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基建,三年种田: 90-100

您现在阅读的是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五年基建,三年种田》 90-100(第5/16页)

似有剑走偏锋之行,但照以往看来,为人实在,此事应在把握之中。

    昔日种紫云英、造水田犁,发明肥料,皆是自行开垦荒地以作试验,足以见其身正。

    又开民智、置办作坊、修筑水利,治理韶远县,蒙圣上之恩,位列知府。如今又开办报纸,揭露商队恶性,惩恶扬善,明见心性。”

    万大学士听得眼角抽搐。

    余尚书出来说话,他不出意外,但你当年与谢砚行吵得昏天黑地,险些在朝中邸报上骂上三天三日,如今文章一出,你竟是帮其弟子说起好话来?

    莫非是谢砚行不在京中,便改了性子?

    第094章 钦差(入v二合一)

    伍陵伍次辅自然有自己的算盘。

    他这算盘珠子打得噼啪响, 久远一点,追溯到少年同窗,说近了能上溯到“三天三夜辩论”时。

    朝中与谢砚行不对付的, 多是逃不过三个缘由, 与之立场相悖、与之有利益纠葛、与之观念相左。

    伍陵乃是最后一种,观念不同。单是儒生内部便有千种声音,何况他又是承了恩师法家学说的儒生, 其间更是有莫大争执。

    佛家尚有辩经之说, 儒家也当仁不让。大周立朝时, 学说之见可谓是稀松平常,而周之后, 则是儒道为首,百家以辅。

    实在是开国立朝时, 生民涂炭, 血流百里,日夜可听哀嚎,必须休养生息。

    数十年勉强养出国本,朝中又遇党争之祸,及至前些年朝中被韩党把持, 其所认可的观念更上一层。

    这对尊崇其他学说的为官者来讲, 着实不妙, 只好勉强抱团自保。

    伍陵次辅同在其中, 硬要说其所学流派, 应道“外儒内法”,谢砚行则是遵“中庸之道”。

    何为中庸?

    凡事过犹不及, 应持不偏不倚,折中调和之道。

    伍陵对此嗤之以鼻, 就谢砚行那厮三五年贬谪,两三年升迁的为官之路,韩昭鸿见了捏着鼻子都不认!

    两人于处世之道上相行甚远,话不投机半句多,奈何两人当属同窗,入朝为官后又属同僚,时日一长,摩擦龃龉诸多,梁子便结下了。

    然他对谢砚行是此等看法,对其下三个弟子倒是心平气和,偶尔还能指点文章。

    若说是谁最为投机,必是谢砚行的小徒弟,江无眠。

    公道来说,江无眠的处事风格与自己并不相符。

    江无眠行事虽有法度,然正如文章所列之事一般,做事剑走偏锋,胆大妄为,不惜以强权暴力镇压。

    但他做事有度,且还乐意提拔手下人,不贪功起衅。必要时刻,还会以此成就手下的功劳。

    人生在世,为名利权势所累。而江无眠,他所行虽为自己博取诸多利益,但在此之余,为民除害,为国谋利也是不争的事实!

    不说别的,单单是水田犁与肥料二者,足以让其一步擢升。

    建元帝与韩党暗中博弈,同时也为保江无眠人身安全,不至在起步时便被人夺了功劳,只好避韩党锋芒,仅作封赏。

    待日后,韶远县一度兴旺昌盛,才以知府之位弥补。

    便是如此,江无眠心无怨言,初上位就清理蠹虫,足以见其为人至善至纯。

    若是人人皆是江无眠这等德行至善,行知至美者,法度仅会是其衡量善恶的工具;没奈何,人间多是德行有亏,私欲乱人心者,此番恶行事件若是得叫他们看了,法度也不过是其攫取权力的手段罢了。

    唉,着实可惜,这江无眠若是自己弟子,又该是何等光景!

    再者,韩党把持朝政良久,多有怨言,以此做筏子发作,正是时候。

    话落,众人也明白了伍陵的态度:按江无眠的功劳,放出去做个布政参议都无妨。

    瞧他治理的一县,短短三年,农业兴盛,商业发达,两厢不误还能大兴教育,这要任了布政参议,守岭南一道,岂不是能将陆之尽头化作又一个钱袋子!

    也就是人年轻,资历不够,不给升职也算了,各类嘉赏特权总不能少。

    刘尚书余光瞥见建元帝嘴角微扬,面上略带嘉许之意,心底不由一重,沉甸甸得像是石头入水,再升不起来。

    终究是大势已去,再改不得。

    岭南道一行,非但没能磨灭天之骄子的心气,反助长气焰,以此入了建元帝法眼。

    陛下未免太过信重谢砚行,曾数次贬谪,仍是不下重狱,最苦时莫过于让人去了边陲磨砺,三年不到,立马把人发配至岭南,由其弟子照顾。

    如今弟子成长起来,又让建元帝念起谢砚行的好来,恐是要大行赏赐。

    建元帝对着此刊思量一番,问众人,“朕犹记得,当年乱贼犯上,致使岭南一道死伤惨重,江无眠赴任韶远,多灾多难,便免了赋税。三年任期一过,合该报上税来。”

    不仅是韶远县免了税,整个行省内全免了三年。眼下年关刚过,的确轮到交税之年。

    他记得一清二楚,还不是因江南道用过肥料,每亩均产增收一成,一亩如此,大周千千万万亩地,加起来是何等的丰盛!

    这话余尚书敢肯定点头。

    户部有的田地做了试验,几种肥料全试验过。麦的增产效果最为明显,其他许是配方有所差异,结果并不稳定,但无疑可证,方子格外适用。

    建元帝命人取来韶远县三年里送来的公文,齐总管亲自捧来,又带上三期报纸,互相映照。看过后,龙颜大悦。

    又见特刊里描绘的商队恶行,更加厌恶此等蠹虫。

    “传朕旨意,江无眠任钦差大臣,负责岭南商队诸案,为期一年。伍德信任副使,协江钦差督办此案。朕将赐一柄尚方宝剑,上斩逆臣贼子,下诛权贵恶霸。”

    伍陵当即叩谢皇恩,伍德信是他儿子,即便是个副使,架不住建元帝看好,又有江无眠处事在前,前程无忧。

    得了这般允准,伍陵当即先给谢砚行去信一封通气,又赶忙叮嘱一番伍德信。

    “下去岭南,地热又有暑气,临到头来称病即可。万千以江无眠为主,不得逞强。”

    做钦差的,扛过来了就是通天坦途,扛不住的就是个替死鬼。

    江无眠此人对南康府控制极强,各商队入城皆要凭证,记账时又统一使用简化数字,两份账单彼此印证,把控账务,本事颇高。

    从报纸刊登文章得以窥见,此人行事大胆,不掩锋芒,看似狂妄实则底气十足,做起事来颇有章法,绝不会接受别人指挥。

    他都能看出来的事儿,建元帝何尝不知,是故伍德信任副使,以江无眠为首,奉命督查。

    纵观古今,哪儿有钦差是本地官员任职的?

    还不是江无眠在这件事儿上做得够狠够绝,只差收尾定性!

    伍德信稍微一转弯,乐道:“爹你可放心了,这不就是吃喝玩乐纨绔二世祖,儿子保准给你演好了!”

    哪儿还用演,话一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