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祥如意: 120-130

推荐阅读:
您现在阅读的是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吉祥如意》 120-130(第5/23页)

入册。

    郑纲问吉祥:“你的家姓是什么?”

    这下把吉祥给问住了,按照规矩是儿子要从父亲的姓氏,但从记事起,他娘就叫鹅姐,西府第一悍妇,他爹婚后从妻姓,西府第一惧内,人们都叫他鹅姐夫!

    甚至,他爹在成为鹅姐夫之前叫什么,吉祥也不知道啊!

    如果从父母姓,吉祥就应该叫做鹅吉祥——老实说,不太好听。且鹅吉祥的鹅吉祥叫,像个陕西人,吉祥分明是京城人氏。

    吉祥想了想,说道:“我要加入军籍了,我爹娘还是奴籍。我就跟我自己姓,姓吉吧,大吉大利,逢凶化吉,就像这次打安化王一样,最好是不流血就能打胜仗,很适合军人的姓氏。”

    郑纲就在花名册上填上“吉祥”。

    一旁赵铁柱笑嘻嘻的学舌:“姓吉吧,姓吉吧,吉吧吉吧。”

    吉祥撸起袖子就要揍赵铁柱,赵铁柱拔腿就跑,还怪声大叫着:“吉总旗息怒!小的知道错了!以后定说吉不说吧!”

    看着这群战友,郑纲摇头叹气,继续撰写花名册,去问下一个,“偷儿,你到底叫什么?”

    这就是豹子营在天师庵草场选拔时偷了赵铁柱靴子的小偷,目前是步兵营的小卒,归赵铁柱管——两人算是以偷结缘了。

    偷儿像个猴子似的抓耳挠腮,说道:“我是乞丐养大的,没有正经名字,就叫偷儿,你随便取个吧。”

    郑纲正经读过书,说道:“小偷就是梁上君子,不如你就姓梁,叫子君吧。”

    “娘子军?”偷儿把脑袋摇的像拨浪鼓似的,“不行不行!我一个男的,叫什么娘子军?会被人笑话的,还不如跟着吉总旗叫吉吧呢!好歹一听就是个男的。”

    山猪吃不来细糠的家伙!郑纲顿时觉得头好疼,说道:“那你就跟着吉总旗姓吉,叫做吉庆吧。”

    “这个好。”吉庆说道:“又吉利又喜庆,我喜欢。”

    第123章 第一百二十三回:糊涂娘大战败家爹,承恩阁中秋开大宴

    第一百二十三回:糊涂娘大战败家爹, 承恩阁中秋开大宴

    且说豹子营在论功行赏,承恩阁也是一派其乐融融的景象——至少表面是这样的。

    登高赏月,张家的家宴就安排在承恩阁的第五层楼里, 这里是东西两府的最高处,凭栏俯瞰下去, 十里画廊的灯犹如一条银龙般盘踞在长寿湖,能够与明月争辉!

    因五楼太高了,楼梯又窄小,根本不可能抬着一大家子合餐的大饭桌上去, 于是如意就临时改成了分餐, 就用承恩阁自带的桌椅,大小主子们皆是一桌一椅。

    这下把颐园大厨房严婶子给愁的, 说道:“如意姑娘啊,你得想想我们厨房的难处,之前松鹤堂的芙蓉姑娘说是合餐, 摆三桌酒席。老祖宗,两个侯爷一桌,两位侯夫人和两位小姐一桌, 六位少爷们坐一个圆桌, 我准备的食材也是按照三桌席面备出来的,到时候三桌一起上菜, 一口气把除了蒸螃蟹以外的所有菜肴出齐了。”

    “现在改成分餐,一人一桌,还不能厚此薄彼, 每人的菜肴都是一样的。合餐一桌是九个大菜, 我们把这九个菜品,每一道菜都分成十三份, 可是,分餐的小桌顶多摆五个小菜碟,主子们注定有四个菜吃不了。”

    “再说了,分餐小桌五个小菜碟,再摆上茶壶酒壶果盘点心什么的,挤得满满当当,也不好看啊。”

    严婶子言之有理,这下把如意给难住了,说道:“大桌抬不上来、小桌杯盘不好摆,这可怎么办?”

    当差这几年来,如意淌过多少“大江大河”都不惧怕,她一直明白自己想要什么,如今却被这件小事给整的没有办法了。

    不过,如意能有今天,她的运气也是不错的。

    如意焦头烂额之际,红霞来了,带了个好消息,“如意,东府侯爷侯夫人今晚都不来赴宴了,记得少摆两个座椅。”

    如意不敢相信,“真的吗?你别哄我啊,这可是大事。”

    红霞笑道:“当然是真的,东府侯爷和周夫人吵架,被周夫人把脸给抓花了,留了幌子,自然不好在家宴上出现,周夫人也自知没脸,就推说身子不舒服,不来了……”

    东府侯爷和周夫人如何大过节的吵起来了?

    这事还是跟刘瑾有关,刘瑾的亲哥哥刘景祥出殡,周夫人的娘家庆云侯府在安定门大街扎了祭棚,摆了祭品。

    虽然今天庆云侯因要跟着正德皇帝在德胜门迎接远征军,没有亲自去路祭,但毕竟祭棚就在那里。

    惊闻刘瑾倒台,东府侯爷就不禁担心庆云侯府会不会因为祭棚而划入刘瑾乱党、招来大祸呢?

    东府侯爷就在周夫人面前抱怨了几句,说大舅子庆云侯不该如此“摧眉折腰事权宦”等等,现在皇上以雷霆手段收拾了刘瑾和一众党羽,京城人心惶惶,不知道周家会不会因此而获罪、连累到张家云云。

    周夫人听的心烦意乱,一边担心娘家安危,一边更瞧不起丈夫这幅缩头乌龟似的样子,冷笑道:“侯爷这些话是什么意思?想快点撇开关系啊?横竖我们周家已经没落了,这种破落户如何配得上你们张家呢?”

    “侯爷不妨写下一纸休书,将我休弃,我回娘家去,庆云侯府是生是死,都张家无关!”

    其实周夫人生下一双儿女,还是张家的宗妇,且无七出之罪,张家现在就是再瞧不上庆云侯府,也不可能把周夫人休了啊。

    何况,还要顾及张言华和魏国公的婚事呢。

    故,这都是气话。周夫人敢这么说,也是料定了侯爷不敢这么做罢了。

    当然,这种气话实不该说,有失侯夫人的身份,但周夫人在娘家半生娇宠,童年和少女时期刚好是周家最辉煌的时候,一切顺风顺水,她就没有多少心机,也不懂小意温存,一时气急败坏,就顾不得斟酌说口的话了。

    夫妻多年,周夫人这点小心思,侯爷当然看穿了,觉得妻子小题大做,不识大体,居然在过中秋节的时候这样一哭二闹三上吊的,有失体统,就瞧不上周夫人了,也冷笑道:

    “你既然想走,我就不留你了,你想要我写休书对吧?我写!”

    东府侯爷铺纸,将“休书”一气呵成,其实并不是休书,而是摘抄了苏东坡描写好友陈季常害怕以彪悍闻名的老婆、外号河东狮的诗句:“龙丘居士亦可怜,谈空说有夜不眠。忽闻河东狮子吼,拄杖落手心茫然。”(注:出自苏轼《寄吴德仁兼简陈季常》)

    写罢,东府侯爷将“休书”一叠,递给周夫人,“给你。”

    周夫人不知道这是假的啊,以为侯爷真的写了休书,气急上头,脑子也不晓得转了,颤抖的手接过“休书”,说道:

    “好!写的好!当年我们周家的太皇太后还在时,你狗颠似的哄着我、宠着我,我不喜欢满屋子的牡丹花,你就立马把牡丹都移走了。”

    “我以为你是个知情贴心的夫郎,却没想到你只是为了宫里的娘娘敷衍我罢了!”

    “你若无情我便休!我出了你们张家的门,你就是跪下来求我,我也不回来了!”

    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