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村霸靠签到系统养夫郎》 23-30(第2/11页)
了人。
村里的人多不识字,无论嫁娶都需要请人写下婚书,上面记了双方的生辰八字和一些吉祥话语,若是和离那自然是有和离书最好,没有和离书便将婚书拿回来以做证明。
有这东西到了官府便能将户籍给迁移回来,自此以后彻彻底底与对方家没了联系,戚长夜本想着自己动笔写的,当日在癞子家让癞子孙二按手印的文书就是他亲笔书写,不过原主并不识字,既然戚六会写那戚长夜自然乐得低调一些。
笔墨纸砚是戚家人自带的,戚奶奶借牛车时特意求人借了过来,戚四叔早年同原主他爹一样在镇上做工,偷偷跟着账房管事学过几个字,回村以后便教给了他的孩子,戚六这一手字写的磕磕巴巴拧结成团的,里面甚至还有几个错字,但好歹叙事条例还算清晰,也不至于让人看不明白认不出来。
戚渔攥着张纸跑了出来,戚大伯终于松了口气。
冯家村长当然不愿意,可他四处瞧了一圈,村里的汉子都避让着他的目光,没一个人敢冲到前面去拦着戚家人的,冯村长气的破口大骂:“你们这群没用的东西,让人家骑在脑门上拉屎也不敢放屁的废物!”
戚大伯打断他:“冯村长,到底是谁先欺负谁的?”
“我不想将事情扯到整个村子上,你们却上赶着被冯大河一家连累名声?还是说你们冯家村人以后都不往外娶妻嫁女了?”
冯村长眼睁睁地看着戚大抓着冯大河的手在纸上按下红印,又眼睁睁地看着他拿着刚写好的和离书走到冯老爹面前,“做了不要脸的事情还倒打一耙的究竟是谁?”戚大中途也插了一句。
眼见着指印已经按下,事情已经无力回天,他们总不能当着戚家那个煞神的面将婚书与和离书给抢回来,冯村长瞪着眼睛指了半天,最后终于两眼一翻,身体朝后原地倒厥了过去。
第24章 第 24 章 他踩着灯笼散发出的朦胧……
牛车慢悠悠地驶回了杨溪村。
返程的路同来时一样, 不同的却是队伍里面多了个人,戚家大房坐在一辆车上,戚长夜和戚三便去了后面的车。
不过戚长夜还是不想坐这牛车, 他在路边随意折了支狗尾巴草, 晃晃悠悠地叼在嘴里在车后面跟着,吊儿郎当地看不出一点刚刚在冯家院子里拿棍子指人的样子。
戚三想了想,纵身一跃从牛车上跳了下来, 站在戚长夜的身侧同他一起走着。
戚长夜余光瞥了他一眼。
“今天真是要多谢你了。”戚三道。
他们都很清楚,要不是今天有戚长夜在,冯家村的那些人就该直接围上来了,事情肯定不会这般顺利。
戚长夜耸了耸肩:“也是大伯和堂哥自己态度坚定。”
要是戚大伯不想接人或戚渔不想回来, 他是绝对不会多管一句的。
戚三无奈笑笑。
戚三是个很健谈的性格——起码和戚大伯比他要健谈上太多太多, 正巧戚长夜也有意同戚家人多接触一些,这一日他一直都在观察这些戚家人, 发现戚家人似乎比他想象中的还要团结上一些。
尤其是当戚大伯说出要接戚渔回去的话时,现实点说在场这些戚家人的利益多多少少都会受到些影响, 但戚长夜却并未从哪个人的脸上看到太明显的抵触情绪, 在这样的朝代这样的思想观念下能做到这点已经是很难得的事了,也是这件不起眼的小事让戚长夜生出了平时可以与戚家人多走动走动的心思。
戚大伯能一口气叫来这么多人、戚家人对戚渔的态度……桩桩件件都被戚长夜看在了眼里。
且他也借着这个机会和在场的这些戚家人都混了个脸熟,总之并不是门亏本的买卖。
戚三在旁说着,戚长夜便时不时地应上一句, 话虽不多但也算是句句都有个回音, 那厢戚大伯已经安抚好了戚渔的情绪,牛车上却并没有多少喜悦之情,戚渔与戚家兄弟都紧皱着眉头,连戚大伯也夹在其中偶尔长叹上一声。
他想了想,同戚三一起走到了牛车附近:“大伯, 我想着抽个时间去镇上一趟将岁哥儿的户籍改了,你呢?”
戚大伯一顿,立时明白了他的意思:“改,必须得改,咱俩抽个时间一起去吧。”
赵家人卖赵岁岁是私下交易,卖身契虽然也受大燕朝的律法保护,但到底没在官府那边登记报备过,这东西又不是现代系统一连网就直接同步,在官府的户籍文书上此刻的赵岁岁仍旧是赵家的人,征收赋税时赵岁岁的那一份也要算在赵家的那边。
虽说户籍挂在赵家下面征税时戚长夜能少交好几百钱吧,想来以赵家人的胆量应当也不敢上门来找戚长夜将那些人头税钱要回去,但戚长夜仍旧觉得还是早日更改了户籍为上,落在那家人名下日后指不定会闹出什么事情,这几日他一直在琢磨这事儿。
戚大伯也是这样想的,戚渔的户籍还是早些迁回来好。
最让戚大伯发愁的其实是戚渔的住处,戚渔则担心自己会连累了戚家的其他人,毕竟这样和离的到底是少,以村里那些人的性子,怕是要被指指点点一直说到中秋。
别说是戚五不熟悉自己的那帮亲戚了,戚渔与冯大河成亲多年,一年到头也就回来一两次,于他而言戚家大院的很多面孔都陌生的紧,那些他熟悉的不熟悉的堂弟妹们也不知道是什么样的态度,戚渔想象中的未来并不乐观。
戚长夜能猜到他们在忧愁什么,他沉思了片刻:“要是家里没地方住,何不找个地方另起一处房子?”
戚大伯和戚三都没想到他会说出这样的话,一时间都觉得他的想法天真又单纯,这要是这么简单的事情何至于戚家的几十号人都挤在一间大院子里?早就各自分家出去单过了。
“我说的当然不是那样的房子,”戚长夜一眼就看出了他们在想些什么,“村中的宅基地价贵还难买,但偏远些的地方则没那么多要求,又不一定非要住在村子中心,总该有些空置着的地皮可以挑选。”
“你们觉得地皮难买,那是因为你们一直都在看能够让一大家人全部生活进去的宅基地,但若只有堂哥自己则完全不需要顾忌这么多。”
“至于房子……青砖瓦房一时间还盖不起来,搭个简易些的茅草屋过渡还不容易吗?木头泥草在村子附近就能弄到,房屋面积也不用太大,短时间先以容身为主,找几个汉子忙活上两天就能干完。”
戚大伯眼睛越听越亮。
是的,是他太偏执了,光想着戚家那个院里哪儿能再凑出一个能让成年哥儿休息的地方了,完全没往外面去想!
大面积的宅基地的确难买,但搭边贴缝的地方还有着不少,买起来肯定也没有宅基地那般麻烦,且只有一小块的话价格应当也不是很高。
其实不买也无所谓,十里八乡多的是没买地皮直接盖房的人,只要脸皮够厚够硬家里有些宗亲族老村里也没人轻易拿这些说事,但戚家到底是外来的人家,还是买了比较妥当。
戚老太从没要求过他们将所有的银钱全部上交,戚家的每个子孙在外面赚了银钱都只需上交其中的七成,故而戚大伯手里多多少少还存了些银钱,加上戚渔取婚书时偷拿回来的嫁妆……勉勉强强倒是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