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如何为汉武帝强国富民》 440-460(第24/26页)
你或许也能搅动风云,更有可能将高高上的泰永长公主拉下马?”
第459章 论迹不论心
华刻一向对宫中诸事相当有数, 极少开口,此时张这个口,因为华刻觉得眼前的江充愚蠢无比。
江充瞪大了眼睛,华刻道:“你啊, 终是不明白, 你的那点上不了台面的小心思, 实则谁都清楚, 不说不过是觉得不是跟你计较的时候。自然,当陛下和长公主要计较时, 你必死。”
所以, 从一开始他们已然非常清楚的知道他的意图所在。知道, 反而放任他四处乱窜?他以为他很懂得上位者如刘彻的心思, 实则刘彻是在看他的笑话,未尝没有让他也变成笑话?
如果说江充先前觉得自己未必一定要死,此时,此刻, 江充知晓, 他不可能活了。
刘挽翻身惊醒时,并没有忘记在昏倒前的自己想做的事,纵然在全然陌生的环境下醒来,刘挽问出的第一句话是,“江充人呢?”
她问,自有人答。
“陛下已经将他杀了。”
刘挽听见这个回答, 稍稍一愣, 随后回了一句知道了。
一个她想杀的人, 但凡她有一口气在, 她定要杀掉。
江充, 一介小人罢了,既有作乱之心,她断不能让这样一个小人将来有机会伤及刘据和卫子夫。
握紧拳头,刘挽坐起,正好安夫人进来,一旁回答她问题的人刘挽也才注意到,是一个从来没有见过的小姑娘,长得眉清目秀,十六七岁的年纪,与刘挽年纪相仿。
“长公主到现在依然觉得一切都无所谓吗?”安夫人也甚是执着。至于此依然想问上刘挽一问,她是不是依然认为死便死了罢。
刘挽整理了衣裳坐正,与安夫人面对面,同时也纠正起安夫人的一番话道:“容我提醒夫人一句,一直以来我并非不在意我的生死。我想活,以前想活,现在依然想活。我没能活成的原因,并非因为我不想,而是夫人告诉我的,是上天所不能容。况且,我没有请夫人想法子逆天改命吗?也是夫人告诉的我,逆天改命的法子不是谁想就能做成,否则也算不上所谓的逆天改命了对吧。”
安夫人
刘挽的一张嘴,有时候确实恨不得缝起来。
哪怕明知道安夫人是有想法让她活下来的,可是刘挽在安夫人的面前从来没有示过弱,也从来不会因为安夫人的警告认为,哦,原来她可以换另一种方式为自己求得一线生机。
生死之事,刘挽确实一点都不想死,但并不意味着因为不想死,刘挽须得费尽心思,用尽手段的请求于人,对人摇尾乞怜。
真要是愿意那样的活着,刘挽就不会是现在的样子。
况且,安夫人打的什么主意,刘挽从来无法确定,她是断然不可能让自己为安夫人所掌控!
安夫人打量刘挽半天,不得不感慨的道:“生死之事都无法让长公主为之迟疑,实在让我不知该如何评价长公主。”
刘挽笑了,笑得愉悦无比的道:“夫人不必评价于我,我也从来都不需要别人的评价。我这个人活了这辈子,做完想做的事,以后别人怎么看待我,我并不在乎。而且,不瞒夫人,我都想好了,我要是死了,避免后来被人挖坟,我准备请我父皇一把火把我烧了,然后挑个风景怡人的好去处,将我的骨灰那么一洒,谁也别想在我死后祸害我。”
自认为得罪不少人的刘挽,很是以为为了死后的安生,她一定要为自己死后谋划一二。
将来被人盗墓掘坟的帝王将相可不少。
额,虽然这个事大规模掀起是因为曹操的缘故,但是吧,也不代表现在没有。
刘挽损及太多世族们的利益,要说他们没有一丁点在刘挽死后找刘挽算账的意思,刘挽都不信。
为了避免死后也不得安生,不如按她说的那样,一把火烧了,然后呢怎么样?一扬。完事儿,谁也没有机会对她的尸体动手了!
刘挽说得过于潇洒,谁听了不震撼无比。
不是,挫骨扬灰啊,这是极刑,那是要结仇的前奏,刘挽竟然说想向刘彻申请,刘挽疯了吧?
可是,观刘挽的神色,哪有一点玩笑之意。眉宇之间更是透着喜色,无一不在告诉她们,刘挽真是这样想的。原因嘛,如刘挽所言,她是一点都不想给人机会打搅她。
“陛下断不可能答应。”安夫人十分肯定的回应,这个事情换成谁都不会答应刘挽的。
刘挽一听瞬间郁闷了,“不答应真难受。”
安夫人
后知后觉的反应过来,不对啊,她是要跟刘挽说死后的事儿吗?她分明是想知道刘挽如今已然一回一回的感受到自己离死亡的距离是那样的近,依然还是不为自己曾经的决定而后悔,也没有因为害怕而决定改一种活法吗?
很显然刘挽都没有。
一个连自己死后都想一把火把自个烧了,再把骨灰给扬了的人,她会在意自己将要怎么死去?
分明刘挽一丁点都不觉得自己需要换一个方式来活。
安夫人也算是长见识了。
从来没有人不怕死。可是刘挽是一边说着怕死的话,一边做着让自己极有可能早早死去的事儿。说出去怕是没有人愿意相信,真的会有人像刘挽一样,明知道她做得越多,做得越好,自己会死得越快,她却没有一丁点的迟疑的。
一回一回,安夫人纯纯是想确定刘挽是否反悔,是不是要改改主意。
结果怎么着,不好意思,刘挽一回都没有过这样的念头,何尝不是让安夫人郁闷的同时,也不禁生佩服之心。
不是没有人早早得知自己的死期,但几乎没有像刘挽一样,知道自己为何会落得英年早逝的下场,却没有一丁点要为之而改变的意思,反而更坚定的继续走下去,做她认为对大汉,对百姓有利的事。
其实针对刘挽这个人,很多人都觉得,刘挽所做的一切更多是为了自己,也是为了太子刘据。
但,谁能否认刘挽所做的一切于大汉之利,于大汉百姓之利。
百姓的日子过得好不好,只要看他们脸上的笑容便知道了。
阴阳家中,家道中落的人不少,也曾深入百姓之中,知百姓之苦,自然也是知道,这些年下来,随刘挽大行商道,又通过各种工具的推广,大力的抑制世族的发展,老百姓们的日子比之从前要好得多。
一年两季的水稻,让多少百姓得以果腹。刘挽一向关注民生,给百姓们准备的衣物从来都是价格最便宜,却也是最耐穿的。
刘挽对世族和对百姓的态度,那是天渊之别。
对世族,刘挽极致的打压,不给他们喘息的机会。
对百姓,刘挽是大力的扶持,竭尽所能的让老百姓们出头,让他们的日子越过越好。
以民为本,这句话喊出来的人不少,真正做到的人太少。
上位者们渐渐都忘记了,诸子百家他们所著的书,教的其实是上位者,是士大夫们如何治理天下,如何治理百姓。
有多少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