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为汉武帝强国富民: 540-560

您现在阅读的是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如何为汉武帝强国富民》 540-560(第11/27页)

无数的山民归于汉,愿意从山上下来,大汉突然得了众多的人口,更叫刘彻甚喜。与之而来,如何安定山民,避免让这么多的人成为大汉的心腹大患也算得上是重中之重。

    相对于这个问题,山民的代表,甚至是西南和东北各小国都觉得,他们听到太多的人称赞大汉的繁荣,很是想前往大汉拜见大汉的皇帝,也见识见识大汉京都的繁华。

    那有何不可呢?

    对于各小国们的要求,刘彻也想知道究竟如今的大汉已然是怎么样的存在,西南之境,东北各地,刘挽曾论及这些地方绝对不能落在别人的手里,须得他们大汉握在手中。开疆辟土是刘彻所想,刘挽可能在这一点上有一些别的想法,但他们父女的目的是一致的,也正是因为如此,刘彻更愿意放手让刘挽去干。

    事实也证明刘彻是对的。

    西南和东北的山民和小国们愿意入大汉且让他们入,长安很大,能容得下很多的人。

    与之而来,也是凑巧,西域各国早已有了不成文的约定,每五年进贡大汉一回,他们怕是对刘彻也有所了解,明白大汉的这位皇帝是一个相对比较喜欢被人放在心上,捧在手里的类型,故,为了各国能够得到更多的利,他们十分愿意来一趟大汉。

    毕竟,来归来,也不会白来,大汉的丝绸陶瓷等物,纵然不是没有运往他们各国的,但依然不及长安的精美。

    因此,如今的长安热闹非凡,刘彻作为一个最是喜欢热闹的人,也是乐得见各种新奇的人和物,更喜欢群臣在他脚下臣服,各国向他表示归顺的场面。

    上林苑经过刘彻多年的修缮,那是金碧辉煌,尽显皇室的威严。作为初次来到大汉的人们,但见长安的建筑已然让他们叹为观止,再见上林苑,已然是惊为仙居。

    不得不说,听他们的夸赞,刘彻的心情越发的愉悦,对啊对啊,他的大汉本就是他们仰望的存在。

    不过,想来大汉长见识的人是存在的,有一些国未必不是存了别样的心思,

    如此时的上林苑里,有人摆设了一个精致的架子,而在这个架子里设有机关,做出这样一个物件的国家扬言天下没有一个人能够射得中他们设于其中的玲珑孔。

    大汉自以为箭术高明的人都试过,不过却都没有办法射中。因这样的一个架子内设了一层一层的机关,位于中央的玲珑孔只有拇指一般的大小,既是机关,孔更是会动的,整个架子只要按到开关便开始转动,也正是因为如此,一个又一个尝试的人都败下了,也令送来如此机关的国家骄傲无比。

    “闻大汉人才济济,今日一见,也不过如此。”听到这样的话,没有一个大汉的人能够再有一份好心情。

    第549章 番外八方来朝二

    可是, 有多少自以为很容易的人上前试过了,结果都以失败告终,如今再面对讥讽,没有射中玲珑孔这事儿, 说破天去也是他们无能。

    前面那么大的动静, 谁能无视得了。

    本来上林苑内集聚众多的人, 正因为刘彻这个皇帝喜好热闹。

    虽说此间打马球, 蹴鞠,骑射, 遛鸟逗狗, 吟诗作对, 各种各样的娱乐都有, 但随着这样一个人的话音落下,那就不单单是一人的事了,而是国与国的事。

    被远道而来的小国所轻视,哪一个都受不了。

    免不得被传到刘彻的耳中, 刘彻侧目相询, “哪一个国?”

    “温宿国。”一国之名丢出,刘彻微拧眉头,此时一旁有人解释道:“温宿国,擅机关之术,性好战。”

    要说西域各国都对大汉心服口服,这话说出去怕是都没有人信。

    不远万里来到大汉的人, 他们对于大汉未必没有打探消息的心思, 同时也在不断的寻找机会考虑该如何打大汉的脸, 以证明他们的国并不逊色于大汉。

    “都有谁试过箭法了?”刘彻倒是不怎么在意, 随口问起有谁试过了?

    一旁继续有人报了名, 好几个能征善战,精于箭术的将军都没能射中所谓玲珑孔,怪不得温宿国引以为傲,故而不将大汉放在眼里。

    “卫青,好些年没有见你动过手了。”刘彻还是清楚一旁的将军们都有多少的本事,正因为清楚,才会让刘彻第一时间想到卫青。

    卫青大将军。一旁已然越发稳重沉着的卫青被点了名正准备起身,不料却听到一阵请安的声音道:“长公主。”

    一听那一旁叫唤的声调,来者除了刘挽还能是谁。

    一头银发算得上是刘挽的标记,此时的刘挽长发半挽,比起在边境时刘挽喜于将长发盘起显得利落飒爽,此时的刘挽着一身深蓝色的曲裾长袍,上面绣的是暗纹,一眼看去并不怎么惹眼,但在场的人都相当的清楚一件事,刘挽身上所穿之布料,有价无市。

    “听闻大汉泰永长公主箭法如神,不知长公主是否愿意一试?”听到刘挽到来,有不少的人都等着这一刻,马上在第一时间拦住刘挽行走的脚步。

    刘挽是一个并不冷漠的人,换上曲裾长袍后更显得温婉了许多。

    本来是要走向刘彻的刘挽听到这样的话,转头看了一旁。

    人高一样的木架,一层一层的机关之下,一个只有拳头般大小的球子居于中间,里面层层的圆圈之下,最中间的那一个球大概就是中心。

    一眼瞥过,刘挽既道破,“玲珑孔。”

    那一旁的温宿使臣没有想到刘挽竟然如此见多识广,一眼道破此物。

    “不错,正是玲珑孔。”温宿使臣显得有些骄傲的开口。

    刘挽应下一声,一旁自有人上前为刘挽解释方才发生的事。

    好几位箭法精湛的将军都败下阵来了,故如今的温宿使臣难免自傲,以为大汉也不过如此,不值一提。

    当然,也有人与刘挽禀告,刘彻打算让卫青亲自下场了。

    “不值一提的小事,哪里用得着舅舅亲自下场。”刘挽闻言扬眉而答,一眼瞥过兴冲冲想要过来的一个女孩,刘挽冲那边压下她的人挥挥手,那中年妇人见之不敢不听,连忙松开了手。

    “二姐。”冲过来的是一个十一二岁的孩子,额,是刘挽同父异母的妹妹,名刘息。

    刘挽的年纪比这样一个孩子大了二十来岁,偏作为一个女孩,尤其是大汉朝内的女孩,有多少以刘挽为目标自不必说,眼前的刘息更是捉住机会便往刘挽的跟前凑。

    方才刘息正是因为见到刘挽,急急的想要扑过来,但却叫乳母拦下。

    此番万邦来朝,刘挽怎么可能有时间管刘息。

    然而刘挽却招呼人小姑娘上前,可把刘息高兴坏了。

    “还记得我教你怎么射的箭吧?”刘挽低下头询问小姑娘,刘息重重点头道:“记得。二姐教我的我都记得。”

    刘息啊,自出生后母亲血崩而死,年幼便被抱到卫子夫的膝下,得封为昌和公主。

    多年以来,卫子夫尽一个皇后和嫡母的职责,对刘息不能说不好,但也从来不差。

    于卫子夫而言,她需要费心的人很多,刘挽一个已然足够让她倾注所有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