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五年基建,三年种田》 40-50(第7/14页)
地闷了一口凉茶,苦到心底,“有多少算多少!”
韶远县卫所真难建!
说到技术问题,江无眠次日一早给醉流霞送了方子后就直奔金不换的别院去,不知陶瓷管道开发得如何?
敲开别院的门,露面的是个道童,“大人,道长正在丹房生火。”
近些日子以来,金不换的待遇一升再升,连得用的道童都有两个。
这两人倒不是旁人,正是他之前待的那家道观里的童子,活不下去才来投奔金不换。
见二人着实可怜,加之无父无母,金不换禀明了江无眠便留人在身边做洒扫童子。
开门的是道童晓风,去通传的叫晓晨。
还未靠近丹房,金不换与道童晓晨一前一后出来。
“晓晨,给大人沏一壶茶来。”吩咐一声童子,金不换迎人入内,“大人,您里面请。”
丹房内热意熏人,窑炉附近还有土色泥块,看得出金不换刚在研究。
“上次的陶瓷管道略有瑕疵,不知此次可是行了?”江无眠站在各式各样的陶瓷制品前,这是用来把控温度练手的小东西。
架子上堆满了各式各样,各种颜色的陶瓷瓶,大肚的、双耳的、窄颈的……金不换的手艺还能捏出一个小茶壶来,的确没辜负他技术人员的身份。
不过陶瓷管道的确有些超标,以至于金不换卡顿颇长时间。
金不换仍然是愁眉苦脸道:“大人,您要求的不漏水的确能做到,只限制半截能做到。想达到您要的长度,需要拼接,缝隙能用灰浆砂浆做粘合。”
江无眠听得连连点头,能做到这点已是不易,现在还有一个难点。
拼接处太过薄弱,即使粘合,在下水道污水或者积水的冲刷下仍然会造成损伤,这样一来,缝隙处极有可能漏水。
说来说去,还是漏水的问题!
但是用现有的窑炉烧不出十米长的陶瓷管道,纯粹是为难人。
江无眠也没什么好方法,毕竟他要修建的下水管道不太一样,不是简单埋管子。
在陶瓷管道的最外层,还有一层砖石结构,以水泥抹面。建造一次,起码能用百年。
不用百年,也得撑几十年,岭南道积水问题严重,全部往百越河里过去根本不现实,水一多直接洪灾!
因此这部分的下水道还肩负给百越河分重担的责任,能改善一点是一点。
修河堤、挖沟渠那边也需要人,这是今年的韶远县主要计划。次要计划是改善码头环境,修建大船能往来的深水港区。最末尾的计划是外城区修建,那边还不着急,韶远县来的人不多,有钱在城外买房的人少,不如先紧着前面两件事。
“半截先半截,时长用水泥修补就行。”江无眠想了想,又道,“改一下厚度,在原本基础上加厚三成。”
“中间部分可以延伸出一条管道、等等,再烧制一些半长的管道。两个方法都试一遍。”
这两种方法都行,都是将接缝处修成入水处。
原本两条管道横放在地下,接缝处再增添一条向上延伸的管道,类似现在的下水道井盖。
前者是烧制成浑然一体的状态,后者是利用缝隙再加工一次。
具体情况如何,要看烧制水平。
金不换挠头,行,给钱的说了算,他自然听江无眠的吩咐,重新起火。先烧加厚版的陶瓷管道,再烧制半长的,最后才是研究浑然一体的三管道口的陶瓷。
陶瓷管道的事情还没完,造纸作坊又来人喊他,那边出来的纸和江无眠一开始抄出的东西不一样,谢林管事找到了原因,想问他要几个木匠。
“木匠?”江无眠看着尚在晾干中的纸,这一片平整地方摆满竹席、木桌、木板、石板,全用来晾纸。
“晾晒纸张的东西不够了?”原本造纸作坊中只有木板、石板,想来桌子与竹席是寨子里凑过来的。
谢林解释道:“大人,最近其他县有书坊来采买纸张,作坊内为了增加产量,多加了竹席、木桌晾晒。”
不必再多说,江无眠已经懂了,问题出在竹席上。
晾纸需要的地方要平整,不仅指地面,还有晾晒工具平整的意思。
竹席并不符合要求,因为它编造之初,已有起伏,且有纹理,人躺在上面没关系,纸不行。
纸张晾干之前是纸浆的状态,容易受影响,微弱的起伏纹理都能影响它的质量。
这一批晾晒在竹席上的纸张还未干透,可背面已有纹理显现。
准备之初没有强调这点,他只强调了抄纸时的工序问题、纸药加入量,忘了后续晾晒时需要的条件。
不料为了赶工,竟是把竹席都弄出来了。
“无妨。”江无眠让人去联系城中的木匠,“此事也是教训,日后多多注意。不过总归是造成损失,按规矩罚掉部分赏钱即可。”
作坊实行的规章制度与当初工程队的差不多,不过在那基础上增加了惩罚制度,多是罚钱。
若是造成的损失再多些,轻则辞退,重则进地牢。
相比这点无伤大雅的过错,他更关注来自其他县的订单。
造纸作坊没开多长时间,最近也没商队过来,他们是如何得知的?
第046章 传出
作坊名号何时传出的?
还要多亏许教谕。
即使韶远县偏远, 可作为教谕,许成仍有人情往来、好友上门、文人集会等诸多事宜。
春日里学政大人为安排官学,于府城之中安置一场诗会, 恰逢许教谕得了上佳纸张, 麻溜提着上门去了!
彼时,南康府学政黄远已安排了曲水流觞诗会,其人端坐上首之处, 手侧是一茶盏。
南康府每逢春日, 过春耕之后, 学政会组织各位教谕来府上一聚。
聚会上,各个教谕可交流官学开蒙任课经验, 学政向诸位教谕传达朝中消息,另还能闲聊做诗等等。
通常而言, 此流程较短。
因黄学政不耐烦长篇大论, 待每位教谕道来几句,即会进入本次曲水流觞正题——诗会。
本次诗会进入正题倒是要晚些了。
一来平清县失去知县,县衙仅有县丞暂代,教谕需回禀官学最新情况。
二来韶远县上任新知县,对官学做的改动极大, 同样需韶远县教谕上报。
三来, 南康府新来了知府, 虽未做出任何改动, 然这位同样不可小觑。
黄学政看着水面阵阵涟漪出神, 事不赶巧,凑在一起, 南康府的平静日子是一去不复返了。
随即又洒脱想到:老夫已是半截黄土之人,若有风雨, 也是后辈来担,打不到自身头上。宽心,宽心,日后之事日后再提,不若享受今朝宴会!
擅长宽慰自己的黄学政捋着胡须暗自点头,待众教谕入座,从他右手处的教谕报上各个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