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青山: 170-180

您现在阅读的是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别青山》 170-180(第13/20页)

冷、气度不凡。

    而发间一支白玉镶金的簪子更是点睛之笔,将她身上矛盾的冷淡与热烈交融得恰到好处,竟让人移不开视线了。

    妱儿呆呆地盯了她一会儿,绕着她不住欣赏,越看越满意,干脆对一旁忙碌的小丫鬟比了个赞赏的手势。

    程荀哭笑不得-

    终于妆扮好,程荀起身朝宴席上去。

    别院里热闹非凡,为使宾客尽欢,各个庭院都有所布置。爱听戏的、爱投壶秋千的、爱赏景作诗文的,各有去处。

    而主宴则需走到别院深处,便能看到借山中春景而设的曲水流觞宴。

    溪水依山而下,水波潺潺,两岸被匠人提早修整过,摆上了竹席、蒲垫、矮桌。春光从林间枝叶缝隙间漏下,照得溪水波光粼粼,好似满地碎金。

    山间竹风穿林,竹叶伴着落花顺流而下,女眷们三三两两坐在岸边,春衫薄、衣袂飘,竟当真有几分风流意韵。

    纵是程荀早就见过,此时再看,眼前景象依旧令人心旷神怡。

    刚步入宴席,身旁便有几位女眷注意到程荀,眼中满是惊艳与疑惑,还来不及攀谈询问她是哪家的小姐,便有丫鬟将她一路迎到座首,紧挨着崔夫人坐下了。

    众人霎时讶然,交谈声都不禁一滞。

    原来,这位便是那孟家义女,程荀?

    周遭气氛有些微妙,崔夫人对此却仿佛丝毫不察,自顾自握住程荀的手,上下打量着她,脸上惊喜又得意。

    “我就知道,我家闺女儿穿这身错不了!”

    崔夫人声音不大不小,却恰好周围一圈宾客听到。

    崔夫人为座首,坐在身旁的自然都是京中声名、地位皆非寻常的夫人。诸位夫人见她二人关系如此亲昵,默默交换了个心照不宣的眼神。

    旁人或许觉得崔夫人这亲热劲儿还有几分夸张,可唯有崔夫人自己知道,见程荀难得打扮起来,她当真是满眼满心都是欢喜。

    好生欣赏了几眼,崔夫人拉着她的手,将她依次介绍给周围一圈宾客。

    程荀虽不喜规矩管束,可在这明面上的礼节却很得心应手,姿态自然、言辞大方,让人挑不出一点错。

    诸位夫人面上和善地赞她几句,程荀乖乖坐在崔夫人身边,心中却有几分讶然。

    孟府的帖子确实送了大半个朝堂,孟忻虽位高,可比起朝中几位尚书、阁老,自然算不得什么。加之又是女眷生辰,人家找个由头推拒了,也挑不出什么错。

    可程荀没想到,今日竟当真来了几位尚书家的女眷,就连尚书徐勤家的长媳都来了,给足了孟家体面。

    只是这体面,究竟是为孟忻、还是为晏决明,恐怕就不好说了。

    程荀兀自思忖着而今朝堂上种种局势,不知不觉中,眼前溪水上有菜肴划过,耳畔响起丝竹之乐,她这才反应过来,席面已然开了。

    这曲水流觞宴是崔夫人亲手置办的,吃的便是一个仿古的文人意趣。

    既然要文人意趣,这席面自然讲究个自然古拙、灵巧动人,若是极近豪奢,那便要惹人笑了。

    宴席用的碗碟不是竹木做的、就是陶泥烧的;菜肴亦是满满的春山野趣,就算是价值千金的珍馐美馔,也要做出质朴、随意之感。

    可见,这最最难得的富贵,不是一掷千金的挥霍,而是如崔夫人这般,时代家传的底蕴,才能堆砌出的文气。

    云淡风轻、毫不费力,处处不见显耀,却处处都是显耀。

    程荀一面用筷箸夹起点心,一面在心中玩味思量着,耳边忽然有人开口唤了她。

    “程姐姐,我听闻,此前紘城出事时,你恰好在那儿?你害怕吗?”

    程荀抬起头,却见徐勤的长媳刘氏身旁站着一个八、九岁的女孩,双眼紧张又好奇地看着她,轻声细语地发了问。

    一旁的刘氏似乎也没想到她忽然开口,神情有些愠怒,扯了下她的袖子,张口便要打圆场。

    而程荀望着女孩儿澄澈无邪的双眼,微微笑了下,堵住了刘氏的话音。

    “要说不怕,自然是假的。”

    第178章 圣旨到

    “要说不怕, 自然是假的。”

    程荀语气平缓、微微带笑,那女孩眼中的紧张消退几分,又鼓起勇气问道:

    “程姐姐,珊娘听人说, 那胡人个个皆是身长九尺、青面獠牙, 闲来便茹毛饮血, 还会吃小娃娃, 可是当真?”

    徐珊娘的声音不高不低,却吸引了周遭一群宾客的注意,不少人都停下闲聊, 目光朝她与程荀身上投去。

    刘氏有些尴尬, 将女孩往自己身后拉了拉。

    “这孩子不知从哪儿听来的, 叫程姑娘见笑了。”

    程荀笑笑,对那女孩温声说道:“胡人若当真如此厉害,又怎会被大齐将士打跑呢?胡人虽凶残,可边关有将士戍守, 自然不会让他们将小娃娃抓了去的。”

    徐珊娘长舒一口气, 神情轻松许多:“那就好……”

    借这个话头,身旁有位夫人好奇问道:“我也听说,当时胡人攻城, 紘城守了得有四、五日之久,想来不容易吧?”

    说着,又有人插进话来。

    “这胡人烧杀劫掠, 什么不做?千万兵马就在家门口堵着, 当真是想想都害怕!”

    “四五日说着短, 可那等情形下,如何不煎熬?”

    见二人的话告一段落, 刘氏朝身侧一个丫鬟使了个眼色,示意她将徐珊娘带去别处玩。

    徐珊娘微微撅起嘴,有些不乐意。恰好此时众人又说起紘城之事,她心中痒痒,更是在旁坐住了,眼睛直勾勾看着程荀。

    而对众人的议论,程荀只轻描淡写道:“彼时局势确实危急,好在前有将士奋勇杀敌,后有百姓救治伤兵。援兵来得及时,虽有伤亡,但未能酿成大祸,已是万幸。”

    有位夫人抓住她话里的关键词,疑惑道:“百姓救治伤兵?”

    程荀还未解释,却听坐得稍远的一位夫人冷不丁开口道:“真要说起来,这还得是程姑娘的功劳。”

    众人视线纷纷朝那处投去,说话那人坐得靠近末席,一身衣裳首饰看着体面,花样子却有些旧了,想来家世并不显赫。

    再仔细一看,这人原是工部孙主事家的儿媳小杨氏,在京中官眷里是出了名的爱钻营奉承。

    孙主事已年近五十,前两年才被先帝提到工部主事一职。孙家子孙多,有出息的却不多,都指着孙主事一人在朝堂上艰难支撑,日子自然过得有些拮据。

    不过,小杨氏虽然嫁得不怎么样,却将自己嫁去户部张侍郎家的堂姐奉承、伺候得极好。

    那堂姐也承情。她私下里如何补贴小杨氏,旁人尚且不知。可至少明面上是给足了面子,常带她出入各式宴会,故而小杨氏在京中官眷中也算是张熟脸。

    几个熟悉小杨氏为人的夫人互相使了个眼色,眼中都有些兴味。

    而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