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父宋仁宗: 70-80

您现在阅读的是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家父宋仁宗》 70-80(第20/24页)

说不定还得封禅。

    对此赵昕是真的很想敲开无良爹的脑袋看一看,看一看到底是哪根筋搭错了,怎么能又菜又爱玩呢?

    几年前才大败亏输,怎么现在胆子比他还大。几个菜啊,喝成这样。

    众所周知,人的情绪并不一定要通过语言来传达,赵昕丰富的表情和肢体动作已经将他抗拒的态度展现地尽致淋漓。

    赵祯有些急了,被拆穿之后也不装腔作势,直接问道:“如何就不行呢?往年还说是粮草问题,可是现在正在建设许多盐场,发放的盐钞足能保证军需供应。”

    和已经上头的人讲道理是最无用的,赵昕只能先坚定强硬地输出观点:“爹爹,岂不闻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夏屡兴刀兵,虽赢多输少,但却没捞到多少好处,空耗国力而已。

    “此次败辽应该能给他带来一些好处,可辽国自己都没有什么油水可榨,只要我们严守藩篱,灭夏不过时间问题而已,何苦急于一时?

    “若是爹爹执意如此,那儿子也只好先招聚木匠了。”

    “好好的招聚木匠做什么?”

    “先为阵亡的将士打造棺椁。”

    赵祯脸色直接涨成了猪肝色,气不过用手指着赵昕:“你!”

    只是手指颤了半天,最终没说出别的话来,胸膛剧烈起伏数下后挤出一句话来:“当真一点希望都没有吗?”

    “没有。”

    赵祯声音开始发颤:“加上区希范呢?”

    “没有。”

    “那在加上今次所有武举的进士呢?”

    赵昕不知道他无良爹大冬天的在哪吃了菌子,居然把主意都打到了新的武进士身上,但脑中的预警雷达已经先一步开始发出滴滴答的声音。

    于是急速应答道:“这些个武进士顶什么用啊,还有得学呢。”

    这下声音换成从他头顶幽幽传来:“可区希范不也是你随手淘出来的吗?这次武举前三的策略试卷朕也看过了,第三那个倒也罢了,章楶之策已算得上出众,那个为首的王韶更是天赋异禀。

    “朕听说,他们这些举子对外大多自称东宫门生?”

    好么,原来是在这等着他呢,真是难为前边演那么久了。

    这是在恐惧军权旁落?

    在这一刻赵昕想弄死夏竦的心情到达了巅峰,但却面色不改地笑嘻嘻说道:“爹爹,你我父子一体,还用分彼此么?”

    不等赵祯回答,赵昕又继续说道:“爹爹不是想知道,为什么儿子把武举的年龄规定得那么死,连二十三以上的人都不要么?”

    “为何?”赵祯不慌不忙地慢悠悠问道。

    只是心中不免在想自家这小子果然得靠吓,什么都放在心中揣摩可不就是容易让父子间生嫌隙么。

    当然,他也并不否认之前想趁机灭夏的小心思。

    虽然概率很低,但谁叫儿子聪明,逼一逼说不定就成了呢。

    正巧赵昕也在反思父子相处之道,所以这次倒没有保留什么。

    只

    是在想到帝王最为惧怕衰老,无良爹又已经过了三十岁,把已经到嘴边的人到三十天过午,身体各方面的机能都会逐渐下降,不适宜拼杀换成了行军作战是个体力活,而人老不以筋骨为能,年少者未壮,为国抡才自然是要选最好的。

    “继续。”

    “而且儿子也没想让他们直接上战场,怎么得也得学个三年吧。”

    赵祯这下是真惊了:“最兴来你说多久?”

    “三年啊。”赵昕把肩膀一垮,十分无奈地说道,“爹爹,武官不比文官,直接授职是会出事的。

    “文官得职之后即便不堪用,也有上面盯着,下面看着,所祸不过一县,极少有人因之丧命。可武官需战阵相机决断,且只可一人,稍有不慎轻则丧命,重则失国。他们处在半点不容错的位置上,自然是学得越多越好。

    “爹爹,讲武殿的匾额早挂上了,也该用一用。儿子已经写了一份仿国子监之例设讲武校的劄子,到时候还要请爹爹您不辞辛劳,当一下讲武校的校长。”

    赵祯一听,顿时喜上眉梢。虽然他不相信儿子会聚众反叛,但众口铄金,三人成虎,长此以往很难保证父子之间全始全终。

    但讲武校一办,这个问题就不复存在。

    一次考试选拔,还比得上三年集体学习不成?

    只不过按下葫芦浮起瓢,赵祯心中又冒出了新问题:“文进士有《论语》、《孟子》等圣人经义,武进士你打算给他们学什么?《孙子兵法》、《司马法》?可这些人能中进士,此项必不会太差。”

    赵昕嘿嘿一笑:“所以儿子给这些新鲜出炉的武进士们准备了一场加试,不黜落的那种。只为告诉他们接下来的三年要学什么。爹爹您到时候就知道。”

    对于赵昕这个吊胃口惯犯,赵祯这次再没纵容,用手一指门口:“滚出去。”

    “不是爹爹,今天的饭还没吃呢!”

    “你今天没得吃。”

    “好嘞,那我去娘娘那吃。”

    而当赵昕在坤宁殿库库干饭的时候,章楶和王韶也接到了一条令他们完全摸不到头脑的东宫教令。

    “我们两人没听错吧,太子殿下让我们去城东的禁军大营中任意挑选一个兵卒?”

    第79章 姐弟

    又是一年冬月,赵昕双手捧着小碳炉看着自己面前的名单,时不时抽出手提起毛笔,在名单上或圈或点,或是写下一行简略的字。

    工作嘛,无论如何美化粉饰,底色都是无聊且令人暴躁的。

    但赵昕今天的工作显然有所不同,多数时候嘴角都是带笑的,甚至于有些时候会笑出声。

    赵昕异于平常的表现自然会引来无数的窥探和猜测。

    毕竟对君主,宽泛一点来说可以是所有上位者,社会大众对他们的要求就是稳定。

    毕竟大权在握,随手弹下的一粒灰尘就有可能变成旁人背上挪不动的山。

    要是喜怒无常,对社会秩序就是极大的破坏。

    所以并不需要惊讶上位者的心思会那么容易被洞察,因为如果将视角放大到全面的社会体系中,上位者也仅仅是其中的一环,需要遵守规则。

    而上位者特殊的位置会让无数的人分析并试图弄清楚他/她的思维和行动逻辑,被看穿是迟早的。

    赵昕现在正处在被人研究揣摩的闪亮位置。

    暗中揣测赵昕异常行为所代表着含义的人很多,但敢直接问出来,并且立刻得到确切答案,还拿话调侃回去的就只有徽柔一个。

    “最兴来你又在乐什么呢?能不能说出来让我也听听,别又是选了个马夫出来,还想着帮他脱了兵籍,回去专门帮他养马吧。”

    对徽柔这个亲姐姐,只要不是特别机密的事,赵昕都愿意告知。如果不抵触或者感兴趣,他还会讲解一下其中蕴含的深意和手段运用。

    主打一个逆着时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