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基建,三年种田: 60-70

您现在阅读的是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五年基建,三年种田》 60-70(第2/14页)

头,这那儿算的上高?

    韶远县东西便宜,一来一去赚得银子就不止这个数,何况路途通达,海运内陆大周邻国全都能去,往哪儿都能卖,赚得更多了!

    “即使丝绸等东西价格上涨,看在此地商路畅通的份上,商队就不会放弃。”

    想想他们从京中南下,取道松江府,过江南道,一路奔波来到南康府时,路上经过的坑坑洼洼官道。

    骑马尚且艰难,何况要带货物上山下坡的商队?

    那是远一点的地方都要走上一月才能抵达,各种心酸不足为外人道。

    在商队看来,要付的钱不过是附加项,不痛不痒的小钱而已,没有韶远县的商路重要。

    江无眠也不亏,前期吸引商队消耗本地商品赚钱,日后发展起来,码头与县城之间再无阻碍,届时租地皮、发展房地产的钱才是大头。

    眼下,发展码头和扶持本地商队才是正事。

    “蒋秋教的会计课如何了?能放人算账了?”想到蒋秋的活,江无眠问了一下进度。

    账房到位,商队就要开始试运行了。

    张榕摇头,无奈叹气,“最近在学您给的数字。”

    数字只有十个,记下来不难,难的是如何运算,防止人在账簿上做文章。

    所以蒋秋在教人算账、术数,如何做假账、如何分析假账,不至于被人糊弄之余还要教如何简化账簿,怎么用简化数字记载,忙得是眼眶越来越黑,脾气俞加暴躁。

    江无眠心有戚戚,同样想到教人学术数的日子,说起来都是心累。

    两人叹着气回到县衙,让知道内幕的主簿一阵心抖,心底揣测着事情是否不顺利了?

    他初次听闻此事时,是在县衙照例召开的会议上。

    全县衙有个一分半分官职的都能在会上说话,有价值的提议还有奖励,最后由林师爷一字不落地写下,整理成卷宗收好。

    当时吸引商队入驻码头商铺、出租仓库一事便是在会上说的。

    他看到所谓的“码头兴建计划”一阵头疼,担心县里搞砸了收不回成本,谁料知府大人也准许了。

    今日便是请各个商队详谈此事的时间,瞧江大人与张师爷的脸色,莫非是结果不太妙?

    新来的主簿忐忑不安地整理账簿,面有苦色。

    然,事情出乎意料,非但不是不太妙,而是太好了!

    仅仅是过了午时,赵主簿刚近户房,还未来得及拿出账簿来,就见一衙役领人进门,张口便是,“赵主簿,有人拿申请书来。”

    赵主簿:“……”

    怎得真有人信啊?!

    第062章 养殖

    何止是有人相信, 那是相信的人太多了。

    短短几日,商队成员陆陆续续出没县衙,还有几人看上一处仓库的事儿。

    赵主簿呈上申请书时神情恍惚, 不知是为骤然增加的工作量还是什么, 反观端坐上首的江无眠,面色淡然,俨然一副“事在所料之内”的表情。

    江无眠看完, 抽出几张, “这几家商队看中同一处仓库, 事后协调一二,其他仓库、待建仓库, 都能谈谈。”

    看上同一个仓库不打紧,还有建设中的, 优先给落选的人挑选。

    县衙空着的仓库中部分给朝廷转运盐铁粮食等船队漕运准备, 用不用上是两说,准不准备是衙门态度。

    部分是在建仓库,这部分不在放开之列,多是租给后续入场商队的。

    “赵主簿、周县丞、林师爷辛苦一番,尽量全谈下来, 谈不拢也无妨, 租给县本地商队。”

    之所以将本地商队放在第二批, 是因为他们没钱。

    县衙只能从有钱的大商队这里掏钱补贴, 等卖出第一批货就能租商铺、租仓库, 兴盛码头发展海商了。

    事情谈得很快,新的申请书与诸多领队付的银钱一同打包到了江无眠手中, 赶在府衙封印之前,江无眠将码头相关文书与申请书备案送至知府处。

    谢砚行仅是看到诸商队名号只觉额头青筋直跳, 再看收揽的银钱,更是直喝了一口酒压惊。

    修建码头之前,他已数次核对过银钱数目,等真看到目标达成,一应文书与银钱皆俱时,仍不免惊叹。

    还真让人做到了!

    “不仅是仓库赚钱,商铺附加项同样要钱。韶远增加的商品能让商队赚上一大笔,付出的钱算不得多,在商队接受范围内。”江无眠从头翻了一遍韶远县最近的商业情况。

    粮食情况大好。

    去年韶远县流民大多安置完全,开了不少荒田,加之水田犁辅助、肥料推行以及韶远县免税粮,三者齐下,粮食增产丰收是理所当然,卖不上价但卖的多,总体收入是增加的。

    收购粮食的商船来的也快,这儿量大管饱,价格又低,倒卖一笔赚得多。

    正儿八经的副业也多,水田犁的购买数量降下来了,但仍然算一笔收入。水泥与红砖在县内仍然热销,附近几个府城也在购置——比砂浆便宜,还不用看人脸色,钱够了就给货,谁都乐意过来。

    蚕丝类更不必说,有新式缫车辅助、水力纺织机加快织造速度,丝绸、纱绢等各类产品如同粮食一般源源不绝,再以低价利诱,走薄利多销路线,赚得不少。

    出乎意料的是肥料与造纸。

    前者虽教授了制作方式,无奈原料受限,自家制的不够用的,只好再来县衙作坊处购置。

    造纸更令人意外,附近几个州府县格外推崇,文人之中流行用水纹纸制作诗集,引得各书坊争相订购。

    谢砚行不住点头,韶远县冲势不错,接下几月只要平缓度过,不出意外码头修建完毕,三年一到,这知府就得换人做了。

    江无眠诧异,从知县直接升任知府?

    谢砚行笑了一声,“正如你刚才所言,韶远县自你赴任知县以来,平叛乱、体恤百姓、劝课农桑、制肥料增粮产,又有兴盛官学、启蒙百姓、修建码头、安抚民生。此间种种,不说知府,布政使你都当的!”

    倘若如此功德政绩还不令其做个知府,不说皇帝,朝中大臣恐有的闹。

    这等功绩不升官,是要逼人辞官挂印,让朝廷受千夫所指,朝廷威严何在,建元帝还有什么脸?

    “升任知府尚未不够,你母亲应一同得诰命之身,我与你师娘也沾沾你的光。”

    若是江无眠有位夫人,这事倒也轮不到谢砚行沾徒弟的光,可惜他身边无人。

    思及此,谢砚行猛然一转身,扔下自己的酒杯,叹息道:“徒弟啊。”

    江无眠额角青筋直跳,一听这语气,他总有种前头是个火坑的错觉。

    ……许不是错觉。

    听听谢砚行说的,“你已出孝两年,称得上一句功成名就,合该思虑成家一事了。”

    千万别学你那两个师兄,一个整日立在军营不着家,一个不孝子为了躲避相亲直接去了江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