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局给秦始皇盘点十大败家皇帝[历史直播]: 160-168

您现在阅读的是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开局给秦始皇盘点十大败家皇帝[历史直播]》 160-168(第6/12页)

嬴政想到确实如此,所以他才对李斯网开一面,连亲儿子胡亥都杀了,却没有杀掉李斯,而是让李斯去百越之地戴罪立功。

    天幕说到李斯的功绩,看来这期视频盘点李斯,是给他大秦长脸的。

    嬴政听天幕再度提起原本轨迹中的扶苏,还是忍不住伤感。扶苏只是一个监军,而监军是没有兵权的,若是兵权在扶苏手上,后续事情走向也许就不一样了。

    而以蒙恬和扶苏的关系,怕是还没有好到能让蒙恬举兵造反的程度,且造反也没有一个正当的理由。

    天幕说的没错,就算蒙恬自己不惜命,愿意奉扶苏为主跟随扶苏造反,也该考虑到亲兄弟蒙毅以及整个家族的性命与荣辱。

    再有就是,造反的胜算有几成?值不值得赌上全族的性命与荣辱冒险?

    朝廷有边关三十万大军的家人在手,文有李斯,武有王翦,且占据大义。扶苏和蒙恬举起造反就是反贼,为世间所不容,胜算顶多也就三成吧。

    这也是他放心把扶苏派去边关的原因之一。

    嬴政想到扶苏自杀就忍不住叹息,关键还是他出事的时候蒙毅恰好不在他身边,而蒙恬和扶苏并不知道蒙毅当时不在他身边。

    如果当时蒙毅在场,赵高和李斯勾结就该掂量掂量了。

    太子扶苏对张良格外在意,担心天幕异象再现秦始皇统一六国的场景再现会刺激到张良。

    张良:“……”

    之前天幕开放评论区的时候,他看到后世的自己在评论区出现,于是私信质问后世的自己为什么要尽心竭力地帮助刘邦,不惜坑死韩王。

    这中间到底发生了什么?为什么会有这种思想转变?

    虽然他在往期的天幕异象盘点中窥知一二,但是毕竟没有亲身经历过,想要听听后世自己的想法。

    结果……结果就是谁也说服不了谁。

    后世的自己询问他,秦始皇在看了天幕异象之后有什么举动,高祖皇帝还好吗?真就满心满眼都是刘邦啊,简直了!

    他得太子殿下的知遇之恩,是铁定要为秦国效力的。

    天幕下的众人:“……”他们怎么可能会没有听说过李斯,不知道李斯这个人?他们都是生活在秦朝以及秦朝以后的人,对秦朝的丞相李斯不说是了如指掌,那也是相当的熟悉。

    想起来了,这天幕异象背后的作者菌并不知道他?她?发布的视频是给他们这些古人看的。

    后世的历史课本也太简略了吧?

    【李斯师从荀子,学的是帝王之术,也就是治国之道,有着远大的抱负,听说秦王想要统一天下,就去了秦国,成为了相国吕不韦的门客。

    吕不韦十分欣赏李斯,提拔李斯做了郎官——君主侍从。

    李斯成了郎官之后,就能接触到当时还只是秦王的嬴政了,便向嬴政献策,又得到了嬴政的赏识,升官了,成了长史——幕僚。

    嬴政按照李斯的计策,着人带着重金游说各国。

    游说什么呢?是到各国去挖掘人才,重金收买这些人才替秦国效力,若是有不愿意替秦国效力的人才,就直接杀掉。

    离间各国的君臣关系。】

    天幕下的众人:“……”这就是简单地将史书的内容概括了而已,这些他们都知道啊。

    著名的离间计,谁人不知,谁人不晓?

    众人期待天幕异象再度跑题,只有跑题了才会透露出他们不知道的事情,不然还叫天幕预言示警吗?

    身处百越之地的李斯回想起过往,恍如梦中。

    【嬴政见李斯的计策颇有成效,便又给李斯升官了,任命李斯为客卿。客卿很好理解,就是外国人在本国当大官。

    李斯是楚国人。

    嬴政任命李斯为客卿,一是李斯确实有功劳,二是做给那些前来投奔他的各国人才看的。】

    【但李斯毕竟是外国人,没有什么特别突出的才能却在秦国当上了大官,肯定是有本国的官员不服的。

    不服怎么办呢?

    恰好此时有韩国人郑国来到秦朝,以修筑渠道为名,心怀不轨,做着间谍的工作,被识破了。

    这就给他们逮着机会驱逐外国人了。

    李斯身为楚国人,也在被驱逐之列,于是便上书秦王,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劝秦王收回了成命。】

    天幕上出现了李斯的《谏逐客书》节选。

    【李斯在《谏逐客书》中,列举了西戎由余、宋国蹇叔、楚国百里奚、晋国公孙支等人,帮助秦穆公成为春秋霸主的事例,接着又举例秦孝公重用卫国商鞅,实行变法,富国强兵的事例,又列举了秦惠王任用魏国张仪,以连横之术破苏秦合纵之策……

    接着,又提到各国的宝物、美女,诱惑秦王,只要统一六国就能够得到这些。

    是做守成之主,还是建立不世之业?】

    秦始皇嬴政想到,他能够那么快的统一六国,李斯确实功不可没。若是没有李斯点醒他,他就因小失大了。因为郑国这一个间谍,而错失众多的人才。

    莫说李斯了,就连郑国渠也是功在千秋。

    李斯:“???”“是做守成之主,还是建立不世之业?”他有说过这句话?

    他自己怎么不知道?

    第165章

    【秦始皇嬴政看了李斯的《谏逐客书》,如醍醐灌顶,非但没有驱逐李斯,反而对李斯更加重用了,任命李斯为廷尉——九卿之一。

    李斯“从各国吸纳人才”的建议,很大程度上帮助秦国统一了六国。】

    【但是吧,李斯这个“从各国吸纳人才”的建议,只对一人例外,那就是李斯的同学韩非——韩非子。李斯和韩非都是师从荀卿,也就是鼎鼎有名的荀子。

    李斯曾经说过,他的学识不如韩非。

    作者菌觉得吧,李斯可能是过于谦虚了,说自己不如韩非,不如蒙恬,但是他的功绩并不输于这两人。】

    秦始皇嬴政心道:这天幕背后之人倒是对李斯十分看重。

    身处百越之地的李斯看到这里热泪盈眶,没有想到作者菌对他给予如此之高的评价,实在是受之有愧啊。

    他不是谦虚,是真的不如。

    【韩非是属于怀才不遇的天纵奇才,法家的集大成者,由于有口吃的毛病,不方便开口说话,便著书立说。秦始皇嬴政看了韩非的书之后,感叹若是能够见到书的作者,与之同游,就死而无憾了。

    李斯告诉嬴政,这是韩非的书。

    嬴政为了得到韩非,加紧了攻打韩国的进程。韩王一开始不用韩非,待到秦王攻打韩国,这才急了,派遣韩非出使秦国。

    嬴政十分高兴,但是不敢轻易相信韩非。

    因为韩非是韩国公子,来秦国的时间也很微妙,很难不怀疑韩非的动机,是真的想要为秦国效力,还是想要帮助韩国?

    韩非在韩国是怀才不遇的,早已对韩国失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