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古代搞发展: 80-100

您现在阅读的是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我在古代搞发展》 80-100(第1/28页)

    第82章 授职

    八名阅卷大臣列坐两边, 皆为一、二品官员,众人恭默守静,等待圣上做钦定。

    能送到御案上的前十, 评分必定都是八个“○”, 但依旧是糊名状态, 要等圣上排完才会揭晓名字。

    圣上拿起第一份卷子看了会儿, 然后放置旁边,再挨个看下去。

    许久之后,方提起朱笔,然而却略过了第一份卷子, 直接拿过了第二份。

    “陛下!”

    笔尖将落未落,被台下突然的开腔惊得一颤, 圣上不满地看过去,“怎么?”

    礼部尚书王大人面上惊恐模样尚未收回,一只手还向前伸着悬停在空中。

    见圣上顿了笔, 这才惊觉自己的莽撞,他缓缓松了口气, 站起身走到中间拱手附身略带紧张地问:

    “陛下,恕臣斗胆一问,陛下看好的一甲是?”

    “爱卿急什么,朕不是正要下笔吗?”

    圣上拿起面前的考卷,“朕觉得此卷不错,担得起状元之名。”

    王尚书果然瞪大了眼睛,其余大臣也都坐不住了,不应该呀, 圣上不是更看好第一份吗?

    作为首席阅卷大臣的太傅率先发言询问,“陛下, 那第一份卷子呢?”

    圣上说道:“最后一道题末赘述过多,偏离题意。”

    众大臣齐齐无语,这不正是你催着人家写的吗?

    太傅说道:“确实跑题了,但其想法甚有创意,且前面答得极好,瑕不掩瑜,若一步之差错了状元未免太可惜了。”

    “一步之差?”

    圣上往后一仰靠在椅背上,唇角带笑看着众大臣,“朕觉得需要两步,探花足以。”

    “陛下慎重!”

    王尚书又一惊一乍的,他急急说道:“叶如尘确有状元之才。”

    圣上微微眯眼,语气淡淡,听不出喜怒,“王典,你怎知这是叶如尘的卷子?”

    王尚书哑声,屈膝跪下,“臣,臣妄猜的。”

    不只是他,大家阅完卷将全优的挑出来对比后就都猜到了好吗。

    虽然他们没有在考场上看叶如尘的卷子,但圣上坐会元身边监考的事情朝堂上下谁人不知。

    他们中也有三人当时在场监考,亲眼见到那考生几次停笔,然后被陛下逼着继续写。

    陛下重变革,年轻时没少折腾,也就近些年才停歇,突然将重点放到了官场队伍上面,弄的血雨腥风,

    把几个儿子都整顿傻了。

    再看考卷,只有一份别具一格,符合圣上口味的。

    这份卷子确实不错,是凭实力得了八个圈的,但八圈的卷子远超十份,并不是八位阅卷大臣都同意将其排在第一名。

    一是因为跑题,二是因为那些想法不切实际,太过天马行空。

    阅卷大臣投票表决,四比四平,首席太傅站在了叶如尘一边,最后其余人顾及着圣上的喜好也只能达成统一。

    却不想,猜错了圣意?

    其实最初表决同意的那四位阅卷大臣也不见得真欣赏叶如尘,而是另有原因,比如王尚书。

    “陛下。”

    王尚书语气激动,“三元天下有,六首世间无,若点了叶如尘为状元,那将是本朝第一位六首状元,乃一大幸事!”

    另一位大人也上前说道:“陛下,自科举实行以来,只南朝出过一名六首状元,距今已有二百年,且他第一次会试还落了榜,第二次才得会元。”

    “而叶如尘一气呵成,无间断连中五元,实属不易,何不成了其六首状元的美名,为我大燕添一笔彩。”

    两人见圣上不说话,心里没底,频频给其他人使眼色。

    太傅大人无奈,明知左右不了圣上,但看在王尚书眼睛都快抽了的份上,开口道:“请陛下三思。”

    见太傅大人开口,也有几位大臣出来帮着说了几句。

    静默了许久,几位大臣心中不安地打起了鼓,圣上这才缓缓坐直身子。

    圣上指着第二份卷子问道:“这么会猜,那你们猜猜这份卷子是谁的?”

    数位大臣面面相视,“臣等不知。”

    圣上将卷子递给身边的公公,挥了下手示意,公公连忙将卷子送给了几位大人。

    其余几个没发表意见的大臣也上前查看,这卷子是重新抄录的,无法通过字迹辨认。

    八人围着一份卷子,反复传阅查看,实在看不出什么。

    圣上问:“如何?”

    众人摇了摇头,根本猜不出。

    圣上又问:“内容如何?”

    太傅答:“分条析理,崇论宏议。”

    能被他们排在第二自然是不错的,若没有叶如尘在前,这份卷子的确配得上状元之名。

    圣上点了点头,说道:“这是昌宁黄仲生的卷子。”

    殿试时,圣上眼中并非只有叶如尘,他转了几圈,看了不少答卷。

    呈上来的这十份中,有五份他都记得座位号。

    黄仲生是谁?有大人一头雾水,但总有其他大人记得,“是会试第二名。”

    可会试第二怎么了,有什么特别的吗?

    圣上说道:“朕记得,昌宁还未出过状元,没错吧?”

    众人瞬间懂了圣上的意思,太傅回答:“是的,昌宁行省教育相对落后,莫说状元,能走到殿试的都寥寥无几。”

    另一位大人跟着说:“今年贡生取二百八十人,昌宁行省仅一十九人。”

    王尚书不太甘心,“可是”

    可是圣上的眼神不太友好,他想说的话生生憋了回去。

    话到嘴边一转,又问道:“为什么不是榜眼呢?”

    圣上看了眼被他们排在第三名的卷子,如果没记错,这位都有白发了。

    “朕以为,没有比叶如尘更适合的探花了。”

    王尚书沉默了,也罢,反正不是状元,第二和第三也没什么区别。

    殿试结果已定,所有新科进士穿着新领的进士服再次入宫参加传胪大典。

    传胪大典在太和殿进行,文武百官齐在,场面隆重壮观。

    乐章奏起,鸣鞭三响,内阁学士取出黄榜,由传胪官高声唱读名字。

    先是状元,一名三十多岁的中年汉子,由礼官引领至御道旁跪下,接着便是榜眼和探花,榜眼看起来比顾父还要大几岁。

    一甲三人,赐进士及第;

    二甲若干,赐进士出身;

    三甲若干,赐同进士出身。

    二百八十位进士一一点名,唱名结束,所有新科进士一同行三跪九叩之礼。

    传胪大典结束,銮仪卫接过黄榜送至宫外布榜,新科进士们随榜出宫,一路游街示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