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皇帝偷看心声日志后: 110-120

您现在阅读的是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被皇帝偷看心声日志后》 110-120(第11/21页)

上风。

    在他的回忆中,与他直接谈判的是统帅舰队的戚元靖、俞志辅等,词锋甚为锐利,严厉指责东瀛纵容倭寇掳掠大国的举止;酒井氏则反过来指责对方入侵江户,用心叵测;双方交锋数次,在涉及到最为微妙关键的原则内容时,戚元靖曾起身到船舱的内部的密室请示,停留片刻之后,取出了一张皱巴巴的宣纸;上面张牙舞爪,笔迹简直难看得不忍直视:

    “已阅,狗屁不通!”

    于是,谈判正式破裂。这也不出酒井氏的意料之外。他所谓的谈判不过是权宜之计,为城中争取调动军队的时间而已。幕府将军的家臣们已经做好了谋划,认为黑船的火力可以纵横海上,却奈何不了陆地上的猛士;只要调动军队把守险要,仍然可以拒强敌于海外。只要双方能维持不胜不败的僵局,总可以逼这些远道而来的中国人就范。

    这样的谋划是瞒不了人的,幕府也不想瞒着人。黑船炮轰江户严重损伤了将军的权威,非得堂堂正正的挽回不可。因此,在谈判破裂之后,酒井氏反复陈说,终于踏入了戚元靖入内请示的那间密室。密室狭小整洁,只有一桌一榻,榻上盘坐着一个面色苍白惨淡的少年贵人,四面则弥漫着陈皮、茶叶、薄荷的清香。这是东南一带用来治疗晕船的偏方,只不过看起来并无效用。

    酒井氏再不做伪装,厉声开口:“上国悍然犯边,欺我国无人乎?”

    少年贵人嘴唇抽动,似乎是想表现出居高临下的气势,但他的脸色实在是太惨白,太虚弱了,说话中气不足,反而显得软弱:

    “你待如何呢?”

    酒井氏道:“如今高朋满座,敝国自当提兵十万,与诸位共会猎于江户,请贵人观我兵威之盛。”

    贵人弯了弯嘴角,但只能露出有气无力的微笑:

    “是么……从周遭军营的储备来看,你们最多也就只能调两三万的兵吧。或者我的情报有差错,幕府还掌握着秘密的地道?”

    酒井氏忽然不说话了。

    贵人长长叹了口气,然后伸手揉捏额头,好像是又感到了眩晕。他闭目片刻,勉强睁开眼睛,只是声音已经轻微而缓慢,几乎不能辨认。

    不过也没有关系,一个掌握着火箭火枪乃至一切火器的人,即使他的声音低得像是蚊蝇鸣叫,所有人也一定会听得清清楚楚的:

    “……既然你们决定了,那我也不推拒了。我可以给你们时间,调集军队,充分展示你们的力量。”他轻轻开口,声气若断若续,软弱而又怯懦:“当然,我也有我的决定。我决定了,最多十天之后,我会带着兴献皇帝的旗帜登上江户的五重天守阁,在此处遥祭金陵高祖皇帝的孝陵,以及太宗皇帝的长陵。”

    “记住了,高祖皇帝和太宗皇帝最喜欢陇西的火柿子,以及西域的葡萄,你们都要提前预备好。”

    第117章 决战(下)

    中方给出的消息大大的激怒了幕府, 并引发了难以想象的愤恨。头一日铺天盖地的火箭当然令人恐惧,但江户城外的探子很快摸清了底细,知道此次叩关的仅仅只有这十几艘“黑船”, 其余并无预备的兵力。孤悬海外断绝援助的舰队居然敢狂妄至此,真是触犯了兵法所有的禁忌,即使倚仗精良火器, 也必定会遭遇惨败。

    “东瀛是福地, 先前蒙古人率众而来,不也是狼狈收场吗?”将军在私下里鼓励忠心的家臣:“中原大安朝廷的高祖皇帝曾经许诺, 以我国为不征之国。他们违背祖制, 必遭天谴,结局已经是注定的了。”

    家老们连声附和, 彼此心里都是一清二楚。祖制不祖制其实无所谓,关键的是幕府一定要找回这个场子;这几日江户城中贵人云集,被延请来商议海贸的大名们亲眼目睹了黑船耀武扬威横行无忌的举止后, 幕府的权威已经大大的受了挫伤;如今的东瀛远远没有完成集权,盘踞各地的大名仍然有反抗幕府的能力。如今调兵遣将,大军云集, 一小半是为了应付来意不善的黑船, 一大半的精力还是为了威慑地方跋扈的诸侯。

    因此,幕府竭力搜罗了江户附近一切可用的精兵,准备沿内陆快速行军, 在城下展开阵势, 炫示武力——将军考虑得很清楚,认为舰队的所谓“火箭”无论如何威胁不到江户高耸的城墙;只要能扼守要津保证好贵人的安全, 事情还是可以控制的。

    为了充分的彰显威严,江户外屯驻的亲兵甚至特意休息了一日, 等到四面调来的精兵列逐次赶到,才在城郊列开了阵势。武装行军是最考验军队素质的,为了展现肌肉弹压四方,将军甚至派出了他手下最可以信任的心腹统御兵阵,不惜代价提高速度,争取在一日内抵达城墙下,并迅速修建共事防备炮击——这样强度的高速行军与作战,这种令行禁止的军事素质,唯有世间一等一的精兵才能做到;诸位强藩大名只要看一眼军阵的秩序,立刻就能明白自己与幕府之间天差地别的实力差距,会乖乖低下头去,尊重将军的尊严。

    理论上说,这个安排其实是没有问题的。大量的修筑工事及高速的兵力转移,的确是应对火器轰炸的不二法门,至少也可以大大的降低损失。但很可惜,很可惜,或许是大安高祖皇帝与太宗皇帝因祭祀而感到了欣悦,又或许是世界上真有国运这种玄妙莫测的东西;在幕府全力调动军队的当日,天象有了一点微妙的变化。

    当日卯时二刻,冬至以来长久平静的神奈川外,忽然刮起了强劲的东风。借此浩荡东风,驻留于神奈川外的兴献皇后号率护卫舰扬帆起航,沿着海岸蜿蜒而上,隐没于海外茫茫云气之内,渺渺然不知所踪。

    到了深夜子时,坐守于江户的将军终于知道了黑船的行迹。那时他正坐在天守中与家老商议要紧的战务,恍惚之间却听到窗外巨响阵阵,仿佛是雷暴在头顶滚动。惊骇的贵人们推开了窗子,看到远处有耀眼夺目的光焰从天而降,仿佛是在漆黑的云层中开了一朵妖冶而绚烂的红莲花。

    原来水手们所说的“地狱业火”,就是这么个样子!

    虽然相隔数十上百公里,那些闪耀的焰火仍然灼灼可辨,甚至照亮了将军那张苍白的脸。他注目良久,一言不发。倒是旁观的家老忧心忡忡的开口:

    “是黑船又在炮击海岸吗?他们到底意欲何为!”

    “是在炫示武力,试图阻击我们的队伍吧。”高僧酒井氏出声安慰:“但没有关系,将军已经下达过命令,让行军的队伍随时注意‘火箭’,即使遭遇了炮击,也不会有太大的损失。他们只是在浪费力量而已。”

    将军缓缓点头,盘膝而坐,任由窗外跳跃的光芒在脸上投下五颜六色的影子;虽然变起突然,城中又有了惊哗与骚乱。但将军依旧一动不动,只是定定的注视着窗外。

    这是东瀛传统中至为推崇的素质,所谓“胸有惊雷而面如平湖者,可以拜上将军”,越是在这样焦躁急迫千钧一发的时候,上位者越是要表现出这种呆若木鸡的定力;平乱也好,护卫也罢,一切大事都有忠心耿耿的手下全权负责;身为主掌一切的“天下人”,将军此时的任务就是要不动声色的守在这里,像钉子一样钉住天守阁,钉住江户城,钉住黑夜中一切惶恐不安或心怀叵测的力量——只要将军在,幕府就在;只要幕府在,跳梁小丑又何足道哉呢?

    再说了,将军也不是单纯的发呆,他自有深沉的谋算。

    “等吧,不必慌乱。”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