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承君恩: 16、第十六章(捉虫)

您现在阅读的是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难承君恩》 16、第十六章(捉虫)(第1/2页)

    这念头一落定,她自己都吓了一跳,下意识就忙在心中说不可能不可能。

    却又忍不住问道:“先生,你方才说天子年纪尚轻,具体是多大的年纪呢?”

    宋白砚道:“你怎的又问起天子的事来?”

    苏怀月含糊道:“那高高在上的九五至尊,至今竟还未娶妻,我当然好奇呀。”

    大约是为了打消宋白砚疑虑,苏怀月开玩笑似的又笑道:“先生知不知道我们苏家同当朝天子还曾有过一桩姻缘旧案?那时天子尚且还未入京,曾修书一封…”

    宋白砚闻言忍不住又紧蹙起眉头。

    苏怀月想要说的那件事,他自然也曾听说过。

    皇帝那时从幽州南下,以破竹之势直攻到晋城,莫有人能挡其缨,真可谓是江山在握,风头炽盛。

    只是孤身凭立未免寂寥,遂修书一封,为自己选后。

    想那时天胤旧人,无论是慑其威名,抑或是慕其威名,没有不肯嫁女儿的。

    偏偏遇上的是苏忠文。

    这位绿石先生性情耿介,古板严苛,对那时天胤皇室忠心耿耿,毫不留情大骂其为乱臣贼子,做如此痴心妄想。

    年轻的帝王陡然遭逢羞辱,该如何勃然大怒,不难想象。

    如今除了皇帝自己能提起这件事,还有谁敢乱提?更何况还是事件的另一个当事人苏怀月?

    至今他仍拿不准皇帝在苏怀月跟前隐瞒身份是什么心思,也许皇帝还记恨着当年旧事,时机一到便对苏怀月露出铡刀。

    他想到这儿,禁不住冷汗涔涔,立即打断了苏怀月的声音,教训道:

    “阿月,你实在是未将先生的嘱咐放在心上。你需好好记得自己苏家人的身份,不比旁人轻省。不该做的事莫做,不该问的事莫问,不该说的,即便是对着先生,也不该…”

    苏怀月一听自个老师又开始念起经来,当真堪比唐僧,脑子直嗡嗡作响,也顾不得自己问了什么问题,忙应下:“知道了知道了。”

    不等宋白砚还要说什么,她连忙加快脚步赶上了青竹,总算将宋白砚的碎碎念抛在了后头。

    随着她的脚步,紫藤花穗在耳下轻轻摇晃,苏怀月眼角余光瞟着,忽然就忆起过去的一些旧事。

    那时在苏州时,每每从杨家出来,杨家的九娘子就总是会给她送时兴的花串。送的最多的,就是紫藤。

    九娘睁着忽闪忽闪的大眼睛,抬头看一眼她,低头看一眼紫藤,“哇”的一声,“苏姐姐你是紫藤花仙子吗?”

    想起来杨九娘天真无邪的童言,杨诚与其夫人见她时乐呵呵的笑脸,她觉得又是怀念,又很是难受。

    她那么信任杨家,却没料到杨家偷偷用她父亲的《纪闻》做这种事。

    他们将这《绿石纪闻》公之于众的那刻,有没有想过她会遭遇什么呢?

    临近晌午,三人选了个面馆吃饭。面馆是老招牌了,苏怀月却有些食不知味。

    宋白砚忍不住又在她额上弹了一弹:“头前你读书走神也就罢了。怎的如今来吃东西,依然心不在焉?”

    苏怀月闷闷道:“先生,我就是想起了在苏州的一些旧事…”

    “那时父亲被新帝放归,也是过于愁闷,只在苏州停了短短几日便打算去大江南北走走看看,好去写他的《绿石纪闻》。因我年纪不大,便将我托付于杨家照顾。”

    “后来父亲去世,也是杨家助我安葬父亲,升堂扶灵,挖坟送葬,诸般繁琐皆无怨言。不仅如此,杨家见我失去倚仗,还雇我去给他们的小女儿做启蒙老师,给我安身立命的本钱。”

    “那时候我当真觉得杨家是天底下最好的人家,杨叔及其夫人,还有九娘,便是天底下最好的人。可我没想到,原来这些好都是有条件的。他们蛰伏这么多年,不过是想在我身上等个机会。”

    “而如今,他们终于等到了。”

    宋白砚默了默,道:“那你当是仇恨他们了?”

    苏怀月沉默了会儿:“我觉得我应该是恨他们的。要不是先生你来救我,如今我就是地下亡魂了。”

    可她旋即又摇了摇头,“可是啊,那几年他们对我的好也是真真切切的。我好像,又有点恨不起来…”

    苏怀月叹出一口气,用筷子拨弄着碗里的面条:“不过现在还想这些做什么呢?他们肯定都逃得远远的了,我与他们这辈子都不会再见了。也好也好,那就这样相忘于江湖好了。”

    宋白砚听着女子天真的话语,默了一默,忽而开口:“他们如今…亦在京城。”

    苏怀月有些惊讶:“什么?”

    看着少女懵懂无知的神色,宋白砚似乎下定了什么决心,终于道:“吃完,我带你去看看他们。”

    *

    御书房燃着的香快尽了,烟灰悄无声息地砸下来,团起一小片灰雾。

    昏昏欲睡的小太监忙掐了自己的手心一把,强打起精神。

    往上一瞟,皇帝还在批奏章,没有去午睡的打算。

    倏尔,皇帝抬了抬眼。

    高福瞧着那眼神,心里打了个突:“陛下,有什么吩咐?”

    皇帝将折子往几上一放,冷冷道:“叫沈千意到这儿来。”

    沈千意到的时候,皇帝正在换药。

    几日前皇帝外出祭奠当年的常威将军,不曾想遭遇刺客。性命虽是无碍,但受了箭伤。

    此事只有几个近臣知道,沈千意是其中之一,如今正组织暗探私下调查。他以为皇帝召他来是垂询此事,但瞧着皇帝的面色又觉得不太像。

    “你自己看。”萧听澜面色极为不善,“啪”一声,将奏章丢到了案上。

    沈千意垂首弯腰,小心翼翼拿起奏折。

    是刑部呈上来的请罪文书,主要汇报了这几日提审杨家家主杨诚的进度。

    八日前,从苏州押来杨氏一族。

    据查,便是这杨家家主杨诚将那册书公之于众的。但这并非是最重要的,更为重要的是,将杨诚押解回京的当口,竟发现了前朝太子的踪迹。

    押解杨家人与押解苏怀月时的情况不同。因为人多,囚队行得慢,消息渐而就传播出去。

    到京城外十几里的时候,前朝那小太子竟胆大包天地率了十数人来劫囚。

    只不过虽是出乎意料,但还是被行动有素的禁卫军击退了。小太子仓皇逃窜,自此后又失了踪迹。

    这行踪不明的前太子一直是皇帝的心头大患,便着令刑部问个结果出来。

    但这些日子以来,进度竟然颇缓。

    据奏折中所言,乃是因尚书令沈千意对刑部的手段颇有微词,致使刑部进度迟缓。

    皇帝冷声道:“你有什么话说?”

    沈千意抿着唇跪下,以头抢地:“臣无话可说。”

    萧听澜冷笑,提起桌上茶盏欲饮,但似乎又觉得难以下咽,将茶杯重重在几面上一搁。惊得茶盏一跳,摔在地上,“哗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