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下,男人不能当老婆: 60-70

您现在阅读的是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殿下,男人不能当老婆》 60-70(第13/18页)

此孤立无援么?”谢柏峥问:“我外祖母没有旁的亲人?”

    叶文彬摇头,迟疑道:“……应当尚有兄嫂在京中,合离之后还曾回娘家住过一段时日。”

    谢柏峥点点头,他不知内情不好贸然评价长辈,只好暂且不提,先向叶文彬道谢。

    叶文彬倒不在意这个,总归他是替自家祖母跑腿,且谢柏峥又是他的表弟,跑这一趟实在责无旁贷。

    这一番旧事说完,叶文彬也是心头一松。“我家也就知晓这么多——”叶文彬道:“总归如今你住在国公府,若想知道什么大可自己去查。若有用得上我的地方,只管来侯府找我便是。”

    说完这个,叶文彬又想起谢柏峥不日便要去国子监读书,便起了心思道:“你如今已是监生,眼看就要去国子学报道,你可有准备?”

    谢柏峥面露疑惑:“……?”

    “你今日在苏氏族学一鸣惊人,沈大儒都要引你为知己,想必到了国子监你也应付得来。”叶文彬话音一转:“只是国子监入学,要先考试。不过也不难,无非考一些经义与注释。”

    谢柏峥:“………………”

    考什么?

    第67章 不当老婆67

    六十七章

    瑛国公府, 主母院。

    主母许氏正由儿媳伺候着用点心,房中的嬤嬤丫鬟皆屏气敛神,连大气也不敢喘。

    许氏今日心情不好。

    瑛国公府能请到沈松鹤在家中讲学, 实则是许氏的功劳。勋贵与清流素来不睦,可许氏却是出自大族,底蕴颇深。

    因此学堂中发生的何事自然瞒不过她, 且令她不快。她原本的设想,并不是这样的。谢柏峥已经不是第一次打乱她的谋划了。

    这一切还要从国公府的爵位开始说起。

    许氏的嫡长子, 始终未能承袭家中爵位。

    按旧例,新帝登基都要大赦天下,封赏大臣,那时瑛国公也上了折子为嫡长子请封。

    可这位新帝却是个吝啬的。他要求勋贵子弟们于朝廷有功方能请封,若是承袭的世子没有足够的功劳, 爵位便要降一等。

    若是不想降一等承袭爵位, 那边等攒够功劳再说, 这一来二去便是三年。

    她的嫡长子依旧寸功未进。

    许氏已年过五十, 放在旁人家已经要称“老夫人”了,可却还住在主母院中。这令她十分忧心。

    眼看着国公府爵位就要不保, 任何变数都会令她草木皆兵。

    许氏身边伺候的人其实不理解她为何这样,即便谢柏峥是瑛国公的原配嫡女之子, 可那也只是外孙。

    况且前头那位太太都去世那么多年了,有何值得烦心呢。

    许氏没有胃口,点心只吃了两口便都撤下去。她把儿媳打发走, 问身边的人:“学堂上是谁挑起来的?”

    刘保家的连头也不敢抬, 更不敢大声:“回太太, 是誉哥儿。”

    回了话,她便更小心了。

    太太只听说那位公子在学堂上被沈大儒夸了几句便动了怒, 若是知道是誉哥儿起的头,恐怕就更要不快了。

    果然,许氏竟发出一声冷笑来。

    她豁出面子托娘家的兄长请来沈松鹤,是为了叫那乡下来的野小子见见天地,若是能自惭形秽就更好。

    一个连乡下的县试都考不过的野小子,安能听得懂沈大儒讲学?

    可他偏偏听懂了。

    不仅能听懂,还能与同窗辩经,能叫沈松鹤对他刮目相看。

    可笑她筹谋多时,特地选了这个日子请来沈松鹤,还发帖请来诸多同族亲友。原本是想断了那野小子在华京城的青云路,毕竟她最晓得那帮道貌岸然的读书人有多看重名声,只要传出些浑浑噩噩的风声,便不会再有学子与他结交。

    可没想到竟是又给了他一个扬名的机会,甚至梯子竟还是他那宝贝嫡孙亲自给那野小子搭上的。

    她焉能不动怒。

    许氏一阵冷笑,又问:“昨日我叫你安排的人,可都安排妥当了?”

    刘保家心中暗暗叫苦,硬着头皮道:“夫人吩咐备下的那些身段软的丫鬟,昨日便送到碧落院了。”

    许氏这才满意。

    她虽没与谢柏峥打过交道,可他却晓得酒色财气只要沾一样,都是毁前途的。

    “……可没有半个时辰,便都被打发出来了。”刘保家的敛着声气答:“是崔管家,叫人把丫鬟都换成小厮,只留了两个丫鬟在碧落院里做洒扫。”

    许氏的脸,忽地就垮了下来。

    面沉如水。

    刘保家心中念着倒霉催,她素日只晓得自家太太素来是个心狠的,可却不是个小器的,怎么就连瑛国公的外孙都容不下?

    可她也不敢劝,只能低着头等候发落。

    许氏却迟迟不出声。

    巧在这时,有人进来回话,说叶世子邀谢柏峥单独说了好一会子话。许氏皱眉:“叶世子不是来听讲学的么,找他做什么?”

    来人答:“回太太,他们在房中说话时,外头有人守着,故而听不真切。送茶的丫头也没能近身,不光有叶世子的随从,那位公子进府时也带了人。”

    “昨日去码头的人回话说,还是庆王府安排的。”

    许氏拿起手中的佛珠手串,冷哼一声:“他倒是会钻营,小看他了。”

    房中的人皆不敢做声。

    良久,才听得许氏道:“你去叫人把兰姐儿的生辰八字抄来,拿去护国寺请大师合一合八字。兰姐儿也大了,该成亲了。”-

    叶文彬走后,谢柏峥便回了碧落院。

    他整个人都蔫巴了。

    谢柏峥光知道国子监有分斋考试,还以为他这样的新生能有个缓和的时间,至少也学上一两个月再考试。

    他当初学历史时,关于大庸朝的国子监也只知道一个大概。庸朝的历任皇帝有许多,具体到永寿年间是怎么个规定他还真不晓得。

    他只知到国子监的生源许多,官生、荫生都不在少数,并不都是状元苗子。他进了国学再好好学习也来得及,只是没想到国子学竟还有入学考试!

    这件事简直晴天霹雳。

    谢柏峥只好临阵磨枪地拿起书看,只是才拿起来,便听见外头吵嚷。青竹跑进来说:“少爷,外头有两个姐姐非要进来伺候笔墨,我便与她们吵了几句嘴。”

    谢柏峥听了也不在意,继续低头看书。

    他手里的书并不多,都是在长安时收到的赠礼。严徵送他一套《四书》、张挽舟送给他一套《四书集注》,现在拿出来看都是正好。

    另外还有一套时文集,是谢教谕临行前给他的。这个就暂时不用看了,先把眼前的国子学入学考试应付过去再说。

    看书的时间过得很快,转眼便到傍晚。

    这个时辰,霍靖川才刚从宫里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