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如何为汉武帝强国富民》 360-380(第9/26页)
用了,或许在太多人的眼里,他们并不认为有一个人能够不问钱的去向,一股脑把挣来的钱都给另一个人,尤其是在皇家。
在外人眼里,刘彻既然要将盐铁酒都以官营,证明在刘彻的心里,他知晓国库空了,也知道要用哪一种方式才有可能让国库有钱,那么刘挽手里的生意不是更重要吗?
李蔡觉得刘挽太能挣钱这点事对大家来说都不是一个好消息,刘彻想必也不能避免为刘彻所忌惮吧。因此李蔡才会有些拿不准,刘彻一直放任不管关于刘挽种种不好的流言。但凡真想护着一个人,怎么也不应该放任舆论发酵的的对吧,尤其眼下的是愈演愈烈。偏刘彻依然没有要动手管管的意思。
情况随着刘彻越来越不管,竟然有人在上林苑外要求刘挽给个交代。
不,或许更贴切的话,得知刘彻召集文人共聚于上林苑中作赋,既有人在上林苑外控诉刘挽贪墨赈灾银两,致使百姓惨死,受灾之地有人都赶到京城,求刘彻彻查此案。
因着刘彻创察举制,又有刘挽建藏书楼育天下英才,故这一回通过举荐被刘彻留在长安的各地人才有六十之多。
刘彻原本得了人才,心情上佳,结果怎么着,有人在上林苑外闹事,不仅如此,底下的这些刘彻才得到的人才里也有人在此时出面相询,“敢问陛下,因泰永长公主是陛下宠爱的女儿,陛下便如此徇私舞弊,一味偏袒,难道不怕寒了天下人的心吗?”
既见人才,谁家不好奇这一年得来的人才都是何等的才学,既心存好奇,刘彻也无所谓让人看,上林苑里皇帝召见才子,如此大好的日子,何尝不是各家入上林苑观景聚会的好机会。男/女虽然分宴,但离得不远,不过是隔着帘子罢了,外头的动静各方都能听得分明。
上林苑外的动静闹大了,又有贤才出言相询,女眷中,目光落在刘挽身上,无声的似在询问,刘挽当真做下这等不义之事?
正主儿刘挽慢慢悠悠的端起茶水喝上一口,好似那外头说的事同她毫不相关。
刘彻依然不有作声,如此态度,自有臣子出面道:“言重了言重了。”
意示一旁的人将这坏气氛的拖下去,那位青年不过二十四五岁,不由分说的将企图拉他走开的人推开,不善的道:“陛下,自泰永长公主赈灾以来,贪墨之事传得沸沸扬扬,小民不明白,陛下为何不派人查个清楚?是非黑白,本该有个结果。当为天下知,大汉律法并非摆设,也好让我们这些人安心。明陛下志安天下,并非满心只有私/欲。”
“放肆。”刘彻在听到只有私/欲时,喝斥一声。
“父皇。”刘挽终于出来,站在廊下,一旁华柬为刘挽打起帘子,刘挽站在台阶下同刘彻福福身子,“事因孩儿而起,连受灾之县百姓都被他们请入长安了,如此兴师动众,该开始准备收尾了。”
刘彻闻言应一声,“既如此,你来处理。”
“诺。”刘挽应下,有人心下的警钟大响,刘挽放任事情发酵至此,是有意为之?
刘挽不管,缓缓的走下,走到那仗义直言的人跟前,与之平视,这一位只高刘挽小半个头,刘挽站定,那人虽然对刘挽有些不满,依然同刘挽作一揖道:“拜见长公主。”
“读过庄子的书吗?”刘挽背剪双手而问,青年一愣,终是点头。
刘挽即问:“河伯为何恐叹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青年面上一僵,反驳道:“长公主,这与长公主是否贪墨赈灾钱款一事有何干关?”
“你要和我说的仅仅是几句风言风语的,所谓我贪墨赈灾粮款一事?”刘挽反问,青年控制不住失态的与刘挽四目相对,刘挽道:“如果是,那我们言归正传。”
不过是寻个由头好找上刘挽,另有旁的事也等着刘挽的人不敢接话。
刘挽冷哼一声,走到刘彻跟前,迎视众人道:“你们等的是今日,我都在这儿了,有话诸位倘若再不畅所欲言,我是不会再给诸位机会的。”
“敢问长公主,安容处不肯收留男子的规矩,是长公主定下的吗?”确实,刘挽居于上林苑,这些日子不怎么出门,想见刘挽见不着,要问的话问不到,外头闹得沸沸扬扬,刘挽不管,刘彻何尝不是同样的态度。多少人挖空心思的想,到底应该怎么样才能找着刘挽,必须得让刘挽出面,才能将事情解决。
刘挽迎向提问的一个人,四十来岁,一脸愤慨的人,冷笑一声道:“在问我之前,你了解过安容处吗?但凡你在长安街上随手捉一个人问上一问,你都不会当着那么多人的面问我。另外,我再给你一个答案,安容处是我开的,钱是我出的。我也要问你一句,我必须要收留什么人?我是欠了谁的?做善事做得天/怒人怨,我算有史以来的第一个?”
没有人想到刘挽会在最后补上那样的话,话一出口,企图挑刘挽毛病的人都无言以对。
对啊,刘挽是在行善对吧,行善,她不能选择把钱花在谁的身上?
靠!不对啊,刘挽现在的态度和多年前刚设安容处的态度完全不同。
“一群四肢健全的男人,跑到安容处喊上一句他们无家可归,安容处就必须收容他们?一日日在安容处门前闹,细算下来有多少日子了?一个月?我倒想问问,真正需要帮助的人,会有精力在一个地方闹腾一个月还能活着?”刘挽明明没有任何的怒意,偏她目光所到之处,都让人不由自主的低下头,不敢和刘挽对视,“这些人相当的厉害啊,游手好闲还能活得如此滋润,每日精力充沛的叫嚷安容处担着善名却不行好事。我倒更想问问,长安城一个个官的都是怎么当的?连我一个大汉公主所设的安容处都能被人如此一再闹事,大汉律法是摆设,亦或者,你们这些当官的都是摆设?大汉公主也须深受你们不作为的伤害,寻常百姓遭受如此压迫,他们能有活路?”
长安的官,父母官们,在这一刻汗淋如雨。
“父皇,大汉的官真是好当的很。”刘挽质问后转身对刘彻感叹,刘彻冷笑扫过一群当官的附和道:“谁说不是呢。”
不是,这跟他们设想的不一样。
刘彻瞥过李蔡这个宰相道:“这是你们给朕推荐的人。”
“陛下息怒。”李蔡何尝好受,刘彻和刘挽怕是静等着好戏上头,揪着这点事连根拔起。想到这个可能,李蔡不敢吱声了……
“在座刚被推举到长安的人,有多少进过藏书楼?曾在藏书楼内发奋勤读的?”刘彻没有理会李蔡,示意刘挽继续,刘挽必须得继续。
没有人知道刘挽为何有此一问,然,刘挽问他们不敢不答。
进过藏书楼,读过书,听过课的人都纷纷起身。人数竟然占了大半。刘挽骤然问:“那,参与藏书楼抗议,一道上书请朝廷查查我是否有贪墨赈灾款项的人都有谁?”
【作者有话说】
最近忙成狗,所以只能下班再加更
第368章 我不干了
站起来的人闻刘挽所问, 控制不住的望向刘挽,无法确定刘挽何意。
不过,刘挽侧过头带着几分俏皮的道:“你们猜,藏书楼有没有关于你们的种种登记?你们做下的事, 能不能瞒天过海?”
这回, 没有人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