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父宋仁宗: 第19章【VIP】

您现在阅读的是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家父宋仁宗》 第19章【VIP】(第2/5页)


    没有过硬的背景人脉、出色的经营斡旋手段、还有精明的大脑,别说是做大做强,如今能喝着一贯半钱一斤的好茶,早在脚往这一行里伸的时候就被人给剁碎沉汴河了。

    前些时日对这些人客气是因为那姓梁的身上满是过江龙的气息。

    不仅场面铺得极大,溜溜达达就把那十几家仅次于他们的中型小报给收了,后来又直接给他们五个一起下了帖子,还敢带着个半大孩子招摇,言辞间也很有底气的模样。

    结果几次三番见面试探下来,并没有发现有什么硬扎手段。

    尔后经过他们上下使钱多方打听之后,更是没找到东京城内有一号叫梁鹤的人物。

    于是态度自然而然就转变成了臭外地的,跑咱们东京城来要饭了,真把爷爷们当不识数的嫩芽菜涮呢。

    癞蛤蟆吞天,好大的口气。就想红口白牙几句话,再加上几个臭钱,就想把爷爷们手底下会下金蛋的鸡给连窝抱走?

    就是开够了价码也不成啊,一份小报可是他们勾连上下的蛛网,运作得好是能传给儿孙的。

    不同于王贡的愤怒,梁鹤与薛泽都在笑。

    就是笑容有些浅,不及内里。

    对视一眼,心中都有了计较。

    本来是想用普通人的方式和你们相处的,但怎么一个个都不识趣呢。

    “似你们这般的民间小报,胡编乱造,妄议朝政国事,煽动百姓言论,可知该当何罪?”

    “某看正合妖言惑众之罪,合该解往开封府,正好,某在那还有几个熟人,能够好好照顾一下你们。”

    *

    两日后,当五种经过赵昕指点改造,散发着新鲜油墨气息的小报摆在东宫桌案上时,参与全程的薛泽突然有些明白了豫王的用意。

    从真宗朝的帽妖案来看,民间的舆论是能影响到中枢决策的。

    而这些小报,无疑是引导舆论的绝佳手段。

    豫王之所以让他们暗中行事,就是因为民意只能暗中引导。

    露出朝廷身份反而会让那些闲得没事,一味磨牙的百姓们生出逆反心理。

    在薛泽自叹弗如,心中充塞着对豫王的崇拜的同时,也蓦然升腾出一股野望来。

    这些小报根本就是藏在民间的御史台,若是能握在手上……

    东宫现在很缺文臣,他还真的是赢面最大的人物。

    赵昕倒是没想那么多,只是热情招呼他的班底来看这连着赶工两天一夜,才弄出来的全新小报。

    宋祁是师傅,目光扫了一圈后拿了印刷和纸张都是最好的汴梁日报。

    紧接着是与赵昕私人关系最为密切的曹评,迫不及待选了边报,种谊和张熙立时凑了过去。

    晏几道被王贡抱着,伸手将文赋报给抓了过去。

    李玮左右看看,最终挑了民生报。

    赵克城与赵克坚两兄弟一贯拘谨,于是取了被剩下的刑法报看了起来。

    东宫现在就这么几位数得上号的人物,如今齐聚一堂展开报纸阅读的肃穆劲,令梁鹤这个文学素养不咋好的人都不自觉地挺直了腰板,下意识地搓着手指上未干的油墨,等待着评语。

    哪怕他在其中只是个敲边鼓的功劳,那也是功劳!多少人想得这个功劳还没门子呢。

    少一时,宋祁将自己手中最厚的汴梁日报看了个大概,都顾不上合页,喜得连续击打桌案,大笑道:“好好好,大王果然天授之才!”

    以宋祁的眼光不难看出,这份小报内容翔实,排版合宜,针砭时弊恰到好处,又删去了原先那些小报中为了促进销量的淫词浪语,虚言夸大,很符合他理想中的导民向善之用。

    不不不,这已经不能被叫做小报,称其为通俗易懂的邸报更为合适,大行于天下是迟早的事。

    赵昕闻言笑得很开怀。

    自己的努力成果能被人认可总是好的,哪怕这其中有他借助系统取巧的成分在。

    可有一说一,他这几天也是为了本地化劳心费力,眼珠子都有点抠喽了。

    宋祁夸完了赵昕,又伸手取了另外几份他没有看过的报纸。

    见边报上刊载着不少对夏前线坚壁清野,严守城寨,夏贼数次搦战均无功而返,以及夏民生活困苦,缺衣少食,有数百人携家带口前往投靠本朝的事迹,内容翔实丰富得好像亲眼所见一般。

    宋祁赞许地点点头,东京城距离边境还是太远了,而过往几年大家听到的除了战败就是战败,导致已经百姓将西夏人想象成了一口一个人的猛虎,谈之色变,只想着用岁币赶紧把人给打发离去。

    这些消息纵然不能尽去百姓对西夏的畏惧,

    也能提振一下心气。

    至于词赋报在前面两者的衬托下就显得有些平淡无奇,大多是一些历朝历代的诗词赋与典故出处。

    宋祁一看就知道是从龙图阁里各种文集中抄录的,对于仕宦世家不算什么。

    可对于那些想学诗文策论却知识储备不足的贫寒士子来说,已经是非常好的选择。

    宋祁几乎能肯定,文赋报会卖得最好。因为那些渴求功名的贫寒士子会比普通的市民更舍得花钱。

    不过中间怎么还插了菜谱啊,看做法还怪好吃的。

    而民生报相较之下则显得俗气许多,多是一些市井消息,比如说朝廷税制的改变,开封府打算修那条路,具体工期多久多久,请按时避让。

    还有些旁的就是时令提醒,民俗故事。

    宋祁看得兴味索然,可觑见一旁的李玮看得津津有味,不由来了兴趣,好奇问了一句为什么。

    李玮家世是赵昕伴读中家世最低的,过往没受过多少教育。

    长相也只有中下,所以话一向不多,举止也有些畏缩,来东宫后一直是个小透明。

    骤然被宋祁这个天下闻名的状元提问,很是受宠若惊,定了定神之后才说道:“学生曾听大王说过留置中缝,以待富商巨贾投之,民生报正得其宜。”

    宋祁好不容易才止住了嘴角抽搐,心道这可真是随根了。李用和昔年为小商贾,这李玮也往钱眼子里钻。

    这事关国计民生的事,怎么能沾染铜臭味呢,真是俗不可耐。

    赵昕却是听得眼睛一亮,这还真是蔫人出豹子,他挑李玮只是为了给老爹面子,一直没发现李玮身上闪光点,都在考虑着把人给养起来了。

    没想到长处居然是应在经济上。

    见李玮认真提出的建议被宋祁用无声否定,面上已经有些挂不住,赵昕只得紧急开始和稀泥:“师傅,刑法报您还没看呢,说说呗。”

    败坏兴致是相互的,加上宋祁算得上是个纯儒,主张用道德教化,对刑法报这种刊登实际案例判罚及相应法条的报纸很不感冒,只是看在赵昕的面子上略略提了两句。

    不过宋祁的话将调子给定了下来。

    那就是行动是成功的,参与办事的人都立下了功劳,有必要进行酬功,激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