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父宋仁宗: 50-60

您现在阅读的是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家父宋仁宗》 50-60(第3/18页)

是气性太大一时半会消不了,还是对这个人太渴望了啊。

    连个想字和求字都懒得说了。

    结果接过箚子一看,乐了。

    他儿子的眼光还真的一如既往地好,看上这么个人想要也不足为奇。

    但一想到上次被儿子要走的蔡襄如今在羊毛纺厂干得风生水起,听说最近还真靠着在报纸上刊登广告悬赏,找到了能倍提纺厂效率之物。

    如今已有乐不思蜀,似乎全然忘了是自己一手将他提拔起来,心中就有些泛酸。

    虽然他夹袋中不缺这么一个人,但是一想到当初人是白送出去的就感到一阵肉痛。

    蔡襄如今这么能干,换宝贝儿子在雷州新建的晒盐场一点份子不为过吧。

    虽然盐场新建,且尚在试验中,一时半会儿还看不到利益,但盐作为生活必需品,将来一定会有巨额利润。

    于是说道:“我朝似包拯这般有节操的官员已经不多了啊。自古说忠臣必出于孝子

    之门,包拯就是一个大大的孝子。

    “为了照顾年迈的父母,主动请求在家乡附近做官。父母舍不得他离开,他便辞官归乡照顾父母。父母故去后,又遵照礼制守孝。

    “对父母的孝心让他在守丧期满后仍旧不忍离去,还是乡中父老勉励相劝,才赴京听选。

    “两年前为徽州知州时,查端砚之弊,不受端砚为自己谋取前程,在任期间未从徽州拿走一方端砚。

    “如今他受王拱辰举荐,出任监察御史一职,正是相配。”

    赵祯说了这么长一段话,说得口干舌燥的,就是为了想拿点好处丰富一下自己的小金库,结果他的宝贝儿子全程都是一脸漠然地看着他。

    赵祯又要来气了,但想着宝贝儿子刚刚才和他闹过,心中火气说不定比他还大,也就强行按捺下来。只是那脸耷拉得老长,任谁也能看看出来不高兴。

    赵昕当然知道他爹在盼望什么,要是换做往常,份子给了也就给了,全当交保护费,给自己身上罩虎皮。

    但他今天不愿妥协了。

    毕竟再怎么妥协,这个无良的爹也会因为几句枕头风,而把他姐的一生幸福搭进去。

    耳根子忒软,也忒无刚性。

    没有轮到他只不过是因为他位置更重要,要动必须付出伤筋动骨的代价。

    想要保护自己,保护所珍视的人,最紧要的还是掌握权力,或言之力量。

    不然他爹今日想一出把他姐嫁给张及甫,他能用张家门第太低,举业出身不一定乐意娶公主为由给挡回去,明日再来一出嫁给旁人怎么办。

    现在可是封建时代,哪怕独子也不能三番两次违拗父意。

    东汉安帝可是废黜了独子刘保的太子位置,若非东汉外戚掌权的政治特色,刘保背后早有势力支持,恐怕是撑不到继位的。

    道光帝在很长时间里也只有奕纬一个儿子,可不喜欢就是不喜欢。

    今天的事情可算是给赵昕敲响了警钟,也窥见了父子温情脉脉表皮下的复杂角落。

    他的到来已经改变了历史,搞不好无良爹之后真能再给他生几个弟弟。

    而且即便一直保持着独子的身份,这个身份让他用不着抢,用不着夺,但赵昕也不愿匍匐于皇权之下,只做一口冲锋陷阵的刀。

    为了名声和统治合法性,玄武门是要尽力避免的,但该有的力量不能少。

    还是他从前学到的那句话,有剑不用和无剑可用是两回事。

    而且他这个爹吧,是有那么一点欺软怕硬的人之常情在性格里的。

    于是赵昕在他爹惊讶愕然的目光中直接把箚子抽了回来,然后淡定地说道:“既然爹爹不愿,那就算了,儿子本想用这个有节操的包拯为巡边御史,好好盘一盘西北新收州县的账呢。”

    赵祯一听就急眼了,也顾不得什么官家仪态,复又从赵昕手中把箚子给拿了回来,口中连声说道:“我儿果然慧眼识人,我看这包拯正是巡边御史的不二人选啊。”

    重得西北数州之地,大灭西夏人的威风,让他们称臣纳贡,是他今年最得意之事,说不得也会他为帝时期最大的政绩,而且边疆又关乎天下是否宁定。

    如今西北新得之土的亲民官虽然在谏院的大力弹劾,年资加成,以及宝贝儿子不拘一格用人才的理念指导下给全数配齐了,但也因为全程都有宝贝儿子参与,外界对这批将要去西北上任的官员有东选的诨称。

    意思是这些官员都是被东宫选中,理当如科举考试中座师与弟子的关系一般,视为东宫的门人。

    为这事夏竦已经在他面前说了好几回了。说实话,他心中也是隐隐有些担心的。

    只不过他顾忌儿子的心情,更不愿让朝臣窥见父子猜忌的一面,所以只是隐而不发。

    如今是儿子自己提出,那就再好不过了。

    他提起笔,不等赵昕再说话,就乐呵呵地在这本王拱辰的举荐折子上写下了改任包拯为巡边御史的任命,嘴中还说道:“有此忠节之士巡查边疆,正如垂天利剑啊。”

    但赵昕脸上的表情就像被冻住了,一点没有应和他的意思。

    赵祯碰了一鼻子灰,不由气闷,但想了想还是半抱住赵昕,一派温和地说道:“到底在想什么呢,这么出神?”

    赵昕扭头看了赵祯一眼,言简意赅地吐出两个字:“兼并。”

    这下快把赵祯给激得蹦起来了,就差给赵昕上演一出垂死病中惊坐起。

    兼并可是一个大问题啊!这要是解决了,那可真是什么都不用愁了。

    什么西北打仗,辽国岁币,国内的军费,官员的俸禄,各地蜂起的叛乱通通都不算个事。

    他一个当君父的干嘛拉下脸老觊觎儿子的产业,说白了还不是穷给闹得。

    正当他想说些什么的时候,赵昕直接用一句话终止了他的所有企图:“太难了,还没想好。”

    虽然的确是有那么几个招的,但我现在不开心,不想让你白嫖方案了。

    要方案也可以,诚意拿出来。

    父子间博弈过多次,谁还不知道谁啊。赵祯想了一会儿,还真给出一个十分微妙的甜枣来。

    “打入冬来荆王的身体就一直不太好,太医院说如今只是在苦捱日子,这是宗室中硕果仅存的几位长辈了,你近几日找个时间替朕去探看一番。”

    荆王即赵元俨,是太宗第八子,曾告之他爹非章献太后亲生,而是李宸妃之子,也是赵昕前世各种影视剧中八贤王的主要历史原型。

    这种探看,本该是皇帝亲至。交给赵昕,那就是有意扩大赵昕在宗室中的影响力了。

    只能他爹是会给他找活的,找了个半天,找出这么个鸡肋的活来,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看来心里也是憋着气的。

    赵昕正想讨价还价,突然系统蹦出来的红色提示框让他没了心情。

    庆历四年正月,京师大雪,民多冻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