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青山: 100-110

您现在阅读的是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别青山》 100-110(第3/17页)


    晏决明脸上飞速闪过一丝诧异,随即露出个赞许的笑。

    “阿荀远在西北,对朝堂政事却心明眼亮。”他说得真心实意,稍稍感慨后,正色道,“誉王近来确实有些莽进。”

    “他一向是这个性子,略得了几分胜算,就不管不顾地乘胜追击。”

    他声音微冷,程荀听出不对,心头一动,忙问:“你此前说的……‘不太好的消息’,是什么?”

    晏决明淡淡道:“前阵子圣上不知怎的龙体不安,发落了宫中大半宫人。其中有个太监,趁夜跑到了东宫。”

    程荀心猛一跳,下意识屏住呼吸。

    “后来查实此人与东宫明面上并无勾连,可天子之怒……”

    晏决明闭了下眼睛,像是在无声叹息。

    “东宫上下宫人皆被……撤换,太子奉旨闭门,终日跪在佛前,为过身多年的太后诵经祈福。”

    谁都知道,所谓吃斋念佛,不过是皇帝留给太子的最后一分情面罢了。

    门外骤然扬起一阵冷风,吹看半掩的门扉,吹得程荀脊背发凉。

    她冰凉的手拉住晏决明,惶然问道:“可会牵连你?”

    不过须臾功夫,她才被热水擦过的手就凉得好似数九的寒冰,晏决明心中酸涩。

    他反手握住她的手,掌心的温度源源不断流动到她手中。

    “朝堂局势就是如此,一日西风、一日东风,不到最后谁也不敢说是赢家。别怕,我心中有底。”

    他声音沉稳有力,程荀心头却仿佛压了块巨石,沉得她喘不过气。

    帝王之心,最是冷血多疑,纵是天之骄子、当世之才,可在皇权之下,又有敢说自己真的手握胜算?

    她兀自心神不定,晏决明捏了捏她的指尖,低声道:“再过些日子,互市和谈也快尘埃落定了。待此间事了,你就回去,好不好?”

    她抬起头,他却避开了她的视线,垂眸道:“边关多乱事,你长居此地,姨父姨母也放心不下。”

    她轻声问:“你也长居此处,又有谁放心了呢?”

    晏决明一愣,默然垂首。程荀的视线好像带刺一般,扎得他哑口无言。

    半晌,冯平在门外迟疑道:“主子,饭菜已经备好了。”

    程荀轻咬下唇,抽出手,先一步走出房门。晏决明坐在原位,停顿片刻才起身跟上去。

    二人隔着不远不近的距离,一前一后,无言走去膳厅。

    冯平被他二人远远甩在门外,一头雾水。

    他伸手挠挠后脑勺,实在想不通,就他去厨房安排饭菜的功夫,这二位祖宗又怎么了!-

    五日后,经过两国使臣近一月的拉扯、博弈,终于传来了消息,两国正式签订和约,五十年互不进犯。从此,鞑靼归附大齐,鞑靼缴岁贡、得封赏,大齐开互市、设茶马司。

    大齐与鞑靼多年来冲突摩擦不断的边境,似乎终于要迎来了太平的曙光。

    自和约签订后,晏决明更是忙得神龙不见首尾。程荀也没闲着,主动约见了几个与她一样提前摸到门道、前来探听互市细则的商号老板。

    上一回范春泽与晏决明在城门前的交锋,如春日杨絮一般,当日便在街头巷尾传遍了。

    百姓津津乐道飞扬跋扈的范春泽如何吃瘪、晏决明又如何神来一手挡住来人时,也终于有人注意到程荀的存在。

    坊间种种传闻不提,有心者却迅速搞清楚了程荀的身份。本就眼观四路、耳听八方的商人们更不在话下,即便相约的是个状似稚嫩的未嫁女子,也各个热情有礼,席间宾主尽欢。

    消息传得满天飞,她的身份不再是秘密,程荀反倒乐得其所。

    她的身份与背景并非枷锁,反而成了助她跨过无数壁垒的踏脚石——双方都能心知肚明地忽视那些所谓门槛,迅速进入合作博弈的阶段,何乐而不为呢?

    只是,此事中唯一不大高兴的,恐怕只有范春泽了。

    范春泽刚到紘城两日,拿到朝廷的调令后,立马宴请了在紘城参与和谈的一众官员,美名其曰感谢众人替他照顾自家三弟。

    唯二未去的,一个是身担巡城重责的沈焕;还有一个,则是范春泽压根去未送去帖子的上峰晏决明。

    一个四品都司,摆的谱比三品参将都大。

    一众官员也都捧场,席间劝酒不停。到最后范春泽喝了个酩酊大醉,晕乎乎下楼时,听到旁边有百姓绘声绘色讲起“美将军横刀立马排人墙,丑纨绔狼狈落马跪地哭”的段子。

    范春泽一听,那还了得!酒意上头,不顾周围人阻拦,当街将那人打了个半死。直到醉得神志不清的范春霖意外吐了他一身,他才堪堪停下,暴跳如雷地带人走了。

    若事只到此也就罢了,可没想到范春泽一纸诉状便将那不省人事的可怜人送上了公堂,直言要告他侮辱朝廷命官!

    晏决明得知此事,匆匆赶去。可没想到却慢了一步,那本就奄奄一息的男人,在公堂之上,活活被吓死。

    此事一出,霎时惹得满城风雨。

    纨绔当街伤人不少见,可偏偏这位不是一般的“纨绔”,而是戍守边疆数十年的范家长子。

    一时之间,种种传闻甚嚣尘上。有关范春泽此人过去诸多真真假假的“事迹”,也不知被谁挖了出来,在小小一个紘城里,传得人尽皆知。

    眼看事态不断加剧,紘城外又传来另一个晴天霹雳。

    泰和四十五年十月,瓦剌人翻越金山七卫,夜袭宥城。瓦剌兵马数万,仅一夜便破城而入,烧杀劫掠、无一不为。

    范家势力下的宥城,就这样莫名奇妙丢了。

    还不待范家调兵遣将,瓦剌直接兵分三路,绕行至东,分三路直攻甘肃卫。若瓦剌攻下甘肃卫,陕甘一带门户大开,中原岌岌可危。

    消息传来,朝野震惊。

    第103章 穿金甲

    瓦剌来势汹汹, 战事有如离原上的火星,转瞬间便掀起燎原之势。

    起先朝中并未将瓦剌的突进看做心腹大患。边关几时得了彻底的安宁?大齐与胡人的摩擦是常有的事,不过又是一次蛮族人愚蠢莽撞、不知天高地厚的骚扰罢了。

    毕竟,打仗虽有输有赢, 可这些年下来, 戍守甘宁一带的范家从未出过大纰漏。

    故而前线战报送到朝廷, 皇帝与几位尚书大臣查阅知晓后, 就塞到了如山的奏折之下。

    可事情的发展却远远超出了众人预想。

    没多久,这看似稳妥的顺风局却风向一转。瓦剌派出数万人马,不过数日便席卷七卫, 呈包围之势, 直取地势狭长的甘宁一带。

    一向稳操胜券的范家仓皇应战, 不过数日,接连丢了哈密、甘肃数个重镇,范脩亲自带兵迎战,才堪堪守住了战线。

    战报八百里加急送达, 直道瓦剌大军陈兵玉门关外, 更有数条分路绕行北面,直指凉州卫。

    朝中一片哗然,尚带几分病容的皇帝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