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祥如意: 110-120

您现在阅读的是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吉祥如意》 110-120(第15/23页)

迁怒与你。”

    “可是,这刑部的判决也真真可笑,曹祖的尸格填写的是中毒,判决成了肺痨;还有那个经常给曹祖送饭的猪倌,只字未提,至于诬告张家的背后主使之人干脆没有。”

    西府侯爷把判决重重的甩在案头上,“幕后主使揪不出来,始终都是隐患啊。”

    曹鼎说道:“咱们张家一门两侯,树大招风,保不齐背后有人看咱们张家不顺眼。不过,咱们张家不做亏心事,不怕鬼敲门,咱们西府跟谋反不沾边,他们告也告不出什么名堂来。”

    西府侯爷心中依然有顾虑,但也无可奈何。打发走了曹鼎,西府侯爷想了想,去东府,跟哥哥东府侯爷说了几句。

    “……虽是诬告,但咱们家也要从此警醒起来了,那些什么王爷啊、有兵权的武将啊咱们张家一概不交往,就是有人送贴子,主动示好,咱们连帖子都一并退回。”

    “就像现在宁夏那边安化王朱寘鐇起兵谋反,京城里就有人蠢蠢欲动,诬告平日看不顺眼的官员与安化王暗地里交接。也有互相攀咬的,朝廷整天风言风语,都说对方和安化王有私交,咱们张家要应以为戒,不得不防啊。”

    现在京城上到达官贵人,下到黎民百姓,大家聊的最多的就是边关的安化王谋反,朝廷出兵镇压的战况。

    东府侯爷说道:“知道了,我还懒得跟这些人应酬呢,如今东府的往来庶务,我都交给了宗说去料理,早就不管啦。”

    东府侯爷只喜欢被美女环绕。

    看着沉迷温柔乡半辈子的哥哥,西府侯爷都不知该说什么好。只得安慰自己: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哥哥是出了名的喜欢女色,没有什么野心,这是众所周知的事情,名声虽然不好听,但和谋逆等十恶不赦的大罪不沾边啊!

    西府侯爷就去叮嘱了大侄子张宗说。

    有一个万事不管、只晓得从钱库里拿钱的爹,张宗说就免不了多操些心了,说道:

    “二叔,我记住了,曹祖诬告案虽然给张家带了很多风波,但也确实敲响了警钟,我要看门的、还有处理书信应答的师爷幕僚们都小心些,每一封信件,都必须过两个人的手,绝不授之以柄,防患于未然。”

    “此外,我以前还喜欢牵头开一些文会诗会什么的,自打曹祖诬告案之后,我就再也不开了,免得那些文人墨客喝多了,想到自己郁郁不得志,就乱写一些发闹骚的诗,到时候连累了我。”

    最近话本小说《水浒传》流行,张宗说也买来看了,里头有宋江酒后提“反诗” 的情节,酒后的胡言乱语,将宋江彻底推向了梁山,这让张宗说很有感触,就把开文会这种爱好给戒了。

    文人手里的笔不好管啊,稍有不慎就引火烧身。

    看着大侄子如此懂事,西府侯爷很满意——他也有这个附庸风雅的爱好,至今戒不了,最近开文会都是叮嘱到场的文人们只可以谈风月,莫论国事。

    西府侯爷说道:“我们西府的吉祥,还有你们东府的赵铁柱这一次都跟着张公公去了西北平定安化王朱寘鐇之乱,这一回我们张家对朝廷的忠心是毋庸置疑的,这一关是过了。只是朝廷一向风云突变,关关难过,咱们防着点准没错。”

    张宗说说道:“回头我跟两个弟弟也叮嘱几句。”

    西府这边,无论是侯爷还是崔夫人平时都管的严格,自不必多说。

    颐园。

    入夏之后,王嬷嬷就告了病,回家做金针拨障之术去了。

    请了名医做的,很成功 ,王嬷嬷重见光明,再也不像过去似的,眼睛蒙着一层纱,永远只能看见黄昏。

    金针拨障之后,王嬷嬷在家里休养,东府大管家娘子腊梅告了假,去贴身照顾姨妈王嬷嬷,这是她血缘上唯一的亲人了,不想留下任何遗憾。

    现在东府主持中馈的依然是大少奶奶夏氏,身边的魏紫暂代了腊梅的位置。

    紫云轩自然是如意代为执掌,整天忙得团团转,幸好有秋葵搭把手,还有潘婶子、辛婆子等能干的媳妇子们襄助,这个夏天一切都忙而不乱,没有出过大的岔子。

    今天是七月十五日,也叫做七月半,是鬼节,据说这一天鬼门大开,是新鬼旧鬼来阳间的日子。

    家家户户烧纸钱烧纸扎给去世的亲人,希望他们的魂魄来到阳间时把这些东西都带到地下享用。

    如意娘买了两大篮子的纸钱纸扎,找了个十字路口烧给了亡夫刚子,心中默默祝祷:刚子,你一向勇猛,想必死了也是个烈鬼,到了地下若遇到了白杏这个畜生的鬼魂,想毕也是能打赢的,好好震慑住白杏的鬼魂,不准他出鬼门关找我的麻烦。

    颐园严禁烧纸私祭,这里的下人是不能过七月半的,所以没有任何节日的气氛,如意在紫云轩忙碌了一天,夜里回到了承恩阁歇息。

    七月半正值盛夏,天气炎热,蝉鸣阵阵。

    不过,承恩阁外号广寒宫,山上凉快,清风徐来,驱散了暑热,当差完毕的如意没有回住的地方,她爬上了承恩阁第五层楼,享受清凉。

    蝉妈妈来了,递给如意一封信,信封留着如意娘的名字,但上头画着一个如意,“这是你娘托付辛丑捎进来的。”

    是王延林从苏州的来信!

    这是两人通信以来,王延林写给她的第二封信了,如意高兴的很,用簪子挑破了信封,拆开了信封,因太着急了,还不小心撕破了一页信纸。

    王延林在信中说,她定亲了,明年开年就要嫁人,未婚夫婿叫做朱希召。

    朱家也是苏州当地书香望族,朱希召目前是国子监的监生,但他的亲哥哥朱希周,是个状元!

    这个朱希周执掌翰林院,因今年八月他即将主持应天府地区的乡试秋闱,就顺道回到了老家苏州探亲。

    朱希周也得罪过立皇帝刘瑾,差点把翰林院的差事都丢了,于是在回乡之后,和同样因看不惯刘瑾胡作非为而辞官回乡的王延林的父亲王阁老就聊上了!

    状元朱掌院有个亲弟弟朱希召还没有娶妻,探花王阁老正好有个闺女王延林没有出嫁。

    且朱家和王家都是苏州闻名的书香门第,门当户对,朱家门风极好,不纳妾。

    朱状元和王探花一拍即合,两家结为亲家。

    王延林的哥哥王延喆也在国子监读书,听哥哥说,朱希召为人洒脱,不是迂腐之人,爱好也很风雅——喜欢收集考据宋元两朝的状元的生平,闲的时候,还会奔赴记载中状元们的葬身之地,去抄写人家墓地的碑文!

    如意看到这里,她没有读过什么书,实在搞不懂这种行为有多么风雅,甚至觉得毛骨悚然,跑到别人家坟地抄墓碑难道不怕鬼敲门吗?

    哎呀,真是搞不懂这些读书人,墓碑有好抄的?

    如意不解的挠了挠头,继续看信,王延林的字里行间好像对这个喜欢到处抄墓碑的未婚夫有些期待,说婚后她就有理由踏出二门,跟着夫婿到处游历,朱希召去某个地方抄墓碑,她就赏景作画作诗,各忙各的。

    如意心想,如果真能如此,这门婚事倒也不错。

    如意把信又看了一遍,乘着还有天光,就提笔给王延林写回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