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祥如意: 60-70

您现在阅读的是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吉祥如意》 60-70(第9/22页)

的儿女,她倒下了,我还格外给她家二十两烧埋银子,让九指好好安葬郑姑娘。”

    “当时府里还有好些人不服气呢,说其他家都是死了孩子才给二十两烧埋银子,怎么唯独她家死了大人也给?”

    “更有离谱的,还编排我看中了九指长得俊!想要把他纳为幕下之宾呢,一把年纪,老妇撩发少年狂了。”

    老祖宗笑道:“但凡有点本事的女人,就有人编排泼脏水,最容易泼向女人的脏水,就是男女那点事。”

    这一点,王嬷嬷也深有感触,连连点头,“老祖宗说的对。来寿家的受委屈了,郑姑娘的来历不能往外说,有冤无处诉。”

    来寿家笑道:“我不委屈,九指狠狠揍了那几个人,就没人再敢胡说八道了。”

    老祖宗缓缓坐起来,看了看外头的天色,说道:“天什么时候黑的?这么晚了,怎么还不摆饭?”

    一听这话,来寿家和王嬷嬷又对视一眼:老祖宗这是怎么了?记性变得这么差?忘记郑姑娘也就罢了,但才刚刚吃过晚饭,大家喝茶消食呢,怎么又说没吃饭?

    【作者有话说】

    衰老不可逆转

    第65章 第六十五回:悲白发晚饭吃两回,做豆腐三宝齐上阵

    第六十五回:悲白发晚饭吃两回,做豆腐三宝齐上阵

    王嬷嬷正要解释,来寿家的抢了先,说道:“这不因老祖宗今天午觉睡的长,起的晚,吩咐说迟一点再吃晚饭嘛,所以天黑了还没有摆饭。”

    王嬷嬷顿时明白了来寿家的意思,人老了,老祖宗的记性出了问题,但是老人一般是不服老的,来寿家的将错就错,是为了维护老祖宗的脸面。

    王嬷嬷也随声附和道:“正是如此,老祖宗既然饿了,就她们摆饭吧。”

    幸好,老祖宗虽然忘记了刚刚吃过晚饭,但是肚子饿不饿还是能够感受到的,说道:“奇怪,这么晚了,也不觉得饿,人老了就是这样,吃的少,不想动弹,又睡了一下午,就更不饿了。”

    记性不好的老人们大多有个通病,就是你越是纠正说,你明明已经吃过饭了,老人就越跟你犟,说我没吃,你们都骗我,就偏要吃,即使不饿也要吃。

    但你要是顺着老人的意思去说,啊对对对,是是是,咱们这就吃饭,老人反而不会跟你硬犟,就像到了逆反时期的小孩子似的,要哄着点。

    来寿家的说道:“不饿就简单吃点,天气冷,吃个锅子如何?”

    老祖宗点点头,“吃个素锅子吧,晚上吃的清淡些,别睡觉积了食。”

    来寿家的继续陪着老祖宗说话,王嬷嬷出去,吩咐芙蓉她们赶紧准备素锅子。

    王嬷嬷把老祖宗刚吃晚饭转眼就忘记的事情说了,芙蓉倒是见怪不怪,说道:

    “这不是第一次了,今年入冬之后,忘性越来越大,来寿家的说,让我们哄着点老祖宗,别戳破了,免得老祖宗伤心。”

    王嬷嬷听了,有些伤感,她近年来眼神也是越来越不好使,衰老来了,有的眼睛先老,就像她自己;有的脑子先老,就像老祖宗。

    王嬷嬷叹道:“怪不得老祖宗喜欢来寿家的,真真什么都考虑周到了,如此甚好,不伤老祖宗自尊。都说老小孩,老小孩,人老了可不就像小孩子一样,忘性大,需要哄着照顾。”

    芙蓉苦笑道:“是啊,人老了,就是越来越不中用。我四十岁以后,就熬不得夜,现在上夜的活都交给花椒了,否则,我白天根本撑不住。”

    王嬷嬷说道:“芙蓉姑娘要注意保养身子啊,你照顾老祖宗的年岁最长,老祖宗离了谁,也离不开你。”

    芙蓉叹道:“我尽力而为,老祖宗离不开我,我又何尝离得开老祖宗?这么多年的陪伴,主仆之情不必多说,老祖宗若走了,我也活不成的。”

    芙蓉要小丫鬟摆了个紫铜锅,一桌子素菜,有白菜、豆腐、蘑菇、银耳、黄瓜、韭黄、木耳等等。

    老祖宗坐下,对王嬷嬷和来寿家的说道:“你们怎么看着我吃?我一个人怪冷清的,坐下来一起吃热闹。”

    其实今天晚饭就是王嬷嬷和来寿家的作陪,刚刚吃过了啊!

    两人为了哄老祖宗,心照不宣坐下来,硬着头皮,又陪着吃了一顿!

    饭毕,年轻体健的花椒扶着老祖宗在屋里走走消食,王嬷嬷朝着来寿家的使了个眼色,两人出去说体己话。

    王嬷嬷问道:“老祖宗记性不好这事,太后娘娘,两府的侯爷侯夫人知道吗?”

    来寿家的说道:“暂时谁都没告诉,也就是贴身伺候的芙蓉,花椒,还有你我知道。先看看吧,老了记性不好,丢三落四的是常事,如果越来越严重,就跟太后娘娘,还有两府侯爷侯夫人说吧。再说,说了有什么用呢?那里有神医治得了老病?都是骗子。”

    王嬷嬷点点头,“也只能如此了。”

    次日,腊月二十六,颐园所有伺候的女人都发了一套预备过年穿的新衣,红袄红裙,闪缎绿比甲,打扮的喜庆。

    除了衣服,伺候的女人们按照各自的品级发了金银首饰,反正低等的都是银镀金的一对钗环。

    一等丫鬟和仆妇是一对金嵌红宝石凤钗,金镶玉童子持荷耳坠

    如意这种二等丫鬟,是一对喜上梅梢的金钗,金葫芦耳坠。

    三等丫鬟以及以下的仆妇都是银镀金的喜上梅梢银钗,银镀金柿子耳环。

    每个人头上都是黄哄哄的,富贵喜庆。

    王嬷嬷叮嘱颐园的女人们:“这衣服首饰要保存好,过年的时候统一穿戴,等到二月大小姐出嫁,也是穿戴这一套,若是弄丢了首饰,自己出钱买去!官中不会再补发了。”

    年嘛,每年都过,大小姐出嫁才是这两个月最重要的事情,何况嫁过去就是定国公夫人,一场盛大的婚礼,张家不惜血本都要给大小姐把面子做足了,因而今年发的首饰最贵重。

    如意把衣服钗环都放进衣柜里收好,去大厨房吃晚饭的时候,有婆子来说,“如意姑娘,等你吃完了,去暖房一趟,严嬷嬷有事找你商量。”

    如意应下,吃了饭,走去大厨房后面的一排房舍,暖房她以前来过,三年前帚儿疗伤时,就在这里住过几天。

    这里有地炕和火墙,屋顶还是透光的琉璃瓦,白天黑夜都是暖的,种植着黄瓜、韭菜、青菜等等,下面还有地窖,种着韭黄。

    马上要过年了,这些矜贵的蔬菜比肉贵多了,要小心伺候,老祖宗住在颐园,因而这三年东西两府的年夜饭都在颐园吃,每年大厨房都严阵以待,当成头等大事来办。

    大厨房总管严嬷嬷每天早中晚三次都要来暖棚查看一遍蔬菜的生长情况。

    严嬷嬷是厨娘出身,从烧火丫鬟做起,一步步爬上来的,今年其实才四十岁出头,和芙蓉一样年龄,只是年轻时常年在灶下劳作,烟熏火燎的,显得有些老态。

    如意说道:“嬷嬷找我啊。”

    严嬷嬷半蹲着,用尺子量着竹菜架上吊着的小黄瓜,看着长势,说道:“今天来禄家的跟我说,你娘做的锅塌豆腐好吃,今年年夜饭的豆腐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