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祥如意: 120-130

您现在阅读的是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吉祥如意》 120-130(第7/23页)

镶嵌着各种颜色的宝石,每一颗都是上等成色的宝石,这一对香盒至少值三百两银子。

    张言华笑嘻嘻的说道:“这么好的东西要送出去,老祖宗可别心疼。”

    老祖宗笑道:“我的东西将来都是你们的,这有什么心疼不心疼的,就当提前送出去了。”

    如意开始掷骰子,是四点,从她左手边数到第四个人,正是老祖宗。

    今晚的座次是按照承恩阁六角形楼阁来排成一个圈圈,以东为尊,老祖宗当然要坐在正东,以老祖宗为准,再按照男左女右排列,再加上奉陪末座的令官如意,座次分别是这样:

    如意,三小姐张容华,二小姐张言华,西府崔夫人,老祖宗,西府侯爷,东府大少爷,西府大少爷,东府二少爷,西府二少爷,东府三少爷,西府三少爷。

    如意说道:“四点,老祖宗先说,第一张牌——”

    如意亮牌,是个板凳牌,板凳不好说令,如意就换了一种方式说牌:“左边板凳长。”长字就很好说了嘛。

    老祖宗反应快的很,立刻说道:“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一边说,还一边摸着自己的如一堆雪般的发髻,“正好应景,可见没白长这头白发。”

    张言华立刻说道:“说得好!老祖宗说的真好!”

    众人随即附和道:“就是,若不是老祖宗,谁能想出这么好的酒令。”

    第二张牌,是个梅七,如意担心七字老祖宗说不出来,就改口道:“中间是个七朵梅。”

    老祖宗拉着站在身后服侍的来寿家的手笑道:“腊月踏雪来寻梅!”

    众人哄笑起来。

    来寿家的就叫做寻梅,还是老祖宗少女时期给她取的名字。

    来寿家的打趣道:“我的小姐啊,您为了不罚酒,把我的闺名说出来了!您怎么补偿我?”

    老祖宗顺手就把手腕上玉镯子捋下来一个,套在了来寿家的手上。

    来寿家故意逗老祖宗开心,就夸张的晃动着手腕,“啧啧,瞧瞧这镯子的水头,值了。如意啊,下一牌你最好也开出梅七,我就正好凑个双!”

    众人又是一阵哄笑,暗叹来寿家的宝刀不老,最懂得哄老祖宗高兴。

    不过呢,如意抽出第三张牌,却是个红九,这个很好说令,就道:“右边是个红九。”

    老祖宗说道:“三杯两盏淡酒。”

    如意一扫老祖宗的三张牌:板凳,梅七,红九,脑子里飞快想着这种组合的牌谱名称,说道:“凑成骑虎不敢下。”

    老祖宗对道:“人生几何春已夏。”

    众人都赞道:“说得好!”

    如意说道:“既大家都说好,那就陪着老祖宗共饮一杯吧。”

    令官毕竟不是考官,主要的作用还是掌控酒宴的气氛,让大家开开心心的、风雅的喝酒,而不是互相拉着往死里灌酒。

    酒令大于军令,宴席众人共饮一杯。

    老祖宗很高兴的喝了酒,花椒把骰子送到老祖宗桌上,掷骰子决定下一个人说酒令的人。

    老祖宗掷了个六点,从她左手往下数六个人,是东府三少爷张宗翔。

    各位看官,你们还记得张宗翔是谁吧?就是上回被迫替“舅舅”白杏还债的那个倒霉庶出三少爷!

    如意平日基本只和女人玩行酒令,就在过年的时候,回到四泉巷家里,偶尔会和吉祥九指叔这些男人们一起玩。

    酒席上有少爷们还是第一次,如意不晓得这个东府三少爷行酒令是什么水平,心想就按简单的说吧,不得罪人就行了。

    如意抽第一张牌,是个人牌,人牌最好说了,如意说道:“左边是个人。”

    没有什么比人牌更好说酒令的了,随便说“是个庄稼人”,“是个生意人”都行!

    但是,张宗翔连说了五个“人”都没说出来!

    如意注意到张宗翔结结巴巴说“人”字的时候,眼睛一直盯着案头上那对金嵌宝石的香盒,立刻就明白张宗翔为什么故意说不出来了:

    说不出来就要罚酒三杯啊,老祖宗刚才发话了,今天家宴敞开了喝,谁的酒量好,就有重赏。

    在座的六个孙子和两个孙女,张宗翔没有生母姨娘贴补,是个出了名的穷少爷,所以很在乎老祖宗的重赏。难怪宁可罚酒,也故意不说。

    既然如此,那就成全他,如意说道:“说不出来酒令,倒说了五个人字,那就罚酒五杯吧。”

    哎哟,这个丫鬟很懂我啊!张宗翔高高兴兴的连喝五杯。

    因如意的令官当的极好,中秋家宴上热闹的气氛一直没有掉下去,难得老祖宗想玩一玩,众人都想着陪老祖宗高兴,就一直玩到了二更天才散。

    最后算了罚酒的数目,毫不意外是张宗翔胜出,老祖宗就把两个金嵌宝石的香盒都赏给了他。

    老祖宗累极了,次日睡到中午才起床。来寿家的服侍她梳洗,还闲聊着,“西府和东府今天都有喜事,吉祥和赵铁柱都入了军籍,当上正儿八经的武官了,吉祥是总旗,正七品。赵铁柱是小旗,从七品。想不到咱们张家的小厮都这么有出息。”

    老祖宗也很高兴,说道:“以后不要叫他们张家小厮了,如今他们两个都是官身,见了两个侯爷都不必下跪,就客客气气的叫吉总旗,赵小旗吧。芙蓉,备两份庆贺之礼,送给吉总旗和赵小旗家里。”

    第124章 第一百二十四回:四泉巷飞出芝麻官,谢恩人布衣归里巷

    第一百二十四回:四泉巷飞出芝麻官, 谢恩人布衣归里巷

    昔日张家看门小厮当了官的事情立刻传遍了东西两府。

    四泉巷,鹅姐的家几乎被踏平了门槛,都是来恭贺吉祥当了七品武官的事情, 还问鹅姐什么时候大摆升官宴,他们一定来随礼吃席云云。

    鹅姐和鹅姐夫是赚了一万两银子都不声张的狠人, 闷声发大财,如今儿子当了官,越发谨慎了,不敢太招摇, 很谦虚的说道:

    “当了个七品芝麻官而已, 不打算大张旗鼓的摆酒席,免得孩子得了意, 心飘起来了,以为自己多了不起,忘记了精忠报国的本分。来, 喝茶,吃些点心,这都是如意娘的手艺, 很好吃的。”

    东府那边赵铁柱家里, 听说鹅姐家里不摆酒席、不大肆庆祝,心想人家当了总旗都不摆酒, 我家一个小旗摆什么?于是他们家也不摆了,就请恭贺的人们喝杯茶,吃些点心就散了。

    老祖宗听说了这两家的表现, 很是佩服, 私底下跟来寿家的说道:“虽说都是家奴,但见识一点都不短, 还能沉住气,难怪能够养出这么有出息的儿子来。”

    “我六个孙子,大孙子是靠恩荫和夏皇后的关系赐的三品官,二孙子也是靠恩荫得的国子监监生,其余四个目前都还是白身,同样十六七岁的年龄,人家吉祥赵铁柱靠着自己的本事,就已经是官身了。”

    来寿家的很羡慕,她孙子官哥儿虽然出生之后就脱了奴籍,但是若要参加科举考试,走文官这条路的话,需要三代之内都不是奴籍,所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