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家父宋仁宗》 17、第十七章(第3/3页)
即便他此时招了最兴来回转,西夏使臣也必将以此为要求。
不过这种懊丧的情绪也只持续了很小一会儿,因为对天才儿子能够带来惊喜的期待重新占据了上风。
于是他语气欢快地使唤起了张茂则:“平甫,去取笔墨来。”
张茂则看着赵祯将赵昕先前在朝会上所说的《六国论》飞快地写在了屏风上,而与之平齐的另一侧,则是梁晁、寇准、吕夷简、晏殊、范仲淹、韩琦等一个个人名。
赵祯一手飞白书极佳,但越看越觉得今日所书是难得的心手相合,快意非常,大笑道:“平甫,你来看看,我写得如何?”
张茂则看着绢面已经有些发黄的屏风,心知官家今日是欢喜坏了。
因这屏风不是它物,正是从太宗朝传下来的书贤屏风。
自太宗朝起,历代官家但遇贤良之臣,便书其名于屏风上,以备将来拔擢任用。
所以他也就凑趣说道:“官家的飞白书愈发进益了,现下配上二大王的绝妙好文,真可谓是天作之合啊。”
“哈哈哈,平甫你这张嘴啊。不过……”
“不过什么?”
“我总觉得这文章言未竟。”
张茂则闻言又默念了一遍,点头道:“圣明无过于官家,奴婢现在也觉得此文不是全篇了。”
得到应和的赵祯轻哼了一声:“这个臭小子。”
张茂则没有接话,开始低头看地板。
赵祯则再度踱步。
他也是好文辞翰墨之人,见到这等于治国有益的顶尖好文,就如同老饕见到了美味珍馐,一扫而空尚犹觉不足,遑论如今只给他吃了半盘子。
说不定还没有半盘子。
这个逆子,又玩这种半遮半掩的把戏。
一想到自己上次为他那所谓的新政之策抓心挠肝,赵祯就决定这次不惯着这个逆子了。
赵祯向张茂则勾了勾手:“平甫,你去告诉苗昭容,咱们豫王自请为正使,去接待夏国的议和使团了。”
【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