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娶了旺夫小夫郎之后》 180-200(第10/31页)
着他,他心里对他多了几分信任,就把心里的担忧说了出来。
陆清一听他在担心这个,说了开的奶茶铺子的事儿,“你要是觉得没地儿去,可以到我们家铺子里头工作,每个月给你开工钱,奶茶铺子后面有几间舍房可以住,就是地方有点小,你要是不嫌弃可以住在那里,不用自己另外花钱租房子了。”
池哥儿听得眼前一亮,如果有份工的话,以后他就能养活自己。即便是和离了,他也没什么太过担心的。
“真的吗?你真的愿意让我到铺子里面工作?你不嫌弃我是个和离过的吗?别人都说和离的哥儿不祥,是扫把星。”
池哥儿说着说着低下了头,这是他从街坊邻居们议论的口中听来的,谁家要是和离了,事情传得飞快,没多久就成了大家晚饭后的闲话余谈。
“那你害怕他们这么说你吗?”陆清反问道。
“我不怕!”池哥儿立刻道,没什么比不能填饱肚子更重要的了。别人议论就让他们议论吧,自己只当没听见,闷头挣钱过日子就行了。
这么一想,池哥儿忽然觉得自己并不是无路可走了。
常鸿跟那个女人那么过分,自己凭什么要忍气吞声的成全他们?
清哥儿说的对,自己还年轻呢,以后的日子还长着,保不齐以后就会遇见什么不嫌弃他的人。
从前别人还羡慕他嫁了个当官的,当了官夫郎,现在他才知道人心异变,现在的他就是个笑话。
“清哥儿,今天真是谢谢你了。我知道自己该怎么做了,我想先回去了。”
他要回去好好想一想,想一想以后该过什么样的日子,走什么样的路。
至于常鸿和那个女人,他不会这么轻易成全他们的。
都说好脾气的人从来都温柔好欺负,可也正是好脾气的人,一旦情绪爆发,要比那些经常喊打喊骂的脾气差的人,更让人害怕,因为你压根摸不清楚他们的底线在哪里。
池哥儿从前是软弱了些,丈夫对他两年的疏忽积压在他心中,再加上这次常鸿做的实在是太过分了,还有池哥儿的婆母,作为一个他信任的长辈,说的那些让他寒心的话,就像是压倒一只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情绪积压在心中太重,引起反弹的时候,就会比旁人发泄的程度更加深刻。
陆清看池哥儿的状态明显好了许多,最起码原本脸上灰白的神色已经逐渐消失了。只要他不再想着轻生,陆清就放心了许多。
池哥儿站了起来,刚才用来擦鼻涕眼泪的帕子被他攥在手中,他道:“这帕子我回头洗干净了再还给你吧,真是不好意思,被我弄脏了。”
陆清摇摇头,“没事儿,你拿着吧,这种帕子我还有好几个,这个就送给你了。”
池哥儿笑了笑,勉强打起了精神,这才回了家。
池哥儿走了之后,陆寻从外面走了进来。他刚才一直在隔壁带团团和圆圆玩耍,这会儿看池哥儿走了才进来的。
他问了两句,陆清把池哥儿的事简单跟他说了两句。陆寻眉头皱了皱,叹了口气,这池哥儿也是命不好的,遇见了这样一个男人。
“要是他真的和离了没地方去,愿意到奶茶铺子里干活,我就给他开工钱。铺子的事也多,魏幸和李汐都快忙不过来了。”
他们两个人现在就住在铺子后面的舍房里,舍房里没有厨房,他们两个没办法在里面做饭。真正到了饭点,他们也没时间做饭。
所以平时都是跟附近的小吃摊上小老板打过招呼后,等不忙了,让他们帮忙送来一份饭,这么吃的。
算下来,每个月也算是包住不包吃。算算日子,这奶茶铺子开了将近一个月了,马上就到了发工钱的时候,陆清前几日看了看账本,这个月挣了不少,他们两个也挺辛苦的,打算到时候月底给他们多发一些工钱,算是提成。
陆寻听到陆清的打算,点了点头说道:“他要是愿意来,就让他来吧。与人为善,总不会错的。别人难的时候帮人一把,也算是积德行善了。”
都说好人有好报,锦上添花容易,雪中送炭难。池哥儿现在这么难,能帮一把也是好的。
第188章 第 188 章(修)
宋声今日依旧在翰林院忙着, 只是下午的时候就被叫去工部了。
李凌尧也在工部,他现在六部之中有三个部是归他所管,其中就有个工部。再加上因为图书馆建造的事他是主要负责人, 所以经常往来工部。
今天把宋声叫过去后,工部的人正在开一个小型的会, 宋声是半道过来的。一开始不太明白他们在讨论什么, 毕竟这图书馆建造可能面临的问题基本上都已经解决了,按道理来说,应该可以顺利修建了。
等听了一会儿之后,他总算明白了今天把他叫过来是干什么了。
果不其然, 上首坐着的李凌尧看他听了一些, 跟刚才几位工部的大臣说完前面的事情之后就把他叫到了前面。
李凌尧笑着道:“这雕版印刷术果然非同凡响, 比抄起书来快多了,也不会存在错字的问题。图书馆修建起来之后, 第一批书就可以放进去了。”
宋声点点头说道:“恭喜殿下, 图书馆如果能如期建成, 汇聚天下藏书,一定能流传后世,造福许多天下学子。”
李凌尧若是往常听见这番话,心里定然是高兴的,可今天却皱了皱眉,说出了症结所在。
“宋声, 这雕版印刷术印刷书籍的确是方便许多, 但若是一下子想要印刷大量的书籍, 除了多费一些时日之外, 还有一个问题,那便是这纸。”
印书印的多, 花费的纸张也就越多。要知道现如今这造纸术最好的法子依旧垄断在河南蔡氏的手里。
这也是他们这些世家大族的命根子,向来只传家中人,不会轻言传给外人。而又因为这些垄断的因素,再加上本身造纸的成本就高,导致市面上大部分的纸张价格高昂。
读书人为何花费如此之高?除了书本上的知识难以买到之外,根本原因还是在于纸。
宋声想到自己之前在县里面读书,每个月光是写字用的纸就要花费不少。而他用的还是最便宜的那种纸,每个月都要花上一到二两银子不等。
这么来看,想要大量印刷书籍,对于纸的需求肯定只多不少。朝廷只能多花钱去购入纸张,市面上流通的纸张依旧紧俏。
朝廷即便低头向河南蔡氏求助,能够以比市面上低的价格买到纸,也依旧是杯水车薪,因为买的量大,花的钱依旧很多。
而且因为造纸术的过程繁杂不易,导致造纸的成本本来就高。即便能以较低的价格买到纸,这价格也断不会低得太多。
“现在市面上流通的纸,基本都是世家大族造的。朝廷里这一批造纸的工匠技艺不如那些传承了百年的世家大族好,造出来的纸成本高昂不说,所耗费的成本也大。宋爱卿,你身负才能,就连皇祖父都夸过你,不知你可有办法,能够让那些世家大族把垄断的纸张降价?”
李凌尧所说的这个降价,肯定降的不是一点半点。按照他们大量印书所需的纸张来推测,估摸着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