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被皇帝偷看心声日志后》 120-130(第4/19页)
都必须得绷住,不能丢份露怯,显现出一丁点的不体面来——除了他以外,观刑的还有金陵刑部的官员、守备太监,以及从江户被一路带来,代表幕府签订《金陵条约》的家老执政水户氏;在这些人面前丢脸,那才真是错尽错绝,无可挽回。
不仅如此,他还要面带微笑,以某种从容不迫的姿态询问水户氏的意见,而水户氏一言不发,只是怔怔盯着刑场——这些囚犯大半都是经由他的手被强行掳掠上黑船的,所以行刑之时破口大骂,发了疯一样的攻击幕府与将军;旁观的百姓听不懂倭语,但水户氏自己却是一清二楚,知道从此以后,幕府在东瀛算是树敌无数,不死不休了……
这或许也是汉人的诡计吧。即使黑船协定中已经承认了幕府统御东瀛的权力,也必须以各种手段为将军安插不共戴天的仇敌。幕府在东瀛的仇敌越多、越不得人心,就越是依赖于大安朝廷的册封与支持;所以,所以将军必须乖乖扮演好自己的角色,不能令上国稍有不快……
这真是残酷的现实。但更残酷的是,即使知道了对方的谋算,他们也无可奈何。
水户氏轻轻吐气,目光游移;不再看鲜血满地的刑场,而是仔细端详刑场四面高高耸起的火箭。依照大安惯例,凌迟剥皮之后都要在现场燃放鞭炮,驱逐惨死的怨鬼;但这一回世子做主拍板,特意将鞭炮换为了减配的火箭,用意则不言而喻:倭寇活着的时候尚且不能如火箭何,何况乎死后?就算真要化为厉鬼,那也正好让火箭再轰杀一回。
但在水户氏眼里,这样的仪式却无疑蕴含着更大的恐怖——随船一路返回金陵的途中,他也不是没有生过妄想;盼望着黑船的火力已经是大安朝廷倾举国之力的家底,一战之后国内虚耗,暂时不可能再做大规模的袭击;如此一来,至少东瀛还可以苟延残喘,甚至借机在条约上争夺一二。
但现在,现在,他扫一眼刑场四面林立密布的火箭,只觉心一寸一寸的灰了下去。
……怎么会如此,怎么如此?越强大的力量越为稀少,这才是世界运转的法则。如果“火箭”这样匪夷所思的武器可以像香肠一样的被批量制造,如果当日轰炸江户的火力可以无穷无尽,那其余诸国的所谓反抗挣扎,又到底有个什么意义?
如果水户氏所知不错,那刑场安放的这些“火箭”,还不过只是绍兴知府海刚峰督办工厂后试制出来的样品而已;如果工厂规模进一步扩大,如果海刚峰青云直上,能够在更多的省份推行这种经验,那么结果……
水户氏扫过坐在下首的海刚峰,心脏抽搐了片刻。
等到一轮火箭放完,硝烟驱散了遍地的血腥气。呆坐许久的水户氏嘴角抽搐,终于咬牙开口,出声呼唤世子:
“倭寇犯边,得罪于上国,敝国万死难辞其咎。”他用蹩脚的汉语说:“虽然如此,倭寇能肆虐至此,也是因为有人做了内应!我愿意将一切消息呈报世子,以做赎罪,不知可否?”
此语一出,效果真是立竿见影。穆国公世子是两眼圆睁,显然颇为惊愕;而坐在两侧的各个官员嘛……仅仅一瞬间,脸色就已经比水户氏还要更加惨白了。
·
火箭强盛至此,眼见着是没有办法翻盘了;但就算没有办法翻盘,还不能拖几个下水么?
第123章 签订
大概是所受的刺激过于严重, 在第一天亲眼目睹了凌迟酷刑之后,金陵官员告假的告假,远避的远避, 半日功夫里溜了个干干净净,只留穆国公世子“坐镇大局”。虽然如此,刑场依旧每日开张, 而且场外人头攒动、观者如堵——江南一带遭受倭寇的毒害尤为严重, 怨毒于心莫可解释,只有亲眼目睹这最惨烈的酷刑, 才能消弭怨气于万一;所以四方百姓纷至沓来, 即使风餐露宿辛苦奔波,也一定要看看贼寇的下场。
事实上, 虽然刑场三五天内剐了(或者不如说剁了)五六十个倭寇,围观的苦主痛哭悲泣之余,亦仍旧不能满足, 甚至大起胆子向刽子手索要倭寇尸体挫骨扬灰之后的灰烬,拿回加后让道士张设法坛,镇压在高祖皇帝及太宗皇帝肖像之下, 延请列祖列宗在天之灵, 在阴曹地府再将倭寇的死鬼扒一回皮。
这样的事情其实不太合礼数,毕竟案子归刑部负责,剐了之后也没有随意散发的道理。但如今金陵的高官潜身缩首恨不能变成透明人, 当然不愿意管这样的闲事, 于是陈情的文书甩来甩去,居然甩到了穆国公世子头上;而世子毫不拖延, 居然当天就批准了这颇为逾越的请求,而且理由相当之正当——他说他敬谒了孝陵, 在高皇帝陵墓前掷了三次卦,三次都是上上大吉;说明高皇帝龙心大悦,在天之灵也赞许这样的办法。高皇帝喜闻乐见,你不答应,你算老几?
当然,也没人能把高皇帝的魂魄从九天上摇下来问问情况,所以金陵的高层虽然对此越俎代庖的举止颇有腹诽,亦不能多说什么。等到两天以后,那就连最后一点腹诽也被遗忘了——东瀛幕府家老水户氏在闭门数日之后,终于将自己熟知的所有汉奸名单及其依据全部默写出来,直接给江南官场来了个大的。
一如所有的预期,水户氏日暮途穷而倒行逆施,在察觉到自己已经再无翻身的可能之后,干脆歇斯底里肆意发泄,将该写的不该写的要命的不要命的统统抖了个底掉,大有破罐子破摔的疯癫感——一面是死到临头拖人下水的绝望疯批;另一面则是垂死挣扎的悲哀心境:在水户氏想来,这种级别的揭发信呈交上去之后,无论结果如何发展,都必定会大大的搅乱中原的朝局;中国已安,四夷自定,反过来说,如果中原政局动荡不安的话,倭国或许能有那么一丁点机会……吧?
当然,无论计成与否,这都是东瀛最后的波纹了。苦心经营多年的暗线与盟友被出卖一空,根基毁损地动山摇,无异于是在大动脉上自砍了一刀。不过,都到了现在这个时候了,纠结这些还有什么意义呢?
名单一经写成,立刻就被送到了船上。自从水户氏破防发癫在刑场自曝猛料之后,悚然震惊的世子迅速做了布置,连夜带着关键人物搬回停泊于港口的木船,让戚元靖调来水手将船只团团围定,除了海刚峰等寥寥几位再不见外人;多日禁足不出,没有下船半步,就连每日的食物饮水,都由一男一女两位随从轮番送入,绝不许其余染指;防的就是有人狗急跳墙,被水户氏震撼后干脆来一波同归于尽,那才是得不偿失之至。
虽然防备如此严密,心中亦早有成算,但等真正收到水户氏开列的名单,穆祺亦矫舌难下,大为震撼:只能说倭人确实是自古以来的赌棍,在确认了实力悬殊不得不垂死挣扎之后,吐出来的料真是既猛且足,丝毫不给自己留退路——仅以此名单前几列开出的人名来看,要不是穆祺有先见之明,提前把人捞回来看管,恐怕他早就被天诛一万次了!
倭寇最后的波纹,居然猛烈至此么?
设若名单属实,那就绝不是区区金陵可以消化的事体;仅仅前几页招供的罪状,已经足够搭上近二十年来南直隶及浙江福建一带四品以上大半的官僚,无论致仕与否,均难幸免;至于涉及其中的宗室、富户、豪强,则是车载斗量,靡可胜记,几乎能重写几个省全部的秩序。
所以,现在的问题只有一个:
“这名单是真货吗?”
前来送来的刘礼翻动名单,悚然变容,好半日终于憋出了一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