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基建,三年种田: 170-180

您现在阅读的是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五年基建,三年种田》 170-180(第1/14页)

    第171章 朝上

    殿内商议一番明日细节, 众人就此散开。

    江无眠在一锦衣卫的带领下再度从角门处离开,码头船只上,林师爷见他回来, 忙迎上前。

    “大人, 再行歇息一个时辰该上早朝了。”这么晚了,只有一点时间休息,明日里的早朝定然是腥风血雨, 不知明日能否撑住?

    林师爷有些忧心。

    江无眠点齐了人, 吩咐下去, “今夜至明后两日,一切小心, 全都警醒着点。着人看好火药,不得有误, 战船每日检查淡水, 若非是熟人皆不可信。”

    熟人不是完全可信,船上最好是自行打水,江无眠把此事交给后勤监管,林师爷督导,参军主要负责监察追击敌人。

    次日早朝, 江无眠听着传唱声步入金銮殿, 大朝会上人人皆是喜色, 也有人面带忧色, 然众人眼神皆是看向上首。

    众人等待期间, 又有锦衣卫、御前带刀侍卫、禁中军分别入殿,氛围顿时肃杀起来, 好似严冬提前降临。

    皇帝回归的消息一早传到众人耳中,不论是谁都在等待建元帝露面, 多日不见到底是身体不好还是另有情况,或者是以身为饵钓韩昭鸿出面。

    总之,众人心焦地等待建元帝上朝。

    同样安排好的顾念瑾焦急难耐,建元帝没能死在其他地方,反而让人安然无恙回到京师,的确出乎意料。

    原本计划在他消失期间拉拢京中诸多将士,说服对方跟随韩昭鸿的步伐,另立新君,本人也能有个从龙之功。

    可惜,计划失败,不得不走第二条路。以手中这些兵力,足以探入宫中行刺,当着众位朝臣的面劫杀建元帝和太子,再用朝臣的家人性命威胁这群人站队,这样一来,朝中就彻底把握在他们手中。

    白楚寒被引到定陶,还有两府县等他去攻占,一时半刻根本赶不回京师,就算带人飞奔回来又能怎样?

    届时自己已带人攻占京师,白楚寒才是真正的叛军!

    到那时,他顾家何必再镇守边疆,以满门鲜血尸体向建元帝彰显忠诚?只要手握大军,成为异姓王不过是韩昭鸿一道圣旨之事!

    韩昭鸿若出尔反尔,不认他们之间的合约,那也别怪他心狠手辣,直接杀了韩昭鸿谋取皇位!

    不急不急,现在还是要等拿下金銮殿,传出天子驾崩与太子哀毁过度的消息,大势就能定下一半!

    金銮殿上,吏部尚书汤兴彦眼角余光正能看到锦衣卫腰间佩刀,心中一紧,当日合作并未说到细节之处,只是等人出面时指认上首之人不是建元帝,或者身份存疑,不然就以虎符为凭证明身份。

    眼神飘忽一瞬,汤兴彦惴惴不安,然当建元帝出现时,他仅是顿了顿,便下定决心。

    ——事已至此,他已无退路可言,要么辅佐韩昭鸿登临帝位,青史留名。要么一败涂地,遗臭万年。

    是何选择,一目了然。

    群臣叩首拜过建元帝,齐总管尖锐嗓音响起,“列卿入座!”

    众人这才缓缓起身,各自坐在平日位子上,神色肃穆地看着御前的一亩三分地。

    关键时刻,金銮殿上万籁俱寂,手中虽有折子要递,然现在这等情形,谁也不敢冒头。

    昨日商议的几人也仿佛是刚刚见到完好无损的建元帝,眼中老泪纵横,江无眠就在兵部尚书身后,五大三粗的汉子红着眼眶,然仔细一闻,还有淡淡姜味。

    江无眠:“……”

    大周佩戴香囊的习俗是装上驱蚊或是宁神的药物,而不是塞一把姜片,还要特意榨出姜汁来。

    不过很快,兵部尚书给了江无眠一个眼神,示意他有话快讲,等下打起来就没人注意这等小事了。

    江无眠接到暗示,按昨日商议的顺序,先行出列,恭敬地起身对着建元帝行礼道:“陛下,臣有本奏。”

    建元帝一见到江无眠便想到账簿,不过今日所言之事,倒不是伸手要钱的,反而是揪出蠹虫抄家给钱的。

    他微微颔首,“江爱卿尽数道来。”

    “臣所言并非眼下之事,但也相关,甚至叛军粮草辎重半数从此出。追本溯源,此事正与臣之前探查的土地买卖一事相关。”

    说的是旧事,然事有关联,更是和叛军有所牵连,还是至关重要的粮草,这等大事,众人自然是支棱耳朵朝他靠来。

    更有甚者,心中直泛嘀咕,难怪建元帝甫一回来,江无眠立刻暂代兵部侍郎一职,这事儿还真是人家的功劳!

    谢砚行这徒弟,着实能干。

    江无眠将他在岭南查探到的事情一一道来,从土地买卖到生出二心逃离的水贼,从王家养虎为患到一网打尽,从海寇水匪王家三家互相算计到全部沦为阶下囚,桩桩件件线索明了,罪状更是一目了然。

    最后,江无眠将最为关键的几本账簿与来往信件呈上,“部分证据在此,完整人证物证皆在船上,臣下首无人可用,无法押送前来。陛下可遣人去码头船上,带来御前对证,另有钦差大人在江南收尾,应是能找出更多铁证。”

    因着韩昭鸿叛乱,建元帝中途失踪,这调查案有点虎头蛇尾的意思。然江南有薛文坐镇,能调动当地卫所配合行动,更有师兄谢霄暗中帮衬,想来事情已有了结果。

    现在只差时局平定,押送王家家产入京,填充一番国库了。

    先命人去码头处接人拿证据,又让齐总管先将江无眠手中证据呈上。

    建元帝仅是翻了两页便放在一旁。

    在算账一事上,他很是信重江无眠,这人是连半个铜板都要掰扯清楚恨不得写上一番文章告诉他如何平账的,想来这本账簿已被他分析得清清楚楚,每一笔账都能找出来龙去脉。

    果真,翻过账簿就是江无眠的分析,两相对照之下,王家所作所为近乎透明。

    建元帝目光在文武百官身上逡巡,伍陵明显看到他嘴角一压,面上露出明显的不渝,更多的还是愤怒。

    手上一反扣,书落在御案上,无声但有无形压力随之而来,这次轮到金銮殿上百官惴惴不安。

    各人知晓自家事,谁拿了多少,拿的谁的孝敬,给谁以什么名义行了方便,大致都是有数的。

    王家这等体量的皇商,更是和朝臣关系亲近,何况王家还领着江南织造的职位,这样一来,大家互相走动走动岂不是简单之事?

    “汤兴彦,吏部尚书,好一个吏部尚书。王家为使门下子弟与家中儿郎领织造职务,不惜送了两艘船的东西!真腊的织物与香料,天竺的象牙与一船象奴。”

    建元帝每说一字,殿内越是安静,待他言毕,汤兴彦豁然抬头出列辩解,“陛下,请听臣一言!臣当真不清楚这两艘船如何而来,至今臣家中商队往返突厥与大周之间,望陛下明鉴!”

    “陛下,臣之忠心可昭日月,此乃污蔑之言!”汤兴彦高声反驳,颇为高傲地表示,“职务安排也是子虚乌有,空穴来风之事!若是人人皆可如此行事,我大周为何科举取士,选栋梁之材,若按照此证据所言,莫非地方半数布政司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