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下,男人不能当老婆: 60-70

您现在阅读的是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殿下,男人不能当老婆》 60-70(第17/18页)

们的日常十分规律,能参与的活动也只有几项,分别是:考试、听课、背书。每月一次考试,五次会讲,其余时间都是背书!

    不过背书也不是口头背,而是要默写,所以还要兼顾练字!

    另外还有修沐。

    古代大学生,月休两天,分别是初一和十五。

    国子监的考勤十分严格,除了外出历事以外,每月的会讲和考试都必须要参加,其它日子也都要点名。

    换言之,谢柏峥的古代校园生活会非常忙碌。

    比如每月五次的会讲,他不仅在要讲堂听课,结束后还要和同窗们继续交流学习。国子监的博士们讲课是没有内容提要和板书的,因为博士们都十分博学多才,因此讲课时都很喜欢旁征博引,若对典籍不熟悉,听课便会非常痛苦。

    监生们多半没有博士们那样广的知识面,故而会在会讲结束后核对笔记,互相校正各个用典的出处,以免错听漏听。校对完笔记,还要继续探讨一番,保证都理解透彻了才算结束。

    这样一通下来,当天的学习也就结束了。

    一日,国子监博士的会讲结束。谢柏峥正要收拾东西打算回去过修沐,便听说王司业找他。

    谢柏峥在国子学的第二日便听过王司业的坐讲,因此并不陌生。司业一职,相当于国子监的副校长,为何突然找他?

    王司业叫他来,倒也不卖关子,直接告诉他:现在有一个去吏部观政的机会,大家商议过后决定派你去了,你收拾收拾准备去上班吧!

    谢柏峥:“……”

    虽然知道这个机会很难得,但是他明天才修沐啊!

    月休两天变一天。

    第70章 不当老婆70

    第七十章

    国子监的监生们到各部历事虽是常例, 但实际上去吏部的机会并不多。虽然说是观政,但肯定不是叫监生们看着,而是要干活的。

    通常各部都是忙不过来的时候才会找国子监选派监生, 而吏部基本上没有这样着急的时候。

    吏部在哪一朝都是六部之首,并非是没有理由。例如本朝,吏部掌管天下文官的升迁、考评, 乃至任免。

    除了内阁大学士是受皇帝特指加封以外,其余所有文职官员的调动都需要经过吏部。

    因此哪怕是做事慢一些, 也没有人敢去催促。

    近来实在是事出有因。

    皇帝陛下借慈恩寺大肆侵占土地一案,开始清查各地的隐田、清丈土地。

    这件事并不容易做,其一是各地豪强大户都各有各的背景,关系网错综复杂,清丈土地必然会受到不小的阻力。

    其二是即便真要做, 也不是谁都能做的。以一个县来说, 户房的算手即便多也就二三人, 清丈全县的土地不能只靠这两三个人吧?

    且不说这些都需要人工计算, 户房算手还得忙钱粮赋税,根本算不过来。

    虽说基层缺人是常态, 可朝廷要做这么大的事,不派人不合适吧?

    户部派下的第一批官员是永寿初年恩科的进士们, 这些人基本都是去任一县主官的,比如新上任的长安县县令原嘉谟,便是如此。

    可一两个月过去, 成效却甚微。

    要清查一个县的土地隐田, 只靠一个人推动是不行的。哪怕这个人是本县的县令, 一人也无法抗衡一个县的大户与胥吏。

    县令是流官,只需要一个“拖字决”, 将县令的三年任期拖过去,便能不了了之。

    更何况,进士上榜只意味着文采出众,本朝的科举又不考算学。若是胥吏们被富户们买通,要糊弄县令也不是难事。

    即便是县令懂算学,也愿意亲自去做此事,他一个人又能做成多少?

    再说还有百姓们。

    土地是他们的命,你要在地上做什么事,不管朝廷政令是为何而出,劝导说服百姓们配合也是件劳心劳力的事。

    兼之大庸朝幅员辽阔,哪怕是把恩科进士们全都派出去也是不够的。

    陛下亲自督促此事,户部也只能加紧催促各省。可是各地都缺人,户部给不出令圣上满意的结果,只能据实相告。

    吏部一合计,那就再派一批官员吧!

    春闱也是三年一次,等下一场的进士张榜决计是来不及的,可本朝没有授官的举人却有得是!

    举人们虽说可以做官,但也只是取得了做官的资格,至于真正授官却要在吏部报名排队等空缺。

    这一等三五年有,十几年也有。

    毕竟庸朝派官最看重科考成绩,哪怕是微末小官,也是进士先选,才轮到举人。

    这一回各地需要的官吏众多,故而吏部特意张榜通知,叫等授官的举人们都来面试。乌泱泱的,吏部的文选司挤满了举人。

    ——文选司负责官员的选拔、升迁。

    通常举人授官,都是些闲差或是不入流的小官。因此选拔的时候不必再考学问,直接面试派官就是。

    可这一回是朝廷要清丈土地才选官,故而面试之前要考两道算学题。

    人多,程序也多。

    户部忙实在忙不过来,这才与国子监商量,选派监生过来。除了谢柏峥以外,还有两位监生一起去文选司报道。

    不指望他们能做什么大事,可文书类的工作,监生们还是能做好的。

    谢柏峥被分配的任务,是协助文选司郎中面试通过算学考试的举人。一队十人,排成一行,让考官们挑选。

    到这一步基本不会再考什么文采算学,没那个时间瞎耽误功夫。按照往常惯例,主要就是看脸。

    大家都是举人授官,不打算再考进士,文才想必也都差不多。

    既然不能靠才华,那就只能靠脸吃饭了。

    虽然“以貌取士”,但其实也是固定标准的,尖嘴猴腮的不要,斜头歪脑的不要,太胖太瘦也都不行。

    另有,长相周正的为一等之类的细则。

    总之就是公平地看脸。

    谢柏峥在户部文选司忙得连轴转,每天一睁眼就是看人,简直是看到人就晕。一闭上眼,就感觉又要开始数人家脸上到底长了几个痦子。

    历时半个多月,总算是把几百名举人都下派到各地方了。

    不过户部的观政却还没结束,哪怕是吏部也不能把监生要过去,做完苦力就立刻把人丢回去。既是观政,那自然也是要学一些真本事的。

    只是开头这段时日太忙,这才顾不上教学。

    文选司崔郎中这几日带着谢柏峥做事,觉得这年轻人难得既机灵,做事又细致,这样踏实的年轻人倒是值得好好教一教。

    只是一连忙了这么多日,难免精力不济,还是回头再琢磨吧。崔郎中与他道:“明日刚好修沐,也放你们一天假,后日再来衙门吧。”

    谢柏峥自然服从安排,他也的确需要好好休息。

    谢柏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