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父宋仁宗: 20-30

您现在阅读的是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家父宋仁宗》 20-30(第6/20页)



    范仲淹也正写到收尾处,轻吹了吹纸上未干的墨迹,让长子拿去交给韩琦,语气转为严肃:“春日地气聚,万物生,稚圭你麾下诸部也不要躲起来猫冬了,互相调防一下驻地吧。”

    韩琦皱着的眉头倏地张开,吃惊道:“希文兄的意思是?”

    范仲淹笑得很平和:“就是你想的那个意思,夏贼如今已是惊弓之鸟,咱们不妨响一下弓弦。”

    我们只是正常调防,是你自己太敏感,直接就冲过来了,那我自卫反击总不算擅开边衅了吧。

    “真乃妙计也!”韩琦由衷赞道。

    范仲淹也笑,只是更多地在为大宋笑。

    他一人何足道哉,有豫王这个能想出此等妙计的未来官家,才是大宋真正的福气。

    只是这信是单给他一个人看的,他作为臣子,也不好述之于口,只能愧领功劳了。

    范仲淹的欢喜早已到了尽头,韩琦的却才刚刚开始。

    少一时,堂下响起一个响亮的声音:“末将狄青,奉令前来。”

    范仲淹说了一声进,就见得一个顶盔掼甲,威风凛凛,腰间还挂着一个凶恶无比鬼头面具的将军走了进来。

    只是以时下风气,面上那排代表犯罪的金印太过煞风景。

    狄青如常给二位对他有提携之恩的老上司见了礼,然后就发现了其中不同寻常之处。

    韩招讨今日似乎有些呆啊……

    只是范仲淹已经招手叫他过去,所以只好按下心中这点小小的诧异,过去听候命令。

    范仲淹对这个一手提携起来的帅才胚子一如既往的温煦,仿佛闲话家常般问道:“上次予你的《左氏春秋》读到哪了?”

    “回禀安抚,末将惭愧,军中军务繁忙,末将脑子又笨,即便是请了先生在家教授,现在也才读了一多半。

    “您只要再给末将半年,不,三月时间,末将保准读完,不负安抚美意。”

    范仲淹抚须笑道:“何用至此。太祖朝的宰相赵普言半部论语可治天下,你现如今已经学了大半的春秋,当也能胜任今日之事了。”

    狄青大喜,比起在驻地和文官们玩文字游戏耍心眼子,他还是更喜欢在战场上往来冲杀,那样既简单又直接。

    尤其是最近两位老上司还在因为是否修筑水洛城一事闹别扭。

    他夹在中间可太难受了。

    因此迫不及待问道:“不知安抚有何事要末将效劳?可是要末将去杀西贼?”

    韩琦此时算是彻底“醒了”过来,笑点着狄青道:“你啊你,总是这么性急。只是不知此次你这鬼头面具上,又要沾染几多夏贼之血了。”

    狄青亦是豪迈道:“夏贼者,禽兽也,伤我子民,坏我粮秣,就是杀再多,末将也觉得不够啊。”

    待得范仲淹对两人面授机宜,狄青官小职卑,率先告退去点兵领军需,留下韩琦看着他的背影担忧道:“孤军在外,搅乱一方,此任不可谓不难啊。”

    比起他的大举进攻,趁病要命的策略,派一支奇兵深入夏境搅浑水,使其自生内乱的确是性价比更高的方式。但相应的,被派出去的部

    队要做好十死无生的心理准备。

    狄青可是他一手提拔起来的将帅胚子啊。

    但韩琦也不得不承认,除了狄青这个出身寒门,又受过他们提拔之恩的人,整个西北再无人能领受并完成这个任务。

    若说狄青此去顺利完成任务的生还几率为一成,那旁人就是百分百暴毙,且让整个任务打水漂。

    范仲淹不知道何时踱步到了他的身侧,与他一起看着狄青大步流星离去的背影,直到那个背影消失在视线中才说道:“稚圭,义不掌财,慈不掌兵。汉臣此事若成,未来十年,西北无忧,军事可尽付于他。”

    耳根子软的官家好不容易同意开打,那他就要争取把战果尽可能地扩大,让西北安稳的局面能持续得更久一些。

    而且他非常赞同豫王来信中的几句话:“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

    “只有尽可能地弄死了他们的羊羔子,牛犊子,夏人才没有再开战争的能力。也只有把夏人揍服,官家才能获取足够的威望压服朝中,支持变法!”

    第24章 杀汝者宋将狄青是也

    古语有云,黄河百害,唯富一套。

    所谓的河套地区,说的便是处于黄河上游几字型大弯,被贺兰山、狼山和大青山所包围土地。

    因这些土地地处黄河上游,此时的黄河还未流经水土流失严重的黄土高原,泥沙含量小,水质清澈,几字形大弯又使得水速放缓,是条件上佳的灌溉水源。

    在黄河的滋养下,河套平原土地肥沃,粮牧皆宜,有塞外米粮川的美誉。

    西夏正是因为占据了河套平原中的西套平原,才得以崛起兴盛,在宋辽两个当世大国中反复横跳。

    二月天气回暖,黄河解冻,河套平原本该是牧民走出毡帐,农民走出屋舍,开始新一年劳作的繁忙景象。

    然而却不知从何时起奏响了名为血腥的音符……

    *

    西夏境内,河套平原某处。

    毡帐,牛羊,还有做饭用的铁锅陶罐,是牧民部落的标配,也是人类利用和对抗自然的象征。

    然而一向被牧民视为家中重要财产的三件套,此时却已是毡帐被烧,铁锅陶罐被砸。

    成年的牛羊排着队被铁锤给脑袋上来上一下,然后抽搐着倒地。

    至于幼生期的羊羔和牛犊,则是纵马将其远远地驱逐出去,经过漫长冬季的消耗,这些新生的羊羔与牛犊本就瘦弱不堪,一旦缺少了人类的照顾,夜幕降临后就会被严寒与狼群自然淘汰。

    而原本应该誓死守卫它们的主人,也已经应了誓言,全数倒在了血泊之中。

    不少人脸上还残留着惊恐至极的表情,似乎是想不明白为何会在这个时节,有宋国的军队敢来到此处,手起刀落地取了他们的性命去。

    若从天空中俯瞰,就能见到刚刚萌发的绿意被滚滚而起的黑烟、马蹄犁出的黄褐,以及大块大块的血污所覆盖。

    “第三个。”狄青用力甩去刀上的血污,又将手指插入已经油光发亮的头发中,捻出了两只已经兴风作浪许久的发虱,连着刚刚扯下的青草一块成为擦刀的介质。

    机械性的重复劳动,可以令大脑进入放空状态,进行更为高效的思考。

    而作为这支目前仅有一百七十人小骑兵队的指挥者,狄青现在所考虑的就是接下来要去寻哪个部落的麻烦。

    先前攻破这个部族时,可是从族长口中拷问出了足足三个地点。

    自那日在范仲淹处接了军令后,狄青丝毫不敢怠慢,精挑细选出二百勇锐精悍之卒,从泾州出,过渭州,借着人数少的优势,趁夜分批偷偷绕过夏军的防线深入夏境。

    一路上尽捡荒僻少人的难行地段走,又斟酌挑选对手,到如今已经是半月有余。

    在付出了二十多位同袍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