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家父宋仁宗》 20-30(第2/20页)
张熙也笑嘻嘻地接话:“是啊是啊,就不要去了。”
晏几道小脸紧绷绷的,眉毛往下拉,一副我很生气但不说的模样。
赵克坚暗暗扯了拱火的两人一把,示意不要再说了。惹恼了这位声名在外的小神童虽不像惹了大王那么严重,但以后作业可就没得抄了。
宋师傅的眼界被大王越拉越高,近来布置的作业也是越来越难了。
种谊和张熙立刻闭嘴,勾肩搭背嘻嘻哈哈往外走去,还是曹评弯腰拍了拍晏几道的肩膀,安慰道:“以大王之才,此种机会定然不在少数,好好锤炼身体,且待将来。”
赵昕也觉察到自己做事有些不妥,他不让晏几道去是考虑他为晏殊之子,亮相后意义不一样,却忽略了小孩子敏感的自尊心。
可以自己选择不去,但不能被别人限制不能去。
于是他立刻松了口:“罢了,想去就去吧,只是要选那等温顺的小矮马,一路上也慢行。”
果然赵昕一改口,晏几道脸上就现出挣扎的神色来,最终还是拿起了调羹,一脸严肃的催着曹评他们快走。
赵克城凑趣道:“几道,又不去了?”
晏几道一本正经道:“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轻易毁伤,而且还有大王的关切爱护,为臣下者,要好好珍视。”
再说了他打小的理想是东华街唱名,使天下知,对武事的兴趣真的不大。
李玮已经手口并用给自己扎好了束袖,闻言仿照晏几道平日的语气说道:“好了好了,太阳大,灰尘多嘛。”
此言一出,几人均是哈哈大笑,连一直绷着脸的晏几道也不由莞尔。
王贡笑到一半,觉得自己身为和晏几道一个阵营的人,这么笑太不厚道,是故双臂张开,拢着众人往外走:“赶紧走吧,莫要耽误了大王的事。”
富弼赞许地对晏几道点了点头:“能珍重己身,不错。”
富弼正要离去,赵昕忽得想起一事来,急声说道:“彦国,遇到那些国子监书生和落第举子,勿要收系监牢,告诫一番也就是了。”
富弼心中生出纳罕,这位大王平素表现是半点不将与士大夫共天下的祖训放在心上,却突然如此行事……
但面上还是恭敬应下,因为即便赵昕不这么吩咐,他也会这么做。
赵昕忽然就生出无趣来,这些个文官啊……
看着富弼的背影与专心致志干饭的晏几道,赵昕的好奇心又起来了,于是小声问晏几道:“晏相公当初是怎么把彦国瞧上的?”
这又倔又硬的模样,绝对是最不受老丈人喜欢的那一类女婿。
晏几道暂停干饭,抬起眼皮看了一下自己与富弼的距离,在心中默数了三个数,感觉距离差不多的之后才用不大不小的声音说道:“我听家里人说,不是父亲瞧上了,是母亲喜欢,姐姐乐意。”
好好好,直击问题核心丈母娘是吧。
听到的富弼却好悬一头扎到楼梯下去。
行行行,你小子这么漏底是吧,这几年给的压岁就当是白给了。
今日回府就告知娘子,看她归宁时揍不揍你小子就完事了。
富弼在心中发下大宏愿,脚步却半点不慢,事情还是尽快平息得好。
有富弼收拾手尾,赵昕是再放心不过,吃饱喝足后就带着落单的晏几道回了东宫,还打包了几盘酒楼的拿手菜带回宫去给苗昭容他们。
正巧,张茂则奉赵祯得命令来给他送箚子来了。算是汉唐太子开府建牙,处理政事的超简化版。
当前的主要做法是赵祯将觉得重要的箚子挑出,做好批示,由张茂则送来给他翻阅,若遇不解之处再借着视膳问安的机会去问,了解其中蕴含的政治考量。
今日的头一本箚子就是晏殊的举贤良疏,赵昕第一眼就看到了个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名字:欧阳修。
赵昕惊得又跳回了开头,确认这份箚子真的是晏殊所写才罢休。
不是,外间不是疯传你们师生不和吗?
第22章 师生、父子、君臣……
据赵昕所知,魏晋南北朝的世家子弟有一门叫做谱系学的必修功课,这门功课的目的之一就是记住世家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免得上演费尽心思打脸,搬出老祖压阵,最后却发现大家都是亲戚的闹剧。
不过最为重要的是区分远近亲疏,有好事情都先紧着自家人来,并抱结成团,共同对抗皇权。
不过随着小农经济的发展,世家大族不断被瓦解,唐末时的黄巢又来了一出天街踏尽公卿骨,按着族谱做清洗,把本已日薄西山的世家大族彻底给摧毁。
但权力和财富只会被转移,不会被消灭。
而今取代从前世家大族位置的就是一个个士大夫家族。
相较于世家大族的好处在于彼辈并不掌握大量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全靠科举发家,消亡与衰落都很迅速,对皇权能造成的威胁越来越小。
而坏处就在于他们为了缓解衰亡的速度,会更加紧密的抱在一起。
赵昕在来到这个时代前完全不知道,富弼居然是晏殊的女婿。
而他前阵子通过看前几月的劄子,知晓知光化军的韩纲对待士兵过于苛严,以至激发兵变,兵卒们纷纷叫嚷着要杀掉韩纲以泄心中之愤,而事到临头,韩纲又惊恐之至,带着妻、子缒城逃命。
赵昕当时气得要死,摔了手中的劄子,连骂数句昏官该杀,直到曹评提醒才发现侍从的王贡脸色尴尬。
一问之下才知道,韩纲之父韩亿是故宰相王旦的女婿,所以按照辈分而言,被赵昕骂作昏官的韩纲是他的姑表兄弟。
赵昕登时来了兴趣,细问之下才知道,王贡不仅有韩纲、韩维这些个姑表兄弟,时下文坛颇具盛名的苏舜钦还是他的姨表兄弟。而苏舜钦的丈人,又是现任吏部侍郎杜衍…………
该说真不愧是宰相门第么,由此串联下去,几乎能覆盖大半个大宋官场,主打一个大家都是亲戚。
赵昕后来又旁敲侧击打听了一番周围的人,又惊讶地发现唐宋八大家的宋六家其实距离自己并不遥远。
比如说宋六家之首的欧阳修是晏殊的学生,而宋六家之末的曾巩,则是如今给他讲述武事、负责编纂《武经总要》曾公亮的侄儿。
经此一事,赵昕算是对朝堂上的官员关系上了心,自然而然也知晓了晏殊与欧阳修这个学生之间的尴尬关系。
早年欧阳修是相当受晏殊这个老师赏识的,因欧阳修在科举考试中勇于提问,被时任主考的晏殊亲自点为省元,结下了师生关系。
而拥有极高文学素养的两人关系很快突飞猛进,书信往来极多,且不乏诗词唱和。
但两人却是拥有几乎全然相反的脾气秉性,晏殊为官圆融,讲究一个你好我好大家好,事情过得去就行。欧阳修则是清正刚直,眼睛里揉不得沙子。
正所谓道不同不相为谋,因此师生两个的关系最终还是出现了裂痕,至于原因么,则还是诗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