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为汉武帝强国富民: 400-420

您现在阅读的是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如何为汉武帝强国富民》 400-420(第9/26页)

道暗器朝那群学子射来,只见几道身影闪过,没有人看清怎么回事,几个着粗布麻衣的人站定在这些学子的面前,手里捏着好几个暗箭,同时一阵躁动起。

    “着火了,着火了。”一声声的叫唤,把原本不安的人心更是搅得天翻地覆,可是,无数的大汉将士突然将四周围起,霍去病骑马而来道:“从现在开始,所有人不得四下走动。把刚刚喊着火的人绑了。”

    得令的将士马上往前冲,人群的人连忙叫喊道:“我做错了什么,你们要把我捉起来。我喊着火犯了哪条大汉的律法,你们凭什么捉我。”

    “我捉你了吗?我不过是请你莫在此处扰乱人心。堵上他的嘴,带走。”霍去病是要捉人吗?不,他是为了维护治安,既然他跟刘彻保证过,一定会让今夜的长安城无忧,说得出他做得到。

    刘挽与霍去病对视,一个在台上,一个在马上,相视的一眼,都从对方的眼中懂得彼此的打算。

    “闹事,都到这一步了,你们莫不是以为你们的那点伎俩能瞒得过谁?想要杀人灭口,当真以为我刘挽是傻子,能容得你们算计?”刘挽向所有人昭示的同时,视线再一次落在被突然的暗箭吓得魂不附体的人身上。“你们若是不说,你们的生死我不再管。”

    “长公主,人命关天的大事,长公主不能不管。他们敢在大庭广众之下动手杀人,他们的眼里还有没有王法?”不成,他们不想死,谁都是舍不得死的,尤其是死在他们认为可以为他们带来锦绣前程的人手里。

    这个时候他们满心只有刘挽,也清楚的知道,能救他们的只有刘挽。

    “人命大如天不假,我给过你们机会,一回一回的提醒过你们,不要试图挑衅,我已经将利害说清楚,你们依然不张口,既然你们不愿意错我的手帮你们解决后患,又怎么能怪别人解决你们这些后患。”刘挽冷声的提醒,他们各自的选择,刘挽有什么办法帮到他们?要死只管死去,又不是刘挽杀的他们,如何能怪刘挽见死不救?

    其实这样的时刻,未必不会有人觉得太巧,当众杀人的事实在太显眼,正常人都不会做。然而现在是正常的时候吗?一但有人把幕后者供出来,企图谋害大汉的公主,诬陷公主的罪名,他们不能不正视。

    “长公主,长公主,但求长公主庇护,我们,我们什么都说。我们愿意一五一十的告诉长公主,到底是谁让我们在藏书楼闹事,甚至这些日子他们在背地里到底都有何计划,我们都可以告诉长公主。”有那拿不准的人,也有识时务的人。

    死,他们是断然不可能想的,不想死就不得不自救。如何自救?

    立刻将身后的人解决,或许能够做到自救。

    “是,长公主,长公主我们说,我们一定一五一十的告诉长公主。”有了第一个开口的人,为了自己的小命,也为了表明他们其实是受人蛊惑,并非有意闹事,此时他们连忙补充的表示,他们完全可以如实相告,但求刘挽给他们一个机会,千万不要放弃他们。

    “张廷尉。人我交给你了,若是他们依然不配合,把他们赶出去就是。”刘挽满意于这个结果,怎么说他们都已经见识过指使他们这些人的狠辣,一言不合在大庭广众之下他们都能要人的性命,但凡没有刘挽保护他们,这些人必死无疑。

    “长公主放心。”没有人注意到张汤到底何时来的,刘挽一唤,这么一个人立刻出现。一身的藏青曲裾长袍,于灯光之下分外的不起眼,可是多少人但见张汤这个人都不由自主的打了一个冷颤,自然是想起死在张汤手里的那些人。

    那都有什么人?

    又有着多少人迫不及待的想要张汤的命。

    “查案问人的事,自有廷尉府来解决。现在,确定你们不说清楚你们的诉求?你们若是不说,我要走了。”刘挽不慌的,尤其对于所谓的行刺事件,刘挽并不认为有哪里值得意外的。

    可是,盼她出面的人们,他们是要考虑清楚了,到底要不要把他们的目的说出来,说不清楚的后果是刘挽会无视他们到底,这就走了。

    想来,不会再有下一次。

    “长公主难道认为藏书楼应该握在您一人手里?”终是有人按捺不住。藏书楼,都到这一步,被刘挽撕破他们的那层皮,再装样子也是大可不必。既然如此,好,什么话都不用说,必须在第一时间将他们的想法道出来。

    “为何不能?藏书楼是我所建,我的心血,我的财富都在这儿,这样的地方不由我来决定,由谁?你们?”刘挽最后的两问,那是相当的扎心,很是期待于在她面前开口的这一位老者给个解释,她出钱出力建成的藏书楼,为何不能由她一人掌控?

    “此事关乎国本,身为大汉的公主,当以身作则。”其实这样的理由听起来十分的大义,但说服力很少。

    刘挽轻笑一声,显得十分无奈道:“我是大汉的公主,你们是大汉的子民,你们如果认为我身为大汉的公主当以身作则,为了国家安宁,当舍小我。那么你们?你们是臣,为臣者不该食君之禄,为君分忧?百姓供养于尔等,你们不该为百姓谋划,让百姓的日子过得更好?”

    讲道理,尤其是大道理,刘挽从来不比谁差。重点更在于,刘挽不仅是会讲,更是那一个做到的人。

    第408章 以身作则

    刘挽极善辞令, 他们并非不清楚。早有所料的人于此时朝刘挽作一揖道:“我等自叹不如长公主识大体,更不如长公主心系大汉。然,为大汉百姓,但请长公主一定要将藏书楼归于朝廷。毕竟, 盐铁归于官营, 皆因那关系国之根本, 既如此, 藏书楼也当一视同仁才是。”

    提起盐铁一事,刘挽不得不说, 哎哟, 她早等着有人说出这句话, 不枉她一等。很好!

    “是我记错了吗?盐铁官营一事依然争议不休, 众卿并不认可。”刘挽又不是不了解情况的人,能随便让人忽悠住?明明一切都在商议之中,他们不是依然不愿意遵守吗?哪怕盐利都叫刘挽握在手里,但那铁, 多少人从中得利。

    既是得利, 依然挣扎的不愿意让朝廷全部握在手中。

    家里有矿,多好的一件事,多少人求之不得的好事?

    结果本来他们自家的东西,因为刘彻的一声令下,道所谓关乎国本,立刻要归于国家所管。

    对, 朝廷也要安排人采矿, 也会分配到不同人的手里。但是自己有和从别人手里拿, 那是完全的两回事。没有人喜欢受制于人, 要不然他们为何如此的抗拒被朝廷收了盐和铁的生意?其利之丰自不必说, 何尝不是断了他们的臂膀。

    没有人不清楚盐和铁的重要性,正因如此,每每匈奴进犯边境,抢得最多的从来都是盐和铁。

    盐是生活的必须品,铁是制作武器的原料。

    从来这两样东西都是各家权势的标配,握着他们,家财万贯,更不需要任何人的脸色。可是,被刘挽改进的制盐之法让他们失去了最大的经济来源,铁的生意再被朝廷收回,更如同拔了他们的牙,如何不让他们恨得咬牙切齿。偏又莫可奈何,谁让刘彻已然强势表态。

    他们痛,在他们的认知里,也应该让刘挽痛上一痛。

    藏书楼,不管怎么样,绝不能再让刘挽握在手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