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基建,三年种田: 170-180

您现在阅读的是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五年基建,三年种田》 170-180(第8/14页)

理。随之主动反叛的则是按照情况处置,被胁迫的则是流放距离不等。

    譬如王家,这家同是反叛,还是给叛军提供粮草辎重,决然没有轻饶的情况, 江无眠只能尽量争取给幼童婴儿优待, 不至于在流放路上死去。

    李阁老对此没有意见, 伍陵次辅没对这两家说什么, 按律法来讲, 他已是得到了想要的结果,至于他的诉求嘛, 自然是落在其他位子上。

    “陛下,臣等并无异议, 只是此番叛乱,得见朝中诸多人心,多名臣子下狱,这些人该是如何处置?于地方上,又是如何处理?”

    韩昭鸿首恶下狱,可他还有几个学生徒弟把持着关键职位,这要不把人弄下去换做自己的心腹,伍陵是寝食难安!

    再加上这人牵扯到的故旧商队,全要核查一遍,能查出来的又要依凭什么定罪,查不出来的是要疏远还是架空,总之都要拿个章程出来。

    总不可能都按犯上作乱处置,那可全是株连九族的重罪,起码要牵扯到上万人,堪比一场战争损失!

    几人也是提了一口气,建元帝本性上不嗜杀,然这次事情太大,他便是从重处理也占几分道理,但到那时,史书如何定论便不得而知了。

    江无眠更是目光灼灼盯着建元帝,他可不想当一回助纣为虐的帮凶。

    建元帝深吸一口气,他口吻严肃,话中尚带两分怒意,“诸位爱卿所言,朕心有度量,诸位也不必如临大敌,此事当以具体事情来论处。”

    未等诸多臣子松一口气,他又道:“但若是搜查出证据,有人主动投身叛军,妄图颠倒乾坤,谋逆篡位,朕当以犯上作乱判处!”

    在建元帝看来,无论是和韩昭鸿组织叛乱者还是在此后主动投身的,皆是有不臣之心,他肯开恩饶恕幼童婴儿已是皇恩浩荡,再想要从轻发落,怕不是看他修身养性多年想得寸进尺试探底线了?!

    因此,他这番话说在前面,谁也别想再度为人求情。

    前有江无眠要按律法惩处,后有白楚寒要放过投降之人,若是再饶恕几人的重罪,他这皇帝当得有何天子威严?!

    众人隐晦地交换一个眼神,能得建元帝此番承诺已是极好,之后如何在腾出的位子上安插自己人就看各人本事了。

    说来,在此次建元帝所召来的人中,只有江无眠所代表的势力可以说是无。他一无故旧,二无门生,最多是有个师门,但师门里也没听说有下一代学生,这个可以说是最无竞争力的对手!

    然这位最没有竞争力的对手向建元帝求了一个恩准:“此番动荡已是大致落幕,然我大周各地仍有人心浮动,究其根本是皇令未下村镇,不若将此令刊登《月半华论》上,让天下人聆听陛下教诲。”

    建元帝这下来了精神,江无眠说的不是叛乱过程,而是就此事的后果下场来评说,正是展现他天子威严与爱民之心时刻,于是问道:“江爱卿有何想法?”

    众人刚想和建元帝告退,回头琢磨一番自己手下有何能臣干将用上一二,谁知江无眠竟是提了一个闻所未闻的方式,想走的心按下,与建元帝一道看向江无眠。

    《月半华论》半月一报,言之有物,还能看到江无眠经营岭南一道的手段,也能让人看到岭南的发展情况,同时还让人看到报刊后隐藏的天大力量。

    别的不说,单是商队在上面发个广告即可吸引人竞相购买,甚至连其他国家都问起商队情况,有的地方甚至认准了部分商队货物,这一物件的能力足以让人心生警惕,然此物不是能复制的。

    最为关键的是江无眠手中的活字印刷,虽然此物他没有瞒着,众人也确实拿来尝试过,速度的确比有之前快多了,但想实现半月印刷一次报纸,还欠缺一物——大型印刷机械。

    此物不是轻易得手的,想从江无眠手中买的一时半刻也拿不出那么多钱。

    事情就此陷入僵局,以至于报纸市场上还是江无眠一家独大。

    江无眠斟酌道:“此事是天家事,更是大周事。自叛乱始,多有流言甚嚣尘上,百姓不闻其中内情,恐是有所误会,不如趁此时机清除谣言,也让人多多了解一番大周律法,望其之后行事有法可言。”

    当然,此事也能正面宣扬一番大周的军事力量,让附近某两个虎视眈眈的家伙谨慎行事。

    轰天雷的存在不能说,最新的战船还是能说的,自南康府驰援京中,若不是最新式的船只,还真不能这么快赶来。

    此外,这番刊登,一半盈利可投入受损城池修建。

    建元帝听罢最后一个条件,当即拍板决定,此事可以刊登,但是文章要经过在场几人审阅。

    江无眠更是大胆,给在场之人许下丰厚的润笔费,还说要以几人的字迹刻画活字,作为本次的报刊文字。

    这下,除了建元帝外,其余人心下盘算起来,到底要如何写才能满足刊登要求,写好了可是青史留名!

    时间一晃便是半月之后,白楚寒等人早早押送罪魁祸首入城,报纸也在前段时间发行,报上从几个角度写了此事的前因后果。这场来得快去得也快的叛乱之事本是云里雾里,照报纸上一说,百姓好似各个化身当事人,传的是头头是道。

    随着报纸在京师、松江府、南康府等地发行,越来越多的百姓加入讨论,民间尚且是如此,更别说一早等着京师事情落幕的地方官员。

    有的是感受到风雨欲来,有的是暗暗下注妄图赚从龙之功,有的则是求个自保,目的不同,看到消息的一瞬间反应也是不同。

    松江府处,薛文、谢霄与张侍郎一道,心满意足看完手中报纸,张侍郎对两人抱拳道:“京中已是安然无恙,我等也应带上罪证,上京禀告陛下。”

    王家在江南作威作福,欺压百姓、豢养水贼、操控盐价、勾结外人等等足以判处极刑,若是有必要,此人应与韩昭鸿一个下场,合该株连九族!

    此番南下,他原以为仅是查清王家即可,谁知一连串的意外,耽误至此,期间不仅查了王家,还把江南本地世家大族、豪强士绅、官府要员得罪了一遍,罪证装了满船,只待上京后让建元帝定罪即可。

    待到事情从头到尾捋清楚了,已是过了腊八。

    主要还是定罪,从王家查出的证据和从韩昭鸿一处得来的证据有的对不上,大理寺、刑部、兵部、锦衣卫等人日以继夜核对,从中挑出真假来,还得互相印证,期间疑似牵扯到某些人,再行派人核实、查找证据。

    因时间过的久了,部分证据已是烟消云散,只能从蛛丝马迹中窥探一星半点。

    江无眠等人一合计,这都要年底了,还是先大致交上一个结果,未曾查明的疑点稍后再寻证据核对,先将韩昭鸿等人处置了。大过年的,附近小国要来京中,他们得赶快忙活起来这些事情才行。

    这一汇报,又是几日。但事情告一段落,总算是不用拖过年去,从上到下都是松了一口气。

    同时对江无眠杀人不眨眼的印象又是加深几分,单是他一人查出的证据足以让朝中几个派系都与之为敌!

    这人是一星半点的疑点都不放过,还从不听人攀扯交情,实在是油盐不进,软硬不吃。

    要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