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黑月光她只想夺权》 110-120(第10/20页)
朝堂的未来到底还是属于年轻官员。
可达成这个事情的大前提,是要他们两方焦灼多年,这些新科进士,才有冒头的机会。
否则,一切都不过只是一纸空谈罢了。
问题就在于,这么长的时间,他谢郁维能等,那蠢蠢欲动的江太妃和广郡王也能等?
施元夕和周瑛又能任由着他结党营私,不断提拔自己人?
阻拦因素太多,想要一步登天,几乎没有可能。
且在她看来,谢郁维也不是一个这么有耐性的人。
既是如此,谢郁维便必定留有后招。
“施大人的意思,此事的重点,在于吏部?”李侍郎面色微变,沉声说道。
施元夕轻颔首:“朝中官员众多,又有太后坐镇,除中书省外,谢家轻易插不进手。”
中书省这个位置,新科进士也很难进入其中。
“但……地方官员却并非如此。”施元夕眼眸闪烁。
惠州之事便是个中典型,魏天昊本身能耐不算多么了得,却在京城魏家的提拔下,一路晋升至二品大员。
后续还成为魏家的摇钱树,给魏昌宏带来极大的价值。
这还是在魏昌宏尤其看重朝堂,较为忽视地方的情况下,便能做到这个地步。
若是情况扭转,谢郁维手中,尚不知要出现多少个魏天昊。
周瑛面色发沉:“地方官员的任命及升任,大部分由吏部掌控。”
施元夕眼眸闪烁,补充道:“现任吏部尚书蒋谭明,便是谢郁维手里的一把利剑。”
这就是症结所在。
之前施元夕跟魏家在朝上周旋时,谢郁维唯一牵扯进来的那次,就是蒋谭明从中调和。
那次以后,施元夕便猜到了蒋谭明是谢郁维的人。
蒋谭明在吏部多年,只能说是无功无过。
但这人行事谨慎小心,明面上从未有过明确表态和偏向。
如果不是当初谢郁维急于拿到防弹甲胄的图纸,施元夕也没那么快猜到蒋谭明的立场。
魏家倒台后,施元夕从陈海的口中得知,蒋谭明还是当年先帝亲自提拔起来的人。
她猜测,估计连魏昌宏都不知道,这人已经在暗地里投向了谢郁维那边。
她轻叩了下扶手,神色严肃地道:“重开春闱是假,借用春闱一事,让吏部动起来才是真。”
“谢郁维是要将谢家及江太妃手里能用的人,分散到各个地方。”
从地方建起庞大势力,与朝中的周瑛一脉分庭抗礼。
天高皇帝远。
朝堂官员再多,也比不得各处的地方官,且脱离京城后,不在天子亲卫的监查下,行事会方便许多。
地方官考评,升迁还都握在他们手中。
……吏部中虽有李侍郎从旁牵制,可蒋谭明才是一部之首。
官职品阶之下,李侍郎轻易是越不过他去的。
认真说来,谢郁维手里握着的工部、兵部加起来,都比不上一个蒋谭明。
这也是历来六部排序,都以吏部为先的根本原因。
吏部,便是真正的六部之首。
“荒唐!”郑奇明怒拍了下桌案,面上带着怒意。
和往常不同的是,今日这殿内还多出了一人。
便是那个刚被调任到京城担任户部尚书的冯炜然。
冯炜然坐在施元夕身侧,闻言神色微顿。
施元夕离开惠州前,大局未定,他没想过自己会有这样的造化。
如今得周瑛提拔,同属六部官员,这也是他第一次参与议事。
冯炜然性格内敛,并没有第一时间开口。
旁边的施元夕却道:“冯大人可是有话要说?”
殿内的官员皆抬眸看向他。
冯炜然回过神来,眼眸闪烁,面上的表情却格外笃定,他沉声道:“此事上,或许还有转圜的余地。”
次日,早朝时分。
春闱刚过,朝上暂无要事。
只是在群臣议事前,边疆送来战报。
打从周瑛扶持王溪,成立火铳营后,连着数日,传来的都是些好消息。
今日更甚。
战报是王溪亲手所写,说他们前几日夜间深入敌营,活捉了敌方将领。
北越接连战败,重要将领被俘,已出现败象。
这场战事持续一年,边疆苦不堪言,如今对方终是出现了兵败之象,消息一出,朝野振奋。
当下,整个朝堂都热闹了起来。
施元夕站在朝上,耳边不断充斥着路星奕这个名字。
她神色轻缓,面色平和,目光却扫向了周围。
朝上许多官员都清楚,如今这短暂的安宁,都是因边疆局势未定。
各方势力暂且退居在安全线内所导致。
一旦边疆得胜,大军班师回朝。
朝中必定会掀起一场巨大的风暴。
周瑛垂帘听政后,尹骸担任御前侍卫统领,同步调遣着底下的影卫探测各方动向。
谢家那边最明显的一个方向,便是对路巡抚及边疆的路星奕频频示好。
甚至连现在的边疆主帅严广海,都排在了路星奕之后。
谢家笼络边疆战将的心思溢于言表。
她刚收回目光,就见冯炜然缓步行至殿上。
周遭逐渐安静下来,他朗声道:“启禀皇上,臣有一事要奏。”
“说罢。”
冯炜然轻抬头,神色冷静地道:“此事并非眼下朝中要事,而是和地方官员有关。”
地方官员。
顾安仲脸色微变,谢郁维亦是在第一时间抬眸,看向了那冯炜然。
“按我朝律令,地方知州一位,皆由朝中直接任命。”冯炜然微顿,随后才道:“平江四州,有三州都是如此。”
“唯有沧州不同。”
吏部官员的队列中,李侍郎微不可觉地抬眸,扫向了前边的蒋谭明。
蒋谭明面色如常,就好像冯炜然所说之事,与他全然无关一般。
他保持着镇静,唯有那隐隐颤动的瞳眸,暴露了他的情绪。
冯炜然缓声道:“沧州知州,原本只是京郊的一个县官,这些年来,一路从县官升迁到了知州的位置上。”
“此人能力只是寻常,却年年考评为优。”冯炜然说及此处,微顿后道:“魏天昊调任为平江都指挥使后,此人更是暗中与魏天昊有所往来。”
“行事虽不似惠州白瑞民那般肆意妄为,却还是为魏天昊大开方便之门。”
“揽财无数。”
冯炜然掌控沧州,是从魏天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