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基建,三年种田: 140-150

您现在阅读的是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五年基建,三年种田》 140-150(第4/15页)

无眠见面。

    作为常年与江无眠合作的商队, 胡征不免感到万分庆幸。

    自己家的商队有几斤几两是清楚的, 能铺陈到什么程度也是心中有数,但是与江无眠合作以来, 过手的银子好似流水,大笔大笔的进出, 半年几万两银子都是小事了!

    有了固定的买卖,又预备着和伍次辅家幼子开拓煤炭的新战场,也是因此,他们胡家也能在户部更进一步,而胡征本人也能在京中置办产业,给妻儿留下后路,无论如何,他是不亏的。

    回首再看江无眠,蒙皇上青眼,年纪轻轻已是三司副使,属实是能臣干将。

    以他整治民生、纵横商业的手段来讲,这等升迁速度还是建元帝压了一压,不然直接入主京中六部,轮值下来便能再度外放熬一熬资历,坐等升任内阁便是。

    南下以前,他与家中长辈商谈过,此行与江无眠商谈在京的蜂窝煤、火炕生意,必要时刻,可以稍退让一二,务必要加深两方合作的感情。

    故而今日一早,确定了时间,他便带着诚意前来赴宴。

    宴席过半时,正式提起这两门生意,胡征也没用身份说事,只道出他的安排来,“江大人曾言,以工程队的方式,更好走进百姓家中。林师爷在京时,也是如此作为,如今京中已然掀起追求火炕的风气,有钱置产的人家也热衷于煤球、火炉、火炕三件一起购置。”

    胡征遥遥向他敬了一杯,“然林师爷在京组建的工程队排期已是排到月末,便是家父也惋惜,恨不能早一日用上火炕,过个热气腾腾的新年。”

    江无眠并不意外,在末日时,火炕仍旧起了很大作用,经受过时间考验的成熟物件,在当前情况下出现,必然会被人看到优势,进而被人追捧。

    这等技术,说实在话,要说技巧,没有很高的技巧,只要是上过几个月工的熟手就能熟练盘下来一个双人火炕,但培训一个火炕师傅却不是容易的事。

    作为工头,火炕师傅必须懂灶台、灶台到集烟洞这个通道开口大小、烟道走向、回风槽的设置、一旦出现问题要快速排查到具体原因等诸多技巧,还要灵活应用在实际当中,根据房间走向、厨房位置构建相应的火炕。

    另外是火墙和地龙,这更是两个需要技术的东西,现今江无眠还没教人如何去做——他忙起来便忘了还有这事儿,性价比最高的火炕已经学会了,这两者也只有高门大户有钱人家才会铺设,考虑到普遍性,这两门技术并不着急。

    林师爷能在短时间内拉起来一支工程队,已是极快的处理速度,要是再快,那只能问问本地师傅有没有想去的。

    但是本地用火炕的人少,一般都是家中有幼年孩童的,为保证人能顺顺利利活下来,才会请师傅过去盘个火炕。

    而且本地人乐不乐意北上还是一回事。

    江无眠把其中难点说了一通,重点是需要时间培训,但人不够,暂时只能拉起一支队伍来,毕竟工头实在是少之又少,为了安全又不能瞎盘。

    胡征像是早有准备,他仅是犹豫几息便说出打算来,“不知火炕师傅是否有意收个学徒?我知这事儿难以启齿,家传手艺都是代代相传的,不让人吃亏,认个师父,日后摔盆打幡抱罐的,他全做了。”

    既然人少,那收几个入门徒弟便是。过去学家传手艺,必然是要当半子,给人养老送终的。

    胡征原想问火炕师傅开不开学堂,如同教头一样,给钱便能修习一番拳脚功夫,行走在外也能安全些。

    火炕师傅这儿也差不多,都是吃饭的手艺,若是交钱能学,必然有人不吝啬这点东西。

    高门大户里不缺这个钱,也不缺这个人,能用钱办事是最好。

    只是这般说来未免有垂涎人家传手艺的嫌疑……

    不料,江无眠却摇摇头道:“不必如此,日后来交钱上课即可。近来林师爷忙于煤球打造的生意,腾不出时间来安排此事,等到第一期排单忙完,明年夏日里应能提上日程。”

    胡征心下大喜,原生如此,他欣喜道:“江大人何必客气!若是江大人放心,便将寻访教学地方一事交予在下,保证安排妥当,只管让师傅来上课便是!”

    为早日拿下这么手艺,胡征承诺只要师傅到场,什么月俸、六礼束脩一应俱全,甚至还能给师傅安排单独小院住处,小厮厨娘一类自然也配置上,只管舒舒服服地教导学生便是。

    江无眠:“……”

    听起来好似要去卖学徒名额,一个便能卖出成百上千银子,还能垄断生意,一家独大。

    其他的技术倒是能这么干,但火炕,它就是为百姓提高过冬生存可能性的东西,高价不太可能。

    火墙与地龙倒是能行,今年开始培训,明年冬日就能去高门大户那儿赚钱去了。

    江无眠便与胡征初步商议了一下此事,达成意向,但具体操作,还是让人与林师爷详谈。

    毕竟他现在不清楚京中的详细情况,万一被人误导信息,“火炕走进百姓家”的计划就悬了。

    胡征算是松了口气,能与胡家保持这种不远不近的合作关系,在此基础上缓慢加深联系就好。

    他最怕的是,江无眠扔下胡家,直接与伍次辅合作,这哪儿还有他们的出头之日?!

    临走之前,胡征还给江无眠带来一条消息,“听闻岭南各处有上好的水田出售,近来已有商队过去凑个热闹,不知岭南这儿可有相关注意事项?”

    出售水田?

    近来已是收获期间,马上要翻地种植紫云英,不说这会儿卖地合不合理,单就是岭南卖地这件事就很不对!

    自从岭南发展起来,商业是兴盛了,农耕也没落下,肥料与工具已是走向大周各处,如今还在不断革新,可以说出同等的力,就能收获往年的两倍乃至三倍的粮食。

    这种情况下,农家人是不可能放弃生活根本的,除非是天灾来临,不得不化为流民。

    然而近两年来,本地常发的水灾已在逐步管理中,很少出现一整个府化作流民的情况,官府也很少收回田地,除非是人自然死亡后将朝廷分派的地收回再分给其他人。

    这不涉及买卖,只有税粮税银的调整。

    据胡征所言,竟是有人在岭南大批量买卖田地。

    江无眠心中念了几遍,怀疑是有人在弄土地兼并,还是非法手段,将此事报给按察司,之后就轮到按察副使出面调查了!

    当前最为重要的是,应付江南织造局的来人。

    按正式宴会一般,江无眠给皇商一行人下了请帖,邀请人过府一叙。

    王鹏宇一早逛完醉流霞,用过本地的吃食后,便接到一张请帖。水纹纸做的帖子上还有惟妙惟肖的竹制船只模样,背面也是上了颜色的驰骋在蓝白海浪中的木质船只,整个请帖散发着不知名的幽香味。

    不知情的人看这张帖子,便知江无眠是下了大功夫,格外重视这场会面。

    实际而言,这是水纹纸作坊最新出的商品,价格高昂,送了几个样品给江无眠,正好被他用来当拜帖。

    但王鹏宇不知道,他看到这等程度的请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