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如何为汉武帝强国富民》 500-520(第14/27页)
是为了向刘彻有所表现,实则如何,这个事情有句话说得好,看破不说破。刘挽能教他们忠君爱国,也会有办法让他们为她所用。
兵权,实打实的兵权才是最让人忌惮的存在。
君不见刘彻每每面对卫青都是有着深深的防备。卫青对大汉的意义是由刘彻一手锻造的,正因如此,刘彻更能深刻的体会到一旦卫青失控对他将意味着什么。
“陛下需要你,兵我再帮你练练。”霍去病立刻在第一时间出言劝起刘挽,事有轻重缓急,刘挽先往前去,把官制的事落定,这关系重大。
刘挽冲刘彻道:“父皇,咱们得有言在先,您不许说不让我上战场。”
轻重缓急刘挽必须得有数,但一句准话也得讨。谁还能不清楚谁?
刘彻立刻道:“上回你都能不去。”
“上回和现在不一样。”刘挽鄙视刘彻的装糊涂,他能不知道两者之间的区别。一直装糊涂是惹人嫌的。
第511章 刑部尚书人选
先前自知时日不多, 刘挽必须要帮刘彻布局,故而刘挽才不上战场。当然,也有身体的原因。刘挽都无法确定自己会在什么时候倒下,她敢上战场吗?
现在不一样了。
身体的变化刘挽能够清楚的感受到。战场, 兵权, 那是刘挽最大的底气, 打死也不能丢了。刘彻想把她困在朝堂, 她绝对不要!
刘彻能如何,匈奴未灭, 没能将匈奴打服, 刘彻何尝不是耿耿于怀。
如今边境的情况虽然比之从前好得多, 并不代表随着西域越来越多的国家出现在大汉的视线里, 便没有问题了。
恰恰相反,与西域诸国的博弈才刚刚开始,兵马的强悍关系重大。
“放心,一定让你上战场。”刘彻立刻许下承诺, 让刘挽放宽心。
刘挽要的正是这句准话, 重重的点头道:“好,有父皇这句话就成。”
手握兵权比成为尚书令,作为大汉的丞相更让刘挽高兴,也是谁也都没有想到的事儿。
刘彻心得以稍安,然朝臣们是注定没有好日子过了。
最终下定决心的刘彻二话不说的选择让刘挽立刻上朝,朝服之前需要选, 现在是直接让人给刘挽送来。
卫子夫一眼瞥过朝服, 刘据在一旁瞧得分明, 这服饰和他的太子服饰还是有些区别的, 也不知道刘挽穿上后会是什么样子。
“你既是太子, 父皇都让我上朝了,你想不想上朝旁听学习。”刘挽换上朝服,暂时她是没能看清她的模样,但从一旁众人呆滞的目光中她能够清楚的知道,必然是不差的,与之而来刘挽想起另一个问题,刘据不小了,是不是也应该要让他上朝多听多看一点,省得将来总被人忽悠住。
朝堂上的弯弯道道,说得再多也不及他一个人去切身的体会。
看得再多,听得再多,也不如自己亲身去经历,去应对。
此时刘挽都开始上朝了,也该让刘据上朝了吧。
结果刘据立刻道:“二姐,我还小,还得读书。”
一个才十岁的孩子让他上朝,刘挽不觉得过分吗?
结果万万没有想到刘挽一听啊的一声,“对哦,你还小。怎么有一种过去很多年,我们都长大的感觉。”
话说着刘挽低头瞥过刘据一眼,好吧,身高都摆在那儿,多大的人不是可以瞧得尤其清楚的吗?那还能假得了?
“那你想吗?”是的,如今刘挽只问刘据那么一句,他想吗?
他要是觉得自己可以,刘挽觉得也不是不可以推行的。
“我不急。”刘据很清楚自己的位置,并不认为如今的他需要着急的上朝以体现自己的身份地位。如今朝堂的情况,有人觉得刘挽一个公主都能成为大汉实权在握的七相之一了,作为太子是不是应该要有一定的危机感?
连刘彻未必都没有这样的危机感,是以才会对刘据问出那样的问题。
然而刘据丝毫不慌,他还小,与刘挽有着八年的差距,也正是因为这样的差距存在着,刘据应该要考虑的不是怎么样想方设法的压制刘挽,而是像刘挽学习,成为像刘挽一样厉害的人。一但将来他可以如同刘挽一般,他担心什么?他还需要任何担心吗?
本事,才是一个人最大的底气。
否则就算整个天下给到他的手里,他自己撑不起这个天下,那还能是他的?
刘挽一听面露欣慰的道:“看来你已经明白了根本所在。”
“都是二姐教导有方。”刘据所有的不安都在刘挽扎实的教导下一点点的被抚平。不怕被人笑话,如今哪怕刘据不是太子,人一出去,他也一样可以让自己过得很好,而且相当的舒服。
心态,心境,刘挽不仅那样的教他,也在向刘据示范,告诉刘据该怎么样才能在错综复杂的环境下不失本心。
刘据受益匪浅,更明白凡事不必操之过急,也不可操之过急。
刘挽道:“那你接下来有什么安排?”
“我想去藏书楼听听课。”刘据确实有他的打算,与刘挽道来。刘挽立刻明白刘据打的主意了,重重点点头道:“倒也不错。总被困在这方寸之间,怎么可能开得了眼界。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这些年我倒是很少带你出去。你想自己去看,那就去吧。对外你不能称太子。”
既然要出去,怎么可以再显露太子的身份,那和在宫里并无区别。
“这件事让陈掌来办。”乱七八糟的事要说处理得最好的莫过于陈掌。
反正如今的陈掌人脉广得很,加之陈家的情况也是相当特殊的,顶陈家的名头出去,不会有谁联想得到当今太子的头上。
“陈家?”卫子夫拧紧眉头,对陈家,尤其是卫少儿总不太放心。
“娘放心,陈谦如今外放,陈掌懂得怎么把握分寸,不会让姨母有机会作乱,坏了他的大事。再说了,不过是借个名头而已。”刘挽如此解释,卫子夫一想也对,不过是一个名头罢了,应该闹不出什么事儿。
但有些事,永远都是那么叫人始料未及的。却是后话。
刘彻连朝服都给刘挽送来了,让刘挽出任尚书令一职的事就此定下。
当刘挽一身黑色红朝服,一头白发束起,直接站在众臣之首,而且是在卫青和霍去病之上时,无数人的嘴角都止不住的抽搐。
随后一个个都不约而同的打量卫青和霍去病。
可惜,卫青沉着,脸上没有多余的情绪,而霍去病明显的喜形于色,压根不认为这事有何不可的。
得,果然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这情况实在让人不知如何评价。
最终,都把嘴闭上了。
刘彻上朝瞥到刘挽的第一眼微微一顿,随后又恢复寻常。
别的还罢了,刘彻定下刘挽为尚书令,可是其他的官员,左右仆射定下一个卫青,另外的三省六部的官员人选没有一个定下的。
刘挽既然出任尚书令了,刘彻的意思很明确,“你观满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