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流放后嫁给失忆将军[重生]》 160-170(第3/17页)
说着他起身到里间,没一会儿,拎着鼓鼓囊囊几大包药出来,说:“这是禅秀托我转交的,说是听闻你有旧疾,天一寒就闷咳不止。这是他新改的方子和药,本想这次来亲自交给你,谁知你竟……唉”
裴椹闻言怔住,许久后接过,眼底一片复杂,哑声说:“多谢。”
陆骘摆手,道:“可惜你来得太晚,不然可以让禅秀亲自给你把把脉。”
裴椹:“……多谢关心,但陆将军总直接称呼他‘禅秀’,是不是不太合适?”
“嘶,是吗?我看禅秀并不介怀。”陆骘疑惑。
“或许他只是不好意思说。”裴椹面无表情。
陆骘闻言,倒是来了兴趣,问:“如此说来,裴将军跟禅秀……我是说李将军,裴将军跟他很熟,对他很了解?”
裴椹:“……”比你熟。
他一字未回,只面无表情拱手道:“多谢帮忙送药,走了。”
得知李禅秀对自己的关心和关切,又从陆骘口中听闻对方也想见自己,裴椹心中未尝没有懊悔。
其实见一面也没什么,只要他自私卑劣一些,不要去说当年祖父做得那件事。
可他刚离开陆骘的驻地,就收到紧急军情,只得快马加鞭,又赶回淮河防线。
裴椹想过以后若有机会,要和李禅秀见一面,当面向他坦陈自己祖父曾做过的事。他想时间还长得很,将来总有机会再见。
只是没想到,这一别后,胡人大举南攻,自此东征西走,又被金陵朝中诸事所累,竟再无闲暇之刻。
虽然与李禅秀的距离越来越远,但裴椹心中的记挂不减,反而愈发浓烈。
因陆骘离对方更近,他除了与李禅秀通信,也时常写信给陆骘,说李禅秀年轻、身边没多少厉害的将才可用,加之义军实力有限,保不齐哪日薄胤会再攻打他们,让陆骘帮忙多照看李禅秀。
可想到陆骘一口一个“禅秀”,亲热地喊,他又心中忍不住微酸。
尤其陆骘也老大不小了,竟然和他一样,也不成亲。虽然对方对外的说法是目下只想收复北地,无暇顾及个人感情。
但他当年不也是一心只想收复北地,替祖父、伯父等战死在北地的并州军敛骨,没有成亲的想法和打算?如今还不是……情不知所起,更不能自抑。
虽然知道这样不应该,但写信给陆骘请对方帮忙照拂李禅秀后,没隔半个月,他就又不放心地再去封信,强调:我的意思是,若禅秀需要帮忙,你尽量帮,回头我用粮草战马补偿给你。若禅秀不需要,你也不要没事去招惹他。
陆骘收到信后,简直啼笑皆非,没想到一向沉稳冷肃的裴将军,也有如此乱方寸、说话不成熟的时候。
“总感觉裴将军对西南的那位不一般。”他搁下信后,淡笑道。
宣平好奇:“哪里不一般?”
陆骘沉吟:“就像老鹰护着小鹰……但感觉,又没那么单纯。”
宣平:“?”
后来信通多了,终于还是叫陆骘发现了猫腻。
裴椹心思被发现,干脆也掩,写信明目张胆地“告诫”陆骘:你既已知晓,就更应与禅秀保持距离,至少我们是朋友。
朋友妻,不可欺。
陆骘收到信,又一阵摇头失笑,实在不知他在吃哪门子醋。
他自不知道,是他前不久跟李禅秀联手打赢了一仗,李禅秀写信给裴椹时提起此事,夸他能文能武,有君子风度,十分厉害。
不过因为这件事,陆骘倒是发现在外人眼中一向冷肃、不苟言笑的裴将军,还有如此幼稚的一面,与其相交反倒更赤诚,少了些疏离客套。
至于李禅秀,很快也听闻裴椹和陆骘政见不合,渐渐就不在信中夸陆骘了。
但三人暗中的往来依旧密切,那或许是他们私下合作最密切,相交也最愉快轻松的几年。
直到胡人大举南攻的战略失败,转而采取各个击破的办法。
陆骘作为自己招兵买马,后来归顺金陵,最不受金陵控制的将领,最先受到朝中猜忌、排挤。
那几年,陆骘一直遭受朝中打压,军中常缺发粮草。
后来陆骘旧疾复发,在胡人来袭时仍执意上战场,金陵明知战况紧急,却不发兵救援。
裴椹那时远在最东线与胡人作战,等得知消息,为时已晚。
陆骘战死后,李桢表面派人前来哀悼,实则命人迅速接手陆骘的大军。
宣平心寒之下,拒绝朝廷封的虚职,按陆骘遗愿,将他烧成骨灰,要带回北地。
李禅秀那时也曾出兵援助,奈何义军实力不够,终究没改变结局。
回到西南驻地,李禅秀许久没发作的寒毒忽然再次发作,甚至严重到吐血。
醒来后,他撑着病体,用虚脱到微微发抖的手写信给裴椹,说知晓他们政见不合,但陆骘为国为民,落得这般下场,实在令人不忍,裴将军正直端方,能否冒昧请求,派人护送宣平一行人,将陆骘的骨灰送回北地……
可信还没写完,就被他又揉皱。
他想自己和裴椹的交情归他和裴椹,他不该以此请求裴椹去帮政敌,令其为难。
于是强撑病体起身,叫来伊浔等人,亲自安排人要过江前去护送。
然而派去的人没几天就回来,说裴椹已经派人护送宣平等人回北地,还亲自给陆骘写了悼词。
许多以为裴椹和陆骘不和的人,猜测裴椹的只是悼词表面难过,做做样子。
毕竟陆骘归顺金陵后,就抢了裴椹一半风光。如今陆骘去世,金陵只能更仰仗裴椹,裴椹只怕高兴还来不及。
只有李禅秀看了那悼词,从字里行间读出了伤痛和悲愤。
他想,原来裴椹虽与陆骘政见不合,其实也欣赏其为人,得知对方如此逝去,也为其难过,这便是君子的品性吧?
李禅秀心中为陆骘难过,也愈发敬佩裴椹的为人。
不久,李桢派去接手陆骘军队的将领没能守住西线,大军溃败,一退再退,位于西南的李禅秀压力骤增。
而一直守着淮河的裴椹同样受到影响,战势愈发严峻。
最后的那两年,裴椹和李禅秀都忙得和彼此通信都顾不上,一再减少通信次数。
偏在这时,李桢发现了这件事,接着当年裴椹私放李禅秀前往西南的事也被查出。
李桢面上没说什么,但对裴椹早已深深忌惮。削其兵权,派人接替他手下的将领只是开始。
再后来,因失去陆骘配合,帮忙掣肘胡人,加之手下将领一再被替换、贬斥,只剩裴椹独木难支的东线终究也没能守住。
大军南撤到长江北岸时,所有人都知道大势已去,裴椹亦知道,可仍坚持死守。
再后来,就是李禅秀收到他战死的消息。
作者有话要说:
第163章 前世番外6
大厦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