找来商队有了现下繁荣情况的。

    “……本身地理位置重要,可谓是我大周南部国门所在,对外是海上诸多国家,是众多商队补给所在。内部而言,本身有发展价值,香料、米粮、甜柘、蔬果等物,皆有所供,唯独交通运输有难,故而下官当年上任后,首要关键是修筑路途,后才有岭南发展。”

    余尚书曾研究过江无眠是如何振兴岭南的,一路走来,他因地制宜,利用岭南当地事物发展,主意颇多,又舍得投钱,自然是能起来。

    对比江南道,岭南道还在蓬勃发展期间,而江南则是稳定被皇商为首的势力分割,有什么东西全用来中饱私囊,无法反哺江南,自然发展成当前模样。

    眼下这等方式用到北真腊,不由让人心中泛起嘀咕,岭南都能起来,北真腊这等小国何尝不能成为下一个岭南道?

    江无眠摇头,正色道:“绝无可能。北真腊与岭南相似,皆是盛产粮食香料蔬果,看似路修好后就能发展起来,实则不然。本身地理位置决定当地运输成本。诸位大人请看岭南,此地因是临海,海上运输起来后才带动整个岭南道蓬勃发展,而北真腊地处内陆,无海路可走。再看陆路,北临大周,南是南真腊,左右邻居虎视眈眈,何等艰难,若是不想被人挟持,依附大周发展才是上上之计。”

    何况北真腊那地方的地势不好修路,多山路林地,车马不好通行,所以商队养大象运输,方便往来。可大象吃喝比马还多,成本岂不是高多了!

    对比而言,岭南的船修修补补能用十年之久的,目前还有意和东海诸多卫所联合开船坞建船,未来船只价格难保不会降下来。算下来,船只比大象还合算些。

    总之,当地没有岭南的先天优势,北真腊的发展实则有限。

    江无眠又思忖两息,道:“听闻西南半岛上出产铁木,当地林木颇多,价格称不上昂贵,即便是加钱运来岭南,也比本地铁木便宜一二成。未来大周水师必然少不得铁木制成的船只,能省一二成银钱,积少成多,也是好事。”

    大周有环保相关律法,规定多少年以上的树木才能砍伐,未来木船一多,需要的木材跟不上啊,还是得考虑进口。

    这话倒是让余尚书连连点头,铁木本身就贵,海商盛行之后,船只生意兴隆,铁木身价更是水涨船高,简直是一木难求。

    奈何水师少不得战船,这钱是一定要出的。每到各地官办船坞上报工部,工部报给户部预算时,余尚书这儿都要狠狠拨算盘核对。

    江无眠一说其中差别,众人心中便是有数了,能发展但是发展有限,不必担心养大一匹白眼狼,一切都在掌握之中,现在只差给北真腊使者回复即可。

    午后大朝会又进行了一系列的争论,次日一早朝会就宣北真腊使者觐见!

    第188章 春耕

    北真腊使者团在京停留数日, 除却年关宫宴和正月十五的花灯时露过两面,一盖不曾外出。

    驿馆乐得对方不动作,还能少两个监视奔走的人。

    关起门来, 使者团焦急无比, 同团之中有人想在京中走走门路,奈何北真腊和大周京中相距甚远,无从谈起交情, 只有江无眠还算熟悉。

    大周陆上商队南下时, 会与旧真腊换取象牙香料粮米等物, 数十年来,商队面容一换再换, 后方才定下来固定来往商队。

    商队之中有旧真腊稀罕之物,精致布匹、精美陶瓷、别出心裁食物酱料与饮子, 甚得旧真腊宫内青睐。

    借此也知晓了此事与新来的江大人有关, 设有瓷窑,当地又有诸多不传的食谱,只要用本地不值钱的一些货物就能换回部分,这等地方简直是遍地金银,实在让人惦念不已。

    及至真腊分裂, 两方想称正统, 北真腊心情尤为焦急, 他虽然是被前日真腊之主定下的继承人, 可传位诏书正在南真腊手中。

    是真是假, 找来几位朝臣鉴定笔记即可。奈何南真腊放言道:“担忧北真腊之主出尔反尔,撕毁诏书, 故仅让几人简短观赏过后收入怀中。”

    北真腊不好用强,南北双方交战, 只会让附近小国得了便宜,因而只好找上大周哭诉,妄图让人出兵南真腊,拿下另外部分国土。

    若能有旧日真腊强盛时的土地,边关送给大周的几座城池就是值得的。

    奈何大周皇帝一直未有时间见他等使者,上次见面说的还是给他国使者送行,但是有关北真腊一事,就是不给准信。

    那晚宫宴问及江大人,也是想借此攀上交情,当然,如果能只和北真腊合作,抛却南真腊就更好了。

    然过了年也没动静,听闻大周最为重视除夕元日与上元三日,便按耐性子等了,时至今日,总算是过了日子,但是,仍旧未得准信!

    随行副使已是按耐不住,就要问起使者:“周人狡诈,一拖再拖,莫不是戏耍我等!”

    使者瞪圆一双虎目呵斥道:“慎言!”

    大周的地盘上,上下左右都是周人,如此大声背后戳人脊梁,找死不成!

    何况,没消息也是消息,起码不是拒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